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说起农五师八十二团女职工张玉华养殖品种兔,在当地着实有一些名堂。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品种兔300余只,一跃成为养兔致富的女能人。 张玉华以前从来没有养过兔子,更别说养殖品种兔了。2000  相似文献   

2.
正2005年春,董建新从武警新疆警卫部队团政委岗位退役成了自谋创业者。那年,年近50的董建新在家人和战友疑惑的眼神中,带着一卷铺盖和30万元退役金来到了荒草齐腰的八师一四八团三营学校旧址开始了自己的养兔创业之路,他从河北买来400多只种兔。没有经验,不懂技术,夏天到了,成年的兔子却不交配,吃东西也懒洋洋的,即使有个别怀孕的兔子,也很快就流产。这可把董建新急坏了,他的体重一个月掉了10公斤。6月的一天,董建新的种兔房又倒塌了,两百多只种  相似文献   

3.
1998年,24岁的朱先平下岗了.在就业十分困难的小县城,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回到荣县铁厂镇大丰村老家. 面对6口之家,只有不足两亩的承包地,朱先平不想靠父母艰难地生活,决心干出自己的事业.他从小喜欢兔子,养兔就成了首选的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4.
吴士逵 《党建文汇》2007,(12):48-48
钢铁大王卡内基的童年很幸福。那时他最大的娱乐就是养鸽子和兔子。他的第一次商业冒险就是想办法像个雇主似的,让小伙伴们帮他一个季度的忙,报酬是允许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小兔子: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他们一伙人就去给小兔子收集食物。因为大家都是朋友,所以大多数人心甘情愿帮他采集蒲公英和车前草。整整二个季度,除了命名,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别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妻子种地、丈夫养鸡,夏天住团部、冬天住师部.农九师一六六团五连职工吕玉明和妻子赵启凤是典型的生活、工作"两栖"家庭.吕玉明养鸡的地方就在通往七连的路边上,路边的树林内侧用纱网围出了一个占地10余亩的临时圈,圈内清一色的青脚麻鸡.吕玉明告诉我们说,他的主要任务是养鸡,妻子的主要任务是种地,两口子致富路上各有重点,而且收效都很不错.吕玉明说,他养的这群鸡苗是今年5月份从乌鲁木齐市正大集团买回来的,一共购进了3500只鸡苗,每只4块钱.按照正大集团的要求,鸡苗生长的前三天温度必须保持在36摄氏度左右,而且这三天是最关键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幽默     
新龟兔赛跑自从兔子输给了乌龟后,心里很生气。有一次,它遇见了乌龟,要求和它比赛,乌龟答应了。第一场兔子输了,原来他太急,跑错了方向,等他来到终点时,乌龟早已获胜了,兔子不服输。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10)
<正>4年前,家住库伦旗扣河子镇丁家杖子村的农民丁贵林,从网络上查找致富信息,并搞起了皮肉两用兔养殖。如今,他家的养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养兔每年都能给他带来一大笔可观的收入。走进丁贵林家,一排标准的砖石结构兔舍映入眼帘。1000多只胖乎乎的大白兔被分养在不同单元的楼式铁丝笼里,雪白的皮毛与红色的眼  相似文献   

8.
正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让我感触颇多。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猎狗知道实在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相似文献   

9.
在安岳,如果谁想找好的獭兔品种,知情人总会介绍,"到天林镇去,那里有个碧帆獭兔养殖场." 从2000年12月开始养兔,到创建安岳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碧帆獭兔养殖场,蒋春碧走过了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最初产生养兔的想法时,全家人中仅有嫂子赞同,就连一向支持她的丈夫也投了反对票.可她只犹豫了三两天就重新坚定了信念.  相似文献   

10.
今年36岁的李德远,是仪陇县大仪镇双河村的獭兔养殖户.1994年他从西南财经大学财会专业毕业后,到广东打工10年.2004年,他回到家乡,从养殖20多只獭兔起家,现已建成全镇第一家獭兔规模养殖场,年收入达到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46户农民养起了獭兔.李德远在养兔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并在他办的"微型农学院"里向獭兔养殖户广泛传授,使养殖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他的科学养兔"经"介绍给广大农民朋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磐石市烟筒山镇鸡冠山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鹿大王”,他就是农民党员赵金。16年前,不甘贫穷的赵金靠养鹿开始走上了致富路,现在已拥有资产上百万元。他富了不忘党员的义务,全屯72户人家,有68户在他的帮助下靠养鹿致富了。村民吴凯家中人口多,老伴经常有病,想养猪怕赔本,想养鸡又怕鸡瘟。赵金劝他养鹿,从自家拿出5000元钱,亲自到外地给他买回仔鹿,还帮他建起了鹿圈。经过几年的扶持,吴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吴凯的岳父看到养鹿是个好门路,也来找赵金,赵金是个犹豫地把自家价值6000多元的6只仔鹿赊给他。如今吴凯的岳父…  相似文献   

