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疯娘     
小树 《新湘评论》2004,(7):40-41
23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点”。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  相似文献   

2.
我苦命的娘     
淼欣 《党课》2010,(4):88-91
23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  相似文献   

3.
虹嫁到沟湾村不久,就得到了全村人的赞扬。尤其是她织毛衣时,几根竹针在手里来回穿梭,吸引得村里的姑娘、媳妇纷纷向她请教。女人们说她心灵手巧,男人们夸她漂亮、会操持家务。  相似文献   

4.
三换车子     
梦过许多次,大哥最终在父亲出差在外的时候到乡里赊购了一辆不知过了多少次手的手扶式拖拉机。在城郊或条件稍好的地方,买辆陈旧的车子可能算不了什么,可在我所生长的风庆县诗礼乡这片土地上,能拥有这唯一的"现代化",不能不说是个新闻。那时候,山区农村是十分贫瘠的,村里虽然有水,但很瘦,村里有土,但不肥,虽然太阳每天升起都照耀这个群山环抱的村庄,但瘦弱的庄稼却养不饱为一日三餐而奔波的人们。村里青年男子因怕说不上媳妇,往往是十五六岁就到女方家去喝定亲酒,青年女子在年轻时虽然糊里糊涂地答应了对方,长大后却不甘心在贫瘠的土地上过一生。于是,她们就  相似文献   

5.
湖北蕲春有座“寒婆岭”,浠水有口“望婆井”,多少年来,一个凄美的故事感动了多少颗心灵!浠水的一位老婆婆走失到蕲春,冻死在一个数九寒天的日子里,善良的当地人们便把她安葬在山岭上,“寒婆岭”由此得名。老婆婆家中贤德孝顺的媳妇日夜祈盼婆婆归来,绝望之际,投入井中以身殉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女子,便将这口井取名为“望婆井”。  相似文献   

6.
1974年3月25日,海城市接文镇王家堡新任党支部书记王丙铎上任了。当时村里连一间办公的屋子都没有,所以上任仪式也就非常简单:将几枚公章让会计装进背兜背在身上,就算完了。那时的王家堡,年人均收入只有36元钱,粗略数一数,村里一年就有40多人逃荒去了边外,全村娶不上媳妇的光棍  相似文献   

7.
李玲 《先锋队》2013,(12):22-23
前不久,我和刘家会镇朱家会村的干部群众座谈。有个村民高兴地说:“去年以来,村里娶回了20多个媳妇,有几位40多岁的光棍汉也说下媳妇了。”也许说者无心,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要知道,朱家会村前几年可真是不景气,曾经连续三年没有娶回一位新娘!而今,  相似文献   

8.
王忠清  陶吉忠 《实践》2010,(6):30-30
提起磴口县隆盛合镇的香英,人们不禁竖起大拇指,过去只看到她在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忙碌的身影,现在在电视报纸上也经常能看到她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女性,她把自己的家庭整治的有条有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社会公认的科技致富、创新发展、邻里互动、绿色家庭的标杆,她本人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人见人夸的孝顺媳妇,被镇党委政府评为最“干净人家”和最“精巴媳妇”。  相似文献   

9.
在沂源县东里镇东安村委办公室的为民服务室,记者看到62岁的老党员姜兆瑞刚调解完一个家庭纠纷。原来,前一段时间因为土地问题,蹇家的公婆和媳妇闹翻了脸。姜兆瑞听说后,先是分别上门调解,然后又把他们约到村里,推心置腹地拉家常、讲  相似文献   

10.
领:唉!媳妇们,你们快来呀!众:唉!我们来了!和谐社会就是好,安居工程进万家,居民住进小洋楼,社区成了我们的家。领:唉,媳妇们!你们看,她们是谁呀?他们是我们的环卫工。众:环卫工人迎朝霞,大马路上把汗洒,汗水浇成牵牛花,辛勤构成幸福花,社区服务争第一,谁说女子不如男。领:对,社  相似文献   

11.
地处才溪西北角的发坑,相传在清朝时期叫“银坑”。这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村里有近百户人家,相互往来甚是亲密团结,一家有事,众家帮忙。有年春天,邻乡的老财主看上了银坑一位美貌女子,想娶为妾,女子不从。于是,老财主强行抢亲。不料,此女子在迎亲的路上投河自尽了。愤怒的村民们烧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两年前,我"嫁"到遵义县。2013年初,组织上同意了我的驻村请求。于是,我换上运动裤,穿上平底鞋,背上双肩包,告别了爱人和孩子,到遵义县驻村。初到骊龙走访时,一位老人问我,"你是哪家的媳妇啊?我怎么没有见过?"我告诉他,"我是村里的媳妇,是省里派来驻村的。"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感到,要开展好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必须从熟悉群众、了解村  相似文献   

13.
好儿媳王燕     
<正>4月16日,当笔者走进七师一二三团九连段翠华家的院子里,就看到今年59岁的退休工人段翠华和媳妇王燕两人有说有笑地在菜园里种草莓,婆婆对媳妇说:"知道你爱吃草莓,