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滕英明 《重庆行政》2013,14(4):46-48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执行法律、法规的行政行为,是使法律、法规、规章得以正确实施的保障,是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依法治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掌握我市行政执法基本状况,探讨如何提高重庆市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我就全市行政执法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一些调研分析,在对当前行政执法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工作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是摆在各级人大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宏观角度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一、在指导思想上,要把行政执法监督摆在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行政立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越来越突出,行政机关的执法任务也越来越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百分之八十的法律有赖于行政机关执行,几乎每一个行政部门都担负着若干项法律、法规的执行任务。因此,行政机关能否严格执法,直接关系到我国绝大多数的法律、法规能否得到有效实施。从行政执法的现状来看,尽管各级政府对行政执法给予了高度  相似文献   

3.
欧修权 《人大研究》2006,(12):30-33
大量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使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两个问题,即如何保持法规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40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90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各级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所有的…  相似文献   

4.
行政执法是行政法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行政法律中一个较薄弱的环节。行政执法的好坏,关系到国家行政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正确地推行。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应当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党的十四大报告又特别提出,应“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根据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在最近一个时期,对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健全和完善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很多行政法律和法规,缓解了社会对行政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将制定立法法消除法律法规“打架”现象 1979年以来,截止1999年8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153件法律和106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现行有效行政法规800多件,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了7000多件地方性法规。1999年11月,全国人?..  相似文献   

6.
去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服务型政府走上正轨。2004年11月底。重庆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重庆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草案)》,这个草案是《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面制定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草案。  相似文献   

7.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法工作的对策思考李英才1979年以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修改了近200部法律,并作出了几十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国务院也制订了近700个行政法规,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更多达3000多个。应...  相似文献   

8.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和改善司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近几年,国家立法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如何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不仅是加强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未来15年宏伟蓝图的紧迫要求。一、改进执法检查工作,提高法律监督实效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的主要形式。这些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日益重视执法检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效果还不够理想,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执法检查的性质和目的,在认识上不够清楚,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行政管理中,行政执法是有别于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的政府活动。其目的是将法律、法规和规章适用于具体人和事,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贯彻,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据统计,在我国占总数80%以上的法律、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来执行的,因而行政执法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和改善对行政执法质量的  相似文献   

10.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规章直接应用于个人或组织,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活动。在加快依法治国进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行政执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令人关注与警惕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当前执法现状1.机构过多过滥。一个县往往有40多个行政执法机构,涉及执法类别几十种,几乎每个行政主管部门都成立了一支执法队伍,有的甚至成立了5~6支执法队伍。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设房产、城管等6个执法机构,并相应地组建…  相似文献   

11.
陈才绍 《当代广西》2005,(23):55-55
2004年以来,我区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清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项目规定及其实施主体,提高法律制度建设质量为重点,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熟悉、掌握法律知识是各级行政机关人员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2004年以来,全区各  相似文献   

12.
第一,完善立法,不断树立法律权威。要有效地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提高行政执法效果。一是要制定一部比较系统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高执法的透明度。要注重立法质量,提高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对不完善或已过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保证行政执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防止过去有的法律、法规中设置执法主体和  相似文献   

13.
行政执法规范是行政执法过程的基本要素。一般而言,行政执法是指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活动,所以,行政执法的规范形式通常主要是指法律、法规和规章。但实际的行政执法活动所依据的规范,其载体显然要广泛得多,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成文的行政法原则及规则、政府政策甚至司法判例都会不同程度地成为行政执法规范的载体,对行政执法产生依据意义和指导作用。加强对行政执法规范及其形式的研究,对于全面理解行政法治,完善行政执法规范体系,规范行政执法活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行政执法规范形式实际上就是行政法的渊源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依法行政存在的几个难点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影响了法律、法规与规章的执行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政企不分现象严重存在,人为形成监督的失控,给少部分人营私舞弊提供可乘之隙。二是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相互间缺乏协调配合,结果造成执法工作形不成合力,相互掣肘,办事效率低下。三是交叉过多,职责不清。由于对同种法律行为,有多个执法部门的交叉、多种不同执法依据的交叉,客观上会造成行政执法者的不作为、乱作为或难作为。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本身存在的问题,容易使执法工作出现差错。有些行政执法部门至今还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作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逐步重视并加强立法特别是经济立法工作。从1979年到1994年5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和修改了172部法律,通过76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在此期间,国务院制定了700多个行政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批准了3000多个地方性法规,其中我们浙江省就制定和批准了124个地方性法规。我国经济立法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很大的,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受改革进程的客观制约,我国的经济立法滞后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这种滞后更为突出,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即在立  相似文献   

16.
人大文摘     
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一、对行政执法工作认识存在偏差。表现之一:对行政法律法规的法律地位认识不足,个别人把行政法规看成是"软"法,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可部分执行或暂时不执行。因而常常出现执行起来不坚决、不严格的现象。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国家的行政工作一直是在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很少从法律的角度提出要求,人们习惯执行政策,而不熟悉法律的形式。加之行  相似文献   

17.
情况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实施以来,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高法院、高检院和各地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和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通过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各级政府、企业、职工和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完善了配套法规。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6件行政法规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100多件部门规章;各地人大和政府制定了大量地方性法规和…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法》已于1989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对促进和加快我国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行政诉讼法》实施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对策建议是: 第一,关于某些规范性文件和《行政诉讼法》的关系问题由于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进行过程之中,还未达到基本健全的状况,行政管理活动还不可能为法律、法规、规章所覆盖,因此,许多行政管理活动不得不依据自行制定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9日下午,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制定的《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与来料加工企业直通港澳自货自运厂车行政许可规定》、《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行政许可规定》。这是2004年7月1日实施行政许可法以来,广东省第一次将临时性行政许可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也是一次贯彻行政许可法富有意义的立法实践!一、临时性行政许可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由来(一)立法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加强法律监督,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已制定颁布了350余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800多个行政法规,6000多个地方性法规,并且约有80%左右的法律、法规是由政府机关来执行的.可以说,国家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