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第一次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主义、什么样的方式来拯救自己进行分析,使得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社会团体出现了分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并将其予以政治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统一,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薛福成是鸦片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代表,以通晓洋务而著称。他通过对中、西方人口问题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关于中国近代人口问题的一系列主张,对我们研究中国人口问题有一定的历史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论述表明党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关联。它们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知反映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成为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党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论成果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特征与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4.
在1927年以后的近代中国的自由知识界,"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些倾向于三民主义的知识分子、倾向于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立场的知识分子和无明确立场的知识分子的重叠共识。这些不同立场的知识分子共享一个"社会主义"的名号,也形成了一些总体上的概念共识,即社会主义是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说;社会主义是一种以"平等"为核心价值的学说;社会主义是一种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安排。1927年以后中国两极分化的社会生态助推了追求平等理想的社会主义思潮在自由知识界中的蔓延高涨。这股思潮总体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终胜利,但在它的集体共识中所呈现出来的工具化、实用化的思维倾向也埋下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诸多隐患。  相似文献   

5.
在1927年以后的近代中国的自由知识界,"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些倾向于三民主义的知识分子、倾向于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立场的知识分子和无明确立场的知识分子的重叠共识。这些不同立场的知识分子共享一个"社会主义"的名号,也形成了一些总体上的概念共识,即社会主义是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说;社会主义是一种以"平等"为核心价值的学说;社会主义是一种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安排。1927年以后中国两极分化的社会生态助推了追求平等理想的社会主义思潮在自由知识界中的蔓延高涨。这股思潮总体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终胜利,但在它的集体共识中所呈现出来的工具化、实用化的思维倾向也埋下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诸多隐患。  相似文献   

6.
张泽民 《新东方》2007,(3):55-58
对于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研究,人们在谈论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原因时,往往多涉及相关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形势,很少分析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心理,这也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研究不能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转型的社会心理条件作些探讨,以求有助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近代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研究李大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行为,搞清楚李大钊为什么认同马克思主义,怎样认同马克思主义,以及认同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从主体和感性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全面兴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萍 《人民论坛》2013,(7):164-166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包括:他破除封建思想的桎梏,提倡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前提条件;积极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先进的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干部基础;开展工人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尝试等。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5,(8)
杨明斋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五四文化论争时期,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杨明斋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研究中国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并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探寻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可追溯至鸦片战争时期。彼时,近代知识分子在彷徨中探寻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出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创造了重要政治前提,从而逐渐将"文化"从微观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等上升为具有文明意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贺金莲 《求索》2007,(7):119-120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从社会文化因素来看,一是中国面临的文化危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历史契机;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价值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经典文本,它的问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些贡献集中体现在:第一,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的社会构成;第二,首次初步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中国化;第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阶级斗争和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爱国主义到探索马克思主义,这是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共性。依据这一思路,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物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与信仰。恽代英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追求救国真理;在不断的自我扬弃中,选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恽代英思想发展的轨迹和世界观的选择,对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保守主义合理思想资源的吸收与超越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保守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与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定了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铁路的曲折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近代以来中国有志之士为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实业和思想两个领域不懈探索的结果。当以李大钊、邓中夏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为了把马克思主义与劳工群众结合起来而选择长辛店铁路工人之后,中国铁路的发展与共产主义事业就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铁路工人中的传播,启发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觉醒,引爆中国工人运动,毛泽东曾指出: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后建设民国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尤其是巴黎和会带来的“公理”迷梦的破灭,导致中国社会对资本主义的普遍怀疑和失望;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勃兴,特别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又给探索中的中国先进分子带来对社会主义的新的希望和寄托。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在五四时期的确立,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理性选择。从党的一大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政党,到二大制定出指导中国改造的民主革命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确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他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研究和解决道德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伦理思想的启蒙,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进程。李大钊伦理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具有破旧与立新兼著的特色,始终关注塑造新社会的"人",并积极将伦理变革与政治革命紧密结合,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国军  张桂珍 《求索》2012,(6):111-114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半个世纪,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近代早期维新知识分子为了实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放眼世界,著书立说,积极向国内传播世界先进文化,努力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并在批判中国社会诸多弊端和保守思想的过程中,大胆阐述和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在文化领域的许多方面为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表现出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或留学海外、或旅居异国的知识分子,以先进的思想、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留学人员、海外华侨开思想解放之先河,成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不甘受西方列强欺凌的一代志士仁人,为寻求救国真理,走西洋、闯东瀛。这些中国早期的海外学子既直接接触西方文化,又具有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意识,他们从中国近百年来衰弱与耻辱、落后与挨打的现实出发,在赞赏西方…  相似文献   

20.
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们努力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均以失败告终。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但胜利也只是表面上的。直到五四时期,以李大钊为首的知识分子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