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民与法治》2014,(16):25-25
我国有两句俗语:一句是“对事不对人”,另外一句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如果要贯彻“对事不对人”的处世哲学,必然的结果是“打狗不要看主人”,相应的,如果打狗也要看主人,那就意味着“对事也要对人”,结果就会变成就事论人。因此,只有“打狗不看主人”了,才能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  相似文献   

2.
赵高是秦始皇宫中主管皇帝出行车舆和官员随行事宜的首领,称中车府令。他精通狱法,很得秦始皇赏识。除任中车府令外,还“兼行符玺令事”,掌管皇帝的玉玺印章。秦始皇死后,他串通、胁迫李斯,发假诏书迫使秦始皇  相似文献   

3.
村务公开     
“村务公开,说得容易,那些请上级领导到歌舞厅美容院潇洒走一回的费用,怎么公开呀?”王二村长心里直犯嘀咕。可上级对这事抓得很紧,要求不折不扣执行。王二村长窝在村里半天没动弹,直到太阳下山了才对文书说:“公开就公开吧。他娘的,卵大的事也要公开,这村长做得真不是时候。”几天后,村里在村委会楼前搞了个公开栏,里面用几张大红纸把村委会财务收支情况列出来,比如书报费呀,电话费呀,等等。公开栏引起了村民极大兴趣,有些村民还拿笔拿纸来抄抄算算。很快村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既然村务公开,怎么还有“其它”一项?而且数…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南通市交通局原局长管贵方,因受贿锒铛入狱,对称他为“贪官”,直觉得“冤”得慌。他说:“我还算不上是贪官。人家送钱给我,我本来是不要的。我要人家带回去,人家不带。我总不能不讲人情,驳人家的面子呀!”一番道白,人们不得不“由衷”慨叹:原来贫官也“做人难”,有一本“难”经哪!  相似文献   

5.
陈否 《西部法苑》2001,(8):62-62
近年来,我在祖国各地发现了不少值得一提的口号。比如关于计划生育的,在西北我看到了“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这说明那里计划生育的主要障碍在男方。在山东,我看到了“一人结扎,全家光荣”,我仿佛回到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战争时代,不知道结扎这事有何荣可光?难道说也放鞭炮、骑大马、戴红花,逢人便趾高气昂地宣布:“俺结扎啦!生不了啦,快来俺家喝酒吧!”。在河南,更有邪门的,叫做“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这说明那里的计生工作很艰难,经常要采取严厉手段,但用“扒房牵牛”来强迫人家流产,却是违法。  相似文献   

6.
渐地睁开了双眼。刚缓过劲来,徐桂芳就又悲从中来,大哭大闹“我这在哪儿?一人在家受人欺,我没有过头呀”,说着,就往外边挪。“站住,天大的事都是人断下来的,你的事我今天包下来了”。徐桂芳知道陈旭旺的为人,听了他的一声喊,她止住了脚步回了头。来到徐桂芳的家,陈旭旺让徐广山叫来了何金余。  相似文献   

7.
村主任与猪     
吃晚饭的时候,牛头角村的村委会主任田福来跟自己的婆娘说:“咱圈里的那头猪仔已经到了开长的时候,往后你可得好生伺弄,从明天开始,每天夜里再给它加顿夜餐。”婆娘听了,黑了脸道:“要加你起来加,俺伺弄儿子还没那么上心哩,何况是个畜生!”“畜生咋的啦,没听人说么,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发,都是一个理儿。再说啦,那都是钱哩,你多费点心,它就给你一天长两天的分量,肥得快,往屠宰场去得也快,里外只有便宜不吃亏!”婆娘还是不太情愿。刚想再说什么,就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婆娘下了炕,开门一看,原来是村民栓子。…  相似文献   

8.
小崔名叫崔媛媛,是我们院控申科的副科长。小崔其实不小了,今年36岁,也许是长相年轻,无论是院领导还是同事,还有那些熟悉她的群众,仍然亲切地喊她“小崔”。小崔“说事”,在我们院里是出了名的,因此,领导和群众都特别信任她,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难案件,领导会交给她去办;来上访的群众也常常指名道姓地找“小崔”。去年夏天,小屯村的张大娘来找小崔,恰巧小崔有个会必须参加,小崔问张大娘能不能等开会回来再说,或者给其他同志说说行不行?张大娘却直摇头,说还惦记着家里的农活呢,俺就冲你小崔来的。小崔说:“这样吧,大娘,你先回去,下午我去找您。…  相似文献   

9.
伪者,假也。世事纷杂,除了假钞、假货、假军人、假记者什么的之外,还出现了不少看上去道貌岸然、政声良好,骨子里却黑得发臭、腐败透顶的假廉之人。倘若对这类假廉者不加提防,不去揭露,甚而就这么将“假”就“假”下去,恐怕于党于国这关系就大了。故我觉得这个题目有必要说几句。  相似文献   

10.
报载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在哈尔滨调研时,发现部分街道脏乱差严重,遂要求尽快整治。没多久,哈尔滨市的一位负责人即向他汇报说,将于某日安排2000人上街清理。可那天宋法棠派人去察看时,竟发现没有派人清理,第二天又派人去察看,发现只有20人在那里忙活。宋书记感慨地说:“这么简单的事都糊弄我!”其实,像这样“一级糊弄一级”的事儿早已是并不新鲜的寻常事儿了。且不说1958年亩产万斤稻的“卫星田”,是一级糊弄一级,最后捅到媒体上的;也不说前几年一个很有名气的“超生游击队”县,如何一级糊弄一级,最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1.
躲酒     
老胡不光酒量小,而且小得可怜,说句难听话,一两小酒没喝完,就不认人了。可无奈的是,他比谁的“酒场”都多,所以老胡为了躲酒,可得罪了不少“人物”。他时常在处长跟前“诉苦”说,邀他“赏脸”的都是关系户,不去吧,人家死乞白赖地哀求,带着哭腔:  相似文献   

