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来中国的次数多了,总震撼于中国企业那种一日千里的奔腾速度。但在一个国际级的论坛上,我还是听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家的抱怨,他说:“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发达国家的公众却不愿意相信,我们常面对缺乏信誉的指责。“  相似文献   

2.
来中国的次数多了,总震撼于中国企业那种一日千里的奔腾速度。 但在一个国际级的论坛上,我还是听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家的抱怨,他说:“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发达国家的公众却不愿意相信,我们常面对缺乏信誉的指责。”  相似文献   

3.
洪榕 《检察风云》2022,(3):84-85
投资就是投资未来,代表未来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投资方向. 一 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商品大时代,解决了商品价格扭曲的问题,让商品不再凭票供应,也让"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把中国的产品卖到了全世界. 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我们发现,过去这种商品价格战的方法,已经走不通了: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晚清官员的司法独立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世纪末 ,中日甲午海战的惨败 ,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进一步投入更加愁云密布、风雨飘摇的历史时期。但也正是这无情的现实 ,激励了更多的有识有志之士愈加深刻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更加强烈急切地寻求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道路。于是有了维新运动 ,有了法律改制。清末民初中国法律改制其实是整个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司法独立只是法律改制过程中所表明的一个方面的思路。虽然当时的法律改制在某种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结果 ,否则也不会有现今中国的法律制度 ;可是这种改制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完成 ;否则我们也不会在百年之后旧话重提。张从容的文章给我们较为具体系统地描述了一个历史画面 ,它深刻地提示我们 ,早在百年之前我们的前人所探讨的问题 ,至今还没有解决 ,尽管中国这一百年来的确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跨越时代的历史进步。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 ,而是一个一百多年的老问题。我们必须承认 ,在某些方面中国依然如故地站在历史的起点 ,并没有前进。难道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办法解决 ,难道我们真要将这个问题再次留到百年以后吗 ?但无论如何 ,还是必须继续探讨 ,因为这是一个不能不探讨的问题。现今中国如果不能在司法独立的问题上获得突破 ,所谓的现代化进程就会到此为止 ,未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以来,诸多学者就什么是人民主权,如何在中国实现人民主权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着专制历史的国度里,实现人民主权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历经了一个多世纪动荡之后的今天,依旧有很多关于人民主权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人民主权的概念以及民主制度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6.
证人制度是诉讼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案件的审理结果,但我国现在的证人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古代证人制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经验。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证人制度规定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古代证人制度的现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是当前法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和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因此这样的比较研究变得十分困难。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摄取中西之精华,剔除其糟粕,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明,又吸收了西方近代进步的法律思想,对我们建设新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整个中国社会谈论的最多的一个话题是有关“诚信”的问题。诚信的缺失使得人们倍感诚信的可贵。于是,呼唤诚信,要求诚信,赞美诚信,成为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以来我们中国社会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主体社会话语”。那么,在我们的学术界,或者再窄一点,在我们的法学界,最缺失的是什么呢?当然,我们可以罗列很多。诸如学术界较为注目的学术剽窃、抄袭之事。但愚以为,我们最缺失的是传统的中国读书  相似文献   

9.
王勇 《现代法学》2006,28(6):59-62
一我们大体上都熟知的知识界经久讨论的两个问题构成了本文的分析对象,一是我们当下所面对的中国处于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如何在微观乃至中层的意义上考虑规则和制度的建构问题?这是重组中国的重要的知识努力;另一个我们始终沉溺其中的话题是那个肇端于19世纪40年代,并且以不同的面相出现在150多年来中国思想界的问题———如何认识中西关系并反思一个定义中国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后者构成了定义和解释前者成绩的深层知识资源,但或许这只是思想界的自我想象,规则和制度的立法者仿佛并没有深刻意会这一点。也就说在解…  相似文献   

