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叶剑英担任过中革军委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闽赣军区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对于叶剑英在福建的任职时间问题持有不同意见: (一)任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及东南作战军成立的时间,有这么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2.
吴胜利与孙大发同年出生,河北吴桥县人,军龄43年,解放军测绘学院海测系毕业.曾任海军驱逐舰第六支队支队长.福建基地参谋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海军福建基地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2004年7月任副总参谋长。2006年8月接替张定发出任海军司令员。1994年晋升海军少将军衔。2003年晋升海军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3.
正成钧是新中国防空军和空军事业的重要奠基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旅长、师长、纵队司令员、第二十五军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十兵团副司令员。建国以后,成钧曾任军委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志愿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成钧巧妙设伏,多次指挥击落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1960年,成钧巧妙设伏,在南  相似文献   

4.
正邓华(1910.4.28~1980.7.3),湖南彬县人,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中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场上担任过兵团司令员,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抗美援朝时,他历任第1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唯一亲历抗  相似文献   

5.
邓华(1910.4.28~1980.7.3),湖南彬县人,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中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场上担任过兵团司令员,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抗美援朝时,他历任第1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唯一亲历抗美援朝战争全程的志愿军首长。当时,志愿军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曾多次表示过,“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相似文献   

6.
曾思玉,1911年生于江西信丰县,1928年参加本县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冀察热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六十军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武汉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授中将衔。  相似文献   

7.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西部军副指挥,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8.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9.
正陈庆先是我军著名将领,华东野战军的纵队司令员。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陈庆先曾任县委书记,团政委、旅长、纵队兼苏北军区司令员、江淮军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0兵团参谋长,建国后曾任华东野战军第23军军长、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陈庆先先后参加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参与领导淮南  相似文献   

10.
陈锡联,湖北省黄安县人,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戎马一生,历经百战,以善打硬仗、恶仗、险仗著称,创造了一个个战争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兼重庆市市长、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1955年被  相似文献   

11.
叶飞是福建省南安县人,1914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1932年——1937年领导了艰苦卓绝的闽东游击战争。1938年2月率部北上抗日,历任新四军第六团团长、江南义勇军副指挥、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为发展巩固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彭德清,1958年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组建福建"前指",参与组织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指挥海军进行了大小4次海上水面舰艇作战、数十次岸炮炮击.据不完全统计,共击沉蒋舰船6艘,俘水陆战车1辆,击伤蒋军各类舰艇27艘、水陆运输车18辆,毙伤蒋军600余人.炮击金门,历时41天.  相似文献   

13.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在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邓华曾担任过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  相似文献   

14.
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红13军参谋长、代军长,曾参加长征。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5.
1937年2月,吴先喜率60余名干部、战士从贵溪冷水坑来到光泽柴家区,不幸遭国民党一个团兵力的伏击,壮烈牺牲。 吴先喜祖籍江西省横峰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历任闽北独立团政委、中共铅山县委书记、中共光泽中心县委书记兼西南独立团政委、闽北军分区司令员、闽赣省军区副政委兼闽北独立师政委、第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抚东分区委书记、抚东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这位骁勇善战的闽北红军司令员离开人世已经整整60年了,闽北人民仍然深深地怀念他。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09,(2):37-42
彭德清,1958年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组建福建“前指”,参与组织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指挥海军进行了大小4次海上水面舰艇作战、数十次岸炮炮击。据不完全统计,共击沉蒋舰船6艘,俘水陆战车1辆,击伤蒋军各类舰艇27艘、水陆运输车18辆.毙伤将军600余人。炮击金门,历时41天。  相似文献   

17.
正宋时轮(1907.9.10~1991.9.17),湖南醴陵人,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军长,抗日烽火中担任过纵队司令员,解放战场上担任过兵团司令员,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抗美援朝时,他历任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政委。对于宋时轮的抗美援朝征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宋时轮"词条特别指出:"在  相似文献   

18.
<正>陶勇,这位素以勇猛闻名全军的虎将,抗战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参谋长、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长期率兵驰聘苏中平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王新亭的任职中,有一个"兼"字:八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六十军首任军长兼首任政委;十八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委;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一个"兼"字代表着一支部队的军政大权很多要由他来负责,上级为什么对王新亭如此放心?用薄一波的话来说,就是:"新亭同志对党忠诚,作战勇敢,为人正直,工作勤奋."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1999,(7)
刘伯承(1892—1986),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1930年回国。曾任中国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西南军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