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悼念彭塞弟     
彭塞去世了,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他。彭塞是我表弟,也是我妹弟,关系自非一般。我小时住在他家里,和他朝夕相处,并同在盐道街省师附小读书,后来同走一条路,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我被捕入狱,1938年我从监狱出来后,彭塞不久就去了延安。以后他从延安回川,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我们虽然没有组织联系,但彼此了解、信任、支持。他初在四川大学读书(当时川大在峨眉山),有一天突然到夹江我家,告诉我川大党组织出了点问题,他必须离开峨眉返回成都,在我家只住了一宿,第二天我就护送他走了。他以后进华西…  相似文献   

2.
雷茂盛 《党课》2010,(8):84-85
我曾经在姥姥家寄养过五年,被姥姥赶出家门的那个早晨,母亲正在奋力地挥动扫帚打扫院子,她不说话,也不回头看我,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在哭泣。我喊了一声妈,她就遭了电击似的蹲在地上大哭起来。我知道,姥姥是不想供我读书才把我赶出门的,但妈妈不会,再穷她也不会让我辍学。  相似文献   

3.
李艳颖 《党课》2011,(9):102-103
父亲,你去世两个月了,如我,却如同两个世纪。我是那么深地爱着我的儿子,才知道,你是多么深地爱着我。四岁到七岁,我是跟在你身边一起生活的。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你给我埋下了很多种子。我曾经怨过你,恨过你,跟你争吵过,  相似文献   

4.
李洪波 《前线》2009,(10):70-71
1990年秋天,抱着一股强烈的求生愿望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我开着一辆破旧的残疾车,带着简陋的行李卷,孤身闯入了京城。如今,将近20个春秋过去了,我用心血和汗水播种的希望。已在京城深深扎了根。回首来京的心路历程,免不了会心生慨叹,难以平静。也许“残疾”这两个字蕴涵着过多的悲苦与凄凉,然而在我看来,残疾,只是我生活的旋涡中激荡的浪花!而我用双拐叩出的音响,则是我在人生旅途中的放歌!因为我一直感觉到我是个幸运儿——我幸运我生活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幸运我生活工作在我的第二故乡——首都北京!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我叫邢燕子。其实我的本名叫邢秀英。因为我出生在北京,北京又名燕京,父亲就给我起了个小名叫燕子。后来大家喊惯了,我的大名就成了邢燕子。上世纪50年代,我的父母都在城里工作,我和爷爷一起生活在老家——宝坻县司家庄。1958年中学毕业后。我听从爷爷的教导,决定留在农村。那时候别人都想着法儿往城里跑。我却愿意回农村干,大家都说我真是太傻了。还有人说:“别看她表态时那么坚决,待不了三两天,准得溜回城里去。”听了这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给大伙儿瞧瞧。  相似文献   

6.
1976年,唐山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不知毁掉了多少家庭,使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在众多孤儿中,就有我孤苦伶仃的身影,那年我刚刚过了10岁的生日。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救出来的。当我在帐篷里苏醒时,第一眼看见的是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军人。我望着她那疲倦的面容,轻声地问:“我爸妈他们在哪里?”这时,女军人充满血丝的双眼里马上浸满了泪水。我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放声大哭,叫喊着爸妈和妹妹的名字。女军人把我轻轻地搂在怀里,哄着我说:“孩子,不要哭,解放军叔叔会找回你的家人。”话音未落,她的眼泪滴在我的脸上。后…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07,(9):69-69
我在公园内拾得一个皮包,内有现金1000多元和各种证件。我在原地等了两个小时也没有人来认领,就回家了。下午我又回到公园,发现广告栏内已张贴了“悬赏广告”,上面写着,敬请哪位拾包的朋友返还给我,有1000元的重谢。正巧这时,那位丢包的李某看到了我手中的皮包,我就把皮包还给了他。  相似文献   

8.
肖丽 《党史纵横》2001,(7):35-35
1959年,我们沈阳军区歌舞团在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在怀仁堂的小舞厅里,毛主席观看了《蝶恋花》片段“桂花舞”,我有幸参加了演出。 演出结束后,我们围应在毛主席身边。舞曲响起,毛主席起身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跳舞吧,我当时又兴奋又紧张,毛主席一边跳舞一边和我唠家常,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程桂珍,接着又补充说这个名字有点旧。毛主席亲切地说:“小同志,你就叫程万里吧。”随后,又问我家在哪里,兄妹几个,我忙回答,“我家住丹东,旧社会可苦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全家永远感谢毛主席。”接着我又说,我家姊…  相似文献   

