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帅恒 《公民导刊》2011,(4):54-55
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有关解救乞讨儿童的议案、提案,因其特殊的孕育背景,成为一大亮点。事情的起因是,今年1月下旬,学者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众多网民、媒体、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纷纷跟进,激起席卷全国的波澜。适逢两会前夕,一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从公安部投入专门警力致力于全国范围内的强力打拐,到"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引发微博打拐,民间与警方的力量实现了汇集。  相似文献   

3.
沈彬 《民主与法制》2011,(34):27-29
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11年微博的风生水起,让网络民意异常活跃。从微博打拐解救乞讨儿童、郭美美炫富的人肉搜索、温州动车脱轨事件的“黄金一小时”微博直播到官员微博开房门、艳照门、调情门,一起起社会事件在曝光、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4.
于建嵘教授等人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活动.从一开始就引发了媒体、网络问的巨大争议。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影响的不断扩大,争议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争议的重点也在不断转移。今年全国“两会”在即,于建嵘等人已经联络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5.
被瞬间发酵的“公益行动”于建嵘创立“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后,有几个始料不及接踵而至:一,社会各界的热捧程度超乎想象;二,官方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三,民间与学界的争议程度超乎想象;四,各路明星的跟风程度超乎想象;五,终极救助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相似文献   

6.
邹德萍 《人权》2011,(3):41-45
兔年春节,全国亿万人沉浸在喜庆气氛中,彭高峰或许是其中最幸福的人。他的幸福,是经历跌宕的悲极而喜,找到被拐走3年的孩子,这个男人从此告别肝肠寸断的失子之痛。这个事例,是借用微博的信息化手段,通过社会力量找到丢失孩子的最好见证。这个心酸又感动的故事,就发生在最近网络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的大背景下,微博网友会帮助找回更多被拐的孩子。这种打拐模式正在不断升温。公安部顺应民意,及时回应“微博打拐”这一来自社会“草根”性的创举,彰显了人性光辉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我希望,不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影响政策制定的人,在关注街头乞讨儿童时要考虑以下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民论坛》2012,(3):56
1.微博"打拐":有目标才有制度突破@于建嵘:先禁乞儿还是先建福利保障制度。这是个伪问题。禁止是目标,具体路径当然要以福利保障制度为前提。有目标,政府和社会才能有所作为,才有制度突破,有何不可?——学者于建嵘回应"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争论,2011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9.
面孔     
于建嵘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经过1个多月的酝酿、发酵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关注。于建嵘近几年来成为网络、媒体和政府官员身边的红人,被称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因善于利用网络来发表对社会问题的意见,也被认为是网络时代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2,(2):68-69
正回溯2011年,"打拐"成为各大媒体年终盘点的关键词。从学者于建嵘2011年初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活动,民间打拐力量被广泛发动,揭开了全民打拐的序幕。而临近年底,十省公安机关成功摧毁两个危害极大的拐卖儿童犯罪团伙,解救儿童178名,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一些有关解救乞讨儿童的议案、提案,因其特殊的孕育背景,成为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近来,微公益成为了影响年轻人生活的一件大事,尤其白领更是热衷地参与其中。春节前后,微博解救被拐儿童事件更是广受关注。其实早在2010年,艺人梁咏琪在生日当天就发出微博消息,号召网友关注西南地区旱情,并承诺该条微博被转发一次,她就为灾区捐出1元钱。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14,(2):57-57
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李春杰认为,职业乞讨行为给社会造成很大伤害,特别是对流浪儿童的伤害更大,应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规制职业乞讨,保护流浪儿童。(一)设立救助站社工岗位,实施预防性早起干预。在救助站内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和外展工作岗位,运用社工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接待咨询、管理服务、甄别核对和转介服务,对问题家庭潜在的问题人员积极进行早期预防干预,源头遏制职业乞讨群体增加的可能性。(二)借助人本主义互动模式,解救被胁迫流浪乞讨者。通过同感、  相似文献   

14.
张勇 《传承》2011,(3):87-87
兔年春节,一场很有爱的"随手拍照,解救童乞"的微博运动,让人再次感到微博的温暖和网众的力量。尽管活动得到了公众热心参与,也确实让一些乞童得以脱离苦海,但随之而来的各种舆论风潮,让这场起初看似正义的行动充满了争议。  相似文献   

15.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指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权利或国家机关工作秩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使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刑法》第242条第2款中规定:“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苏哲  相似文献   

16.
吴美菊 《人民论坛》2014,(12):131-133
乞讨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和法治化的推进,这一群体逐渐得到关注。我国针对乞讨儿童产生的不同原因建立了不同的救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乞讨儿童的生活,但不能从根本上减轻乞讨儿童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文章从法律角度研究乞讨儿童的救助工作,寻求法律依据,希望能完善乞讨儿童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18-119
新华社8月初报道,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与以往的流浪乞讨管理政策相比,通知首次提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区别对待”的管理手段:对正常的流浪乞讨人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18.
乞讨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和法治化的推进,这一群体逐渐得到关注。我国针对乞讨儿童产生的不同原因建立了不同的救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乞讨儿童的生活,但不能从根本上减轻乞讨儿童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文章从法律角度研究乞讨儿童的救助工作,寻求法律依据,希望能完善乞讨儿童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锋  李莎莎 《人民公安》2011,(15):36-38
2011年6月10日,是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大坞镇小坞村村民王开颜家刚满百天的小宝贝王硕劫后重生的日子。 对于滕州市公安局"6.7"绑架婴儿案专案组100余名民警而言,一场穿越生死和时空的救援历历在目。奋战60小时、转战两省六区(市),终于成功解救出被绑架的婴儿。  相似文献   

20.
热词     
网童 指年龄较小开始接触网络的儿童,他们年纪尚轻,却已经学会利用网络看视频、听音乐、打网络游戏和发微博,网络已经影响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近日发布调查报告称,超七成儿童会用手机上网,24.1%的儿童会发微博。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学会电脑上网的平均年龄为8岁,而开始学会手机上网的平均年龄为10.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