12.
大观园     
这种行为我们是要严厉打击的……一对随儿子一家来南京打工的老夫妇,你的狗咬人啦!嘻!狗咬人算新闻的吗?重庆一男子在路边小解,一条土狗跳起来咬向他的“命根”。狗主人竟说是他自己送进狗嘴的不关她事,气得他只好拨打110报警。教练,实在是听不清楚。哎呀,你怎么连左右都分不清  相似文献   

13.
我对孩子说,做人不要太老实。这不是我的伟大发明,而是水中鱼先生的惊人发现。记载这一惊人发现的,是《做人不要太老实》一书。水中鱼说,这年头,“老实”一词很难说是褒义或者贬意了。说你这个人太老实,那无异于骂你是个大笨蛋。因为事都是你干的,可最后好处全都是人家的。所以常言道,老实人吃亏,老实人无用。这里的“老实”是贬意。但若说你这个人很不老实,那无异于骂你是个大坏蛋了。因为事都是人家干的,可最后的好处,却全都是你的了。为人如此奸诈,已是走向了“老实”反面的极端。这里的“老实”是褒意。既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不老实…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若干问题困扰广大人民群众和党中央国务院,主要有房屋、教育、医疗、煤矿、环境污染等,大到金融诈骗、股票诈骗,小到销售假农药、假种子、假酒、假烟、假奶粉,以至最近发生的红心咸蛋。所有这一切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症结,那就是“干部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政策确定以后,干部决定一切”,中国古代哲人也说过“徒法不能自行”、“圣人治吏不治民”。再好的政策遇到“下有对策”时就无法实施。要想落实,不能不依靠广大干部。党中央和国务院总不能事事亲自执行,我们不能把重视干部素质误认为“人治”。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查处各种违法…  相似文献   

15.
一贼,入室偷盗,主人发觉,急追、边追边喊:“抓贼呀,抓贼呀!”那贼慌中生智,亦作追赶状,且边跑边喊:“抓住他,抓住他”!众人一时不知哪个是真贼,眨眼工夫,那贼便在“抓住他”声中溜之大吉了。这叫贼喊捉贼。贼的这一招很灵,灵就灵在混淆视听、蒙混过关。由是观之,贼之“精明”,实有过人之处。但精明如贼,也  相似文献   

16.
师龙 《政府法制》2006,(2):44-45
岁末年初,四毛也忙得不亦乐乎。一天晚上,四毛把手头的活儿干完后,忙里偷闲坐在沙发上看起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里的“星光大道”来,正看到精彩处,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四毛开门一看,原来是大老李夫妇俩。四毛赶快把他们让了进来。一进门,大老李就满怀歉意地说:“四毛呀,真不好意思,打扰你看电视了。我们夫妇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你,白天怕你忙,就只好现在来了。”四毛说:你们可真来巧了,我现在还真是比较清闲。你们有什么问题说来听听。”大老李的老婆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只是想请教你一下春节期间加班费的问题。大老李他们饭店的老板想…  相似文献   

17.
诉之“魂”     
《水浒传》里,上梁山的“好汉”有108名,但只有一人是自愿的,那就是李逵,其余的都是被逼上梁山。忽然想说这样一句话,是缘起于最近看到不少类似主题的文章——不愿打官司。中国人厌讼,不是始于现在,可以追寻到很远的年代,概括地说,原因也就是这么几条:一是怕拖的时间长;二是害怕暗箱操作——担心“天下衙门往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三是讲究和为贵;四是觉得打官司很丢面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观点已不存在,比如第一条,但现代人厌讼的心理还是有的,除了“名人”之间为了炒作而发生的诉讼口水战之外,不被逼到绝路,能忍就忍吧!我曾经到过桐城…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砀山县城西乡谢集大队,今年养了一塘鱼,约有三万条,大的有斤把重,水的也有三、四两,干部算了算,这塘鱼能收入1500多元。1959年7月13日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我到谢集大队检查调处工作,调处主任薛福良对我说:“俺队塘里的鱼不知为啥漂上来很多。”我听到这话,就和薛主任到鱼塘边一看,鱼几正不断地往水上  相似文献   

19.
“公事私办”与 “私事公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事公办”顾名思义,“私事”者,自己的事或别的个人托办之事也.属于“拿不到桌面上”的事,甚至是违法违纪的事.“公办”者,即通过正当的渠道,使不该办的私事公开化、“合理”化,以掩人耳目,实为“掩耳盗铃”.有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的家人、亲友办私事、捞好处,还恬不知耻地给人介绍“经验”,说这类事要“公办”.比如领导有个亲属不符合入党条件,却“降旨”让机关或下属单位的党支部给予“关照”;交待要按“正规程序”办理农转非,自己不便出面,却授意部属,或委托他人通过“正常渠道”办理,搞“权权交易”.做了坏事(或叫不好之事)的人,大多有羞耻之心,偷偷摸摸地  相似文献   

20.
陈岚 《检察风云》2011,(5):92-93
书法的那些事,在我看来都是很难的。比如“入帖出帖”,说的是要从传统中走出来。中国的书法传统从甲骨文至今浩如烟海,这是何等困难的事。唐代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似乎讲到了书法和人品的关系。还有什么“书外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