10.
法官、现代性与法理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审 《法学杂志》2006,27(1):94-96
现代性的司法制度建构对我们今天中国的法治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至少可以为我们的后者解决一个法理认同的基本问题。按照西方司法的样式改造中国的司法体制,几乎成了中国法学界的主流意识。但中国的法官很少有人在法理认同上觉得自己应该是法律知识和法律价值的的创造者,而不仅是追随者。全球化的过程不仅不能消除认同问题,反而使之更加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在这个愈益全球化的世界上看来仍然会保持其重要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今日中国,正如市场经济与旧经济架构的冲撞一样正在引发种种混乱与动荡,一个传统社会与它的日渐现代法治化的进程也在产生各种摩擦。中国的司法改革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关口: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以政治与意识形态取代法律的状态,但也要承认以理想的现代法治体系改造中国社会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1978年以后中国的商法及商法学从空白到快速发展,在立法、学术研究、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法体系和独立的商法学部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文心 《中国律师》2005,(2):37-37
中国律师论坛肇端于新世纪之初,发韧于律师行业民间。从它诞生之时起,就被赋予了开放、专业、发展、真实的特点。不经意间,中国律师论坛从春城昆明转战国际大都市上海,从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来到庐州古城合肥。四届论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其可圈可点之处已经保留在每一个躬逢盛会的人的记忆中。四届论坛下来,它获得了许多赞誉,但也引发了不少非议。究其根本,我们对于中国律师论坛是一个什么地方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中国律师论坛不是一个富人俱乐部,也不仅仅是一个律师行业的精英峰会。有人说,与会的都是已经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也有人说…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组数据触目惊心:自从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百万人。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染的4大途径之一,而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防止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可是推广安全套的做法却引起轩然大波。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但无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我们不能不承认:生命健康和安全高于一切!推广使用安全套毕竟又使我们在阻击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上多了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组数据触目惊心:自从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百万人。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染的4大途径之一,而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防止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可是推广安全套的做法却引起轩然大波。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但无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我们不能不承认:生命健康和安全高于一切!推广使用安全套毕竟又使我们在阻击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上多了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6.
魏治勋 《河北法学》2006,24(11):165-172
邓正来先生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是能够提供对我们时代的总体性认识框架并揭示其问题的"标准文本".但这样的一个文本,却无论是在其自身陷入的"类型复制"现象还是对读者思考路径的否定式限定,以及根据其推论出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内在性质等诸多方面,都生动地展示了"反讽"概念的丰富内涵.但也正是批判本身的这种矛盾性境遇,却向我们开放出了共商中国法学发展与法制建设未来的动人景观,而这正是我们能够最终走出困局、确立"中国性"的曲线行程的关键步骤,"现代化范式"危机批判的意义由此得以发掘和放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09,(12):5-5
世界各国普遍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立完法之后,不等于违法现象就消失了。我们首先应该有一个出发点,立法很重要,但不是说有了立法就可以解决执法中的问题。另外,我们应该看到执法比立法更要艰难。因此执法是需要一个队伍,这就取决于这个队伍本身的素质如何。中国的执法队伍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个是专业教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组数据触目惊心:自从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百万人。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染的4大途径之一,而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防止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可是推广安全套的做法却引起轩然大波。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但无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我们不能不承认:生命健康和安全高于一切!推广使用安全套毕竟又使我们在阻击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上多了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组数据触目惊心:自从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百万人。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染的4大途径之一,而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防止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可是推广安全套的做法却引起轩然大波。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但无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我们不能不承认:生命健康和安全高于一切!推广使用安全套毕竟又使我们在阻击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上多了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土化与国际化奥美是一个世界性的企业,奥美在中国的成功,也正是他本土化策略的成功,他们是怎样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也成为很多同行关注的问题。鲍勃认为中国对奥美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显然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初来者了。我们已设立了许多分公司,也看到了很多好机会。我们把业务主要分成了两部分:在每一个分支机构,做当地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为全球性的企业服务,把他们带进中国。我们努力把每一地办事处的每一件事做到最好,这其中包括当地业务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