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爱无言     
吴健 《新青年》2004,(9):14-14
父亲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我心目中一直渴望有这样的父亲,他儒雅,有一股书卷气.我很容易把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看作父亲.我一直以为父亲于自己是不可依赖的,一直以为正是父亲的不可依赖成全了我,造就了我,使我独自去面对,去解决.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  相似文献   

2.
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已13年了,这13年中我也由父亲的孩子变成了孩子的父亲。有了做父亲的经历,使我更进一步体会出了父亲在世时对我那海洋般深沉博大的爱。父亲是位伤残退伍军人,在抗美援朝中负伤,左肘关节功能性僵硬,不能弯曲,左肋骨缺损两根。可以说生活中父亲是个有限体力劳动者,但家中两个姐姐早已出嫁,母亲又患有十几年的肺气肿哮喘病,生活勉强可以自理。实际上父亲又是家中惟一的劳力,因为我正上学。记得我上高三的头一个学期,父亲得了一种病——吃进去的饭马上又吐出来。父亲高大的身躯日渐消瘦,气色一天不如一天。当时,我的学习十分…  相似文献   

3.
我是位22岁的年轻女性。父亲43岁那年生的我,因此我从小很受父亲的宠爱。我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位妻子。由于种种原因,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和睦。从自己记事时起,父母就经常吵架。父亲在我11岁时查出了胃癌,做了手  相似文献   

4.
父爱如杉     
胡双庆 《新青年》2005,(12):5-6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冷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穿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原谅父亲     
父亲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他结婚了。那是在前年冬天的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父亲在电话那边淡淡地说他结婚了,但是怕影响我工作,所以没告诉我。一切都如我预料的那样,自从父亲认识了那个小他十几岁的女人,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的。我记得当时我沉默了一下,我说是吗?我相信父亲能听出我语气中的冰冷和鄙夷。我说现在我很忙,就这样吧。然后我就挂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6.
1949年2月 ,我的父亲随国民党部队败退至台湾 ,幼小的我便由我的姑母抱养。在姑母、三叔、小叔共同资助下 ,我读完了小学、初中。1966年7月由芜湖师范毕业分配来铜陵有色公司 ,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至今。然而我对自己的父亲却是一无所知 ,大人们告诉我的是 :你父亲解放前就死了。因此七十年代 ,我还多次在地面上划一个圈 ,为我父亲烧上几刀纸。1981年5月的一天 ,我突然收到一封美国来信 ,打开一看 ,原来是我父亲从美国寄往祖籍然后转来的一封亲笔信 ,内容不多 ,却表达了父亲寻找大陆亲人的急切心情。由于当时台湾对大陆处于封…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     
前些年,我常常梦见父亲,近几年梦不见了。父亲和他所参加的抗日战争,似乎已经成了非常遥远的被人忘却的梦。昨天一位年轻的朋友,看我的专题录像时,见到我父亲年轻时一张黑白照片:父亲抱着两岁的弟弟,我呢,大约五六岁,光着肚皮儿站在他身边。父亲身穿长衫马褂,圆方形的脸,两只明亮的大眼,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是军人,我是1964年父亲任空军中尉时出生的。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入伍15年,按部队规定可以把家属、孩子带到北京去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有几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第一件就是教我学会了做饭。父母的工作非常紧张,又有了小妹妹,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父亲便教我做一些家务,起初我不太愿意,也不愿意管妹妹,只想和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9.
父亲     
澜涛 《新青年》2005,(4):11
我对父亲有着天生的嫌弃和厌恶。那是小学一年级的一个夏天,因为突然下雨,我没有带雨具,放学的时候,我看到父亲在校门口等我,就躲在收发室里不出来。透过收发室的窗玻璃,我看到父亲一只手撑着雨伞,一只手抱着雨衣,目光在放学的学生中搜寻着,间或向校园里张望着。我在心底恨恨的想,父亲怎么来了呢?时间在一点点过去,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学生走出校园,雨也越下越大,我注意到父亲的裤子、胳膊都已经被淋湿了,他的身体似乎在发抖,我心里不禁窃喜起来,暗想,这下父亲要回去了吧!可是,我错了,学生已经几乎走尽了,校门外只剩下他一个接学生的家长了,…  相似文献   

10.
妈妈走的远     
我3岁那年的一个情景总是挥之难去.那是一个傍晚,大雨天,父亲背着我,急急地往小城的车站跑.因为太急,在一个弯路处被滑倒,我大哭起来,父亲再次背起我,一边哄劝着我"不哭,爸爸背你去找妈妈",一边继续往车站跑.终于到了车站,但火车已经嘶鸣着开远了.当父亲把我背回家,我注意到父亲的一个膝盖满是血迹,血腥一下震住了我,我没敢哭,也没敢说肚子饿,我却看到有泪水从父亲的眼里滴落.  相似文献   

