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05,(5):46-47
从经验性改革转向理性改革,和谐社会要理顺最基本关系,企业内部控制比政府监管更重要,正确看待贫富差距 调节并非“劫富济贫”。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1,(7):46
如何才能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梁朋在2011年5月30日《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提高国民收入比重,首先应有国富必先民富的理念。要抛弃对政府财政高增长的迷恋,不能只是强调集中财力办大事而忘了市场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7,(5):47-48
改革新形势呼唤“科学改革观”,民生问题面对复杂局面 ,理顺群众情绪的五个要点,怎样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稳定的推进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1,(3):45
十二五期间应该取消地方政府的GDP考核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的胡鞍钢2011年1月1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撰文认为,从世界大国看,各国都不统计地区生产总值,更谈不上比较或考核地区生产总值,这容易产生重复计算,并不科学,也不真实。因为中国太大,目前统计省级生产总值还说得过去,但没有必要统计省以下的地区生产总值。从今后看,还要与国际接轨,逐步取消对省级GDP的统计,只有全国的GDP,不能搞出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5,(12):46-47
四有大型企业限期改制不妥;政绩工程形成权贵经济;节约型社会重点在生产而不在消费;用新农村建设运动拉动内需;社会保障要从以收入为本到以资本为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5,(4):64
如何增强大国改革的穿透力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在1月19日《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大国的改革,会有大国改革的特殊性。从顶层到底层,从底层到顶层,穿透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场事关中国命运的改革。增强大国改革的穿透力,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的目标要非常清晰,非常简单。清晰和简单的东西,往往穿透力强。现在我们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7.
申玉兰  张杰英 《民主》2012,(10):15-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如阶层群体冲突增加问题、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社会失范引发风险问题,社会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切实打造平安中国,必须重视解决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几个关键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理顺社会管理多元化主体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8.
邵四华 《团结》2010,(6):41-42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如何切实走出中国的新路子?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碳金融同样是能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的。积极探索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有效途径.不失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启动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社会矛盾冲突日益复杂化并进入多发期,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维稳成为政府治理的常态。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涉及的人口之多、地区之广、内容之多、目标之难在世界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必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8,(50)
地方政府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既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者,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地方政府加以落实;又是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组织领导者,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13.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不能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尤其是更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一年之计在于春。牛年之春,中国特别需要具备牛的力量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为切实抓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开好头、  相似文献   

14.
宋晓梧 《团结》2012,(2):43-44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调整步履维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模式,十五、十一五就提出来了,至今进展缓慢,事实说明有待改革攻坚,尤其需要界定政府和市场界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社会管理行为和社会管理措施都源于社会管理理念。我国社会管理的理念仍然十分陈旧,主要表现为:1.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仍然只是重视经济增长,招商引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仍然是改革的根本目的。这是把握各个方面改革关系的基本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各大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上涨,空置率快速增加,同时居民购买新房的能力却在不断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造成的.供给方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垄断造成了广大消费者手中的财富正向开发商和投机者手中集中.如果不改变目前这种态势.将会带来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城市竞争力不断削弱、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手段来解决当前的失衡状况是不现实的.政府必须从价格、税收、规范市场秩序等角度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以促使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改革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诉求.政府制度变迁是政府转型的本质,需要通过对政府转型的制度变迁框架分析,揭示出变迁的动因与过程.政府转型的动因源于制度间失衡与政府官僚机构路径依赖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政府转型的制度变迁框架模型,研究了行为主体间的作用机制,并就我国的政府转型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单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无法达到的,必须拥有一个整合力、感召力、高效能、服务型的政府,承担起思想引导、固本强基、发展经济、公共服务、规制雏序、利益调整、解决问题等相关责任,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