12.
一款名叫“开心农场”的游戏,很流行,很风靡。我种地,我快乐;在偷与被偷中,痛并快乐着。 生活很忙碌,城市很拥挤。在热闹的生活中,去寻找这样一种可以安静地种种菜、养几只鸡、养一条看门狗的田园,然后没事了就到邻家串个门,方便了就顺几棵菜回来,这很像小时候我们玩的过家家。  相似文献   

13.
在横山镇开了一家私人诊所的熊高忠,因为养兔成了名人.如今,他办养殖中心,建兔业协会,年出栏商品兔4万余只,收入达25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兔王".  相似文献   

14.
走进朝天区小安乡文昌村,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是第一印象,村民怎么也走不出这贫穷围起来的大山.可村子里却有一位不服输的人,他没有苦等、苦熬,而是积极探索发家致富的门路.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他成了全乡养兔最多,效益最好的一户,他就是文昌村的"养兔状元"--于明玉.  相似文献   

15.
致富参谋     
《实践》2007,(5):32-33
下脚料养鹅效益高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巴彦高勒镇旧地村农民刘培亮.自1997年养鹅至今,不断摸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路子,养鹅10年使他走上致富路。前几年.经过仔细观察,刘培亮发现鹅耐粗饲,而附近糖厂生产的废糖丝、糖渣和几个番茄厂加工剩下的番茄皮,鹅很爱吃。于是,他每年都大量储存.只花些拉运费,全年的粗饲料就解决了,摆脱了过去鹅食量大,养鹅成本过高的困扰。而之前,番茄厂为处理这些番茄皮,需付高额的场地租用费。现在不但下脚料派上大用场,连污染环境的难题也迎刃而解。刘培亮还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朝阳区汉德乡长青村农民张国臣是个养鹌鹑专家,1998年他出栏14万只,生产鹌鹑蛋300万枚。养鹌鹑是个老项目,为什么张国臣搞老项目也致富了呢?前些年就听人说养鹌鹑能致富,我心里就萌生了试一试的想法,可是一直拖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得到机会。后来,我终于遇到一个难得的机会,北京农业大学正举办一个鹌鹑养殖技术培训班,弄清时间、地点后,我揣上所有的钱就进京了。在火车上,我心里盘算着:1只鹌鹑只要17天就可孵化,肉用鹌鹑养30天就能出栏,蛋用鹌鹑养1个月就能产蛋,这个项目成本低,见效快,肯定能快速致富,想着想着我就进…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在互相争辩谁跑得快。它们决定来一场比赛分高下,选定了路线,开始起跑。兔子带头冲出,奔驰了一阵子,眼看它已遥遥领先乌龟,心想,它可以在树下坐一会儿,放松一下,然后再继续比赛。兔子很快地在树下就睡着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脚走来的乌龟则超越过它,不一会儿完成比赛,成为货真价实的冠军。兔子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输了。  相似文献   

18.
“某某‘像党员’,某某根本‘不像党员’。”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群众这样议论身边的共产党员。语言虽然朴实无华,却很能说明问题,值得每个党员深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心中有杆秤。大家对一个党员的评价,不是只听他的豪言壮语,而是看他平时有没有以党员的  相似文献   

19.
李贵春在南江县兴马乡川柏树村成为"名人"是1997年的事.那年,李贵春见邻居家养了不少山羊,一年能出好几次栏,经济效益很不错.一直想富盼富的李贵春不觉动了心,他好说歹说借了一笔钱,购回10只小羊羔,准备从今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20.
说服他人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邻居是个猎户,院子里养了一群凶猛的猎狗。这些猎狗经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请邻居把狗关好,但猎户不以为然,口头上答应,可没过几天,他家的猎狗又跳进牧场横冲直撞,咬伤了好几只小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