11.
马德 《新青年》2005,(10):6-6
父亲是个搓澡工,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在城南李记澡堂给人家搓澡。我已经长了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学习不赖。即便是在夸我,只要别人说到我是搓澡工家的儿子,我就会远远地走开。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旁边冲凉,父亲在槐树底下坐着抽烟,冲到一半的时候,父亲站起来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有些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浇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黑暗中,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我很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丢人现眼。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2.
1…… 他是我的同父异母弟弟. 母亲在我3岁时病逝,我5岁时父亲另娶,一年后的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他出生了.是剖腹产,所以,他在医院里呆了5天.第六天早上,父亲送我上学时告诉我,今天下午他会去接他回家,可能会迟一些来接我放学,我说好的.但是,那天下午,直到夜色降临,父亲一直没有来接我,是老师把我送回家的,然后,我才知道,父亲出事了.  相似文献   

13.
药里的父爱     
寒冰 《新青年》2004,(7):15
不喜欢我的父亲,认识我的人都知道。但认识我的人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我的父亲。那是因为在我童年的偏激和无知里主观地认为父亲不喜欢我。妹妹的乖巧,哥哥的淳朴、厚道与我的无理取闹、淘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亲当然有理由不喜欢我。这是以后明白的道理。我会爬树,很高明、很有技巧。有一天,我从高树上摔下来,把胳膊摔折。父亲看到我摔折的胳膊直叹气。但自此我不再爬树。我去戳马蜂窝,引来大群马蜂的抗议。它们一起攻击我,蜇得我全身是包,并且眼睛肿得睁不开。那两天正进行期末考试。我只好用手支撑我的眼皮完成了我的答卷。那种热…  相似文献   

14.
利民 《新青年》2005,(4):10-11
从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沉默的,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只是默默地干活,更难得一见他的笑容,睡觉时呼噜打得震天响。别看父亲不认得几个字,可对我们姐弟几个的学习却管得相当严,后来姐姐们先后中途辍学,他便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别人家的孩子像我这样大已经跟大人下田里干活了,可父亲却从不让我去,我知道他是怜惜我单薄的身板,更主要的是让我抓紧时间学习。有一次我谎称学校补课,玩儿到天黑才回家,一进门父亲一巴掌把我扇倒在地上,原来天黑了他去学校接我才知道我撒了谎。那以后我再不敢对学习有所松懈。不是怕父亲的巴掌,而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15.
朋友的父亲病重,得到消息后我决定去医院探望。其实,父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无关的名字,何况又是朋友的父亲。我决定去医院探望,是想培养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我和朋友正有一笔生意上的交易,成与败全看他的为人了。  相似文献   

16.
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外地工作,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给父亲的礼物都是一些吃的东西。因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对服装更是不感兴趣,他常年都是一身工作服,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肯买衣服。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我并不了解父亲。  相似文献   

17.
我与父亲     
尽管做了二十多年父子,我还是读不懂我的父亲。对于父亲,我想我是永远也读他不懂的吧,谁叫他是我的父亲呢!我的记忆追溯到最远大概也就是父亲打我那一次吧。那年我4岁,抑或是5岁,挨打的原因可能是我撒尿和泥然后全部抹在了正在午睡的爷爷脸上,不过,这是母亲后来回忆我孩时趣事时说的。至于我,却只记得打得我嗷嗷乱叫而其他人哈哈大笑的情形了,是否作案,我倒忘光了。或许做了吧,不过,也说不准。我7岁的时候,父亲留给我的记忆还是拳头落在身上的滋味,不过这次的原因我已能记得起来,就是因为我不敢去上学,把自己藏在床下不…  相似文献   

18.
父亲去世多年了,他那间房子没人再去惊动,很多资料和他用过的东西依然和原来一样,虽说时常有灰尘,但母亲和我也很少进去,总觉得父亲没有离开,还在那间屋子里,还有他苍老略有微弯的身影。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快到了,我想为父亲整理些那个年代遗留下的故事和资料。前些天,我翻开了父亲的老照片,有些发黄,有些残破,但依然可见父亲年轻时英武的身影,这身影勾  相似文献   

19.
本分     
早上,接到父亲的传呼。我跑去回电话,父亲只是问问我的考试成绩。我说:“还行,都及格了。”隔着长长的电话线,我仿佛看到了电话那边父亲那心满意足的笑容。回到寝室,我心里很不平静。躺在床上,9年的求学生活历历在目。初一时,特别想家,但父亲并不常来看我。来了,也只是在我的寝室久久地站着而不说什么。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往返的车只有1个小时的间隔。可父亲怕同学们看见他那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从不去学校找我经常是在寝室搭地铺过一夜。为了能给我留下更多的零用钱,他最多只吃一碗廉价的面条,而且每次都吃得很少,并说“吃得很好。”他默默地…  相似文献   

20.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因为这一时段,会有许多刚刚放学的小学生来买冰淇淋,渐渐地,我埘这些稚嫩的面孔熟悉起来。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是属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儿的。男孩儿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肩上斜背着一个老式书包。他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羡慕。以后的几天,我总能发现那双眼睛。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做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想吃冰淇淋,但却没有钱,我可以送一支给他呀。”但父亲却冷漠地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