9.
2001年的秋天,我到了梨都苍溪。我来到红军渡、黄毛垭,追寻革命先辈的英灵;我品尝了苍溪梨、红心果,体味这片土地的芬芳;我逛县城,游山乡,感受这里人们的纯朴;然后,在县城,在乡村,我听到了一曲曲纪检卫士之歌。  相似文献   

10.
温情     
张治波 《学习导报》2008,(11):43-44
我是一个去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任教高一两个班的政治课。有天下午,我在166班上课,该班的向同学,老讲小话,做小动作,甚至打瞌睡,多次提醒他仍十分“放肆”,这下惹怒了我,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我一口气说了很多批评责骂他的话。向同学愤怒地盯着我,眼睛里溢出了泪水。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在讲台前。停顿了十几秒钟,  相似文献   

11.
戴安林 《世纪桥》2011,(8):52-59
“子珍,我这个人平时是不爱落泪的,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流泪;二是跟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相似文献   

12.
成夫乐 《共产党人》2006,(12):28-30
1929年农历4月12,我出生在山西省阳城县西交乡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母亲在我3岁时就去世了,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12岁那年,父亲把我送入小学上学,学校离家很远,所以我一直住在学校里。15岁那年我考入晋豫中学,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加之路途遥远,父亲每月都要徒步翻山越岭给我送口粮。为了不想让父亲太辛苦,也为给家里减轻负担,我辍学了。  相似文献   

13.
温情     
张治波 《新湘评论》2008,(11):43-44
我是一个去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任教高一两个班的政治课。有天下午,我在166班上课,该班的向同学,老讲小话,做小动作,甚至打瞌睡,多次提醒他仍十分“放肆”,这下惹怒了我,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我一口气说了很多批评责骂他的话。向同学愤怒地盯着我,眼睛里溢出了泪水。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在讲台前。停顿了十几秒钟,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幽默     
刘震云 《党建》2011,(10):48-48
《一句顶一万句》的写作对我最大的意义是使我跟文学的关系突然发生了变化。 过去我在写作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才写东西。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发现作者要说什么不重要,作品中的人物要说什么是重要的。比如说杀猪的、牧师老詹等等,他们要说的话比我深刻得多,也要广阔得多。当我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我每天写作不是在写,不是在听,是在倾听,我突然发现我写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乡在青海省乐都县,是一个远离县城、极为偏远、大山深处的民族乡,我高中之前的学业是在这里完成的。上高中时我第一次走出了大山,感到县城太美了,有那么多的东西吸引着我。在我的记忆中,家乡风景如诗如画,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2,(14):26-27
左太北说,我是1940年5月生的,8月份就开始百团大战。所以我实际上跟父亲就呆了三个月,那时候我刚刚三个月大。我并不太了解父亲。到了1982年,母亲突然把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写的11封信给了我,这些信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觉得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7.
我读《当代党员》已经有20多年了。1981年的一天,我在一个党员朋友家里玩,偶尔看到了一本《重庆支部生活》杂志,我一读就被吸引了。从此,我每月都要到单位找这本杂志看。就是这本只有32开本的杂志,成为我的人生伴侣,使我从一个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党员,又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党的基层干部。20多年来,我的每一个进步,都与这本杂志的指引、教育分不开。1989年,我在梁平县工作期间,一位编辑到县委宣传部约稿,我写了一篇题目为《赤诚送迎万家客》的通讯稿,刊登在1989年第3期《重庆支部生活》上,从此以后,我对这本杂志的感情就更深了。  相似文献   

18.
我叫高树义,1993年,我从老家山东省鱼台县到北京打工,做的是废品回收工作。一晃儿18年过去了,我也在北京扎下了“根儿”。说实话,我现在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前一段,听说北京在评选“北京精神”,我觉得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包容”。在我居住的地方——门头沟城子兴民社区,那些老街坊们给了我家的温暖;打工的这18年,是北京的包...  相似文献   

19.
“我的犯错确确实实与公诉人说的一样,因为长时间没有学习法律,法律观念淡薄,再加上一时的糊涂,做了傻事,导致了犯罪,因此我非常后悔。我辜负了党对我的培养,辜负了组织对我的提拔,也给我的家人带来了痛苦。”海南省国资委原副主任王俊武在庭审最后陈述阶段已是声泪俱下。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80年到北京市经委工作的,之前我从农村回来在北京市化学工业局干了8年。在化工局的8年正好是我能甩开膀子干工业的时候,自己觉得在化工局干得很愉快收获很大。因此上面动员我回市委丁作时,催过我几次,我一直拖着,一直到1980年,我才进了经委。当时张彭同志是北京市经委主任.我和张健民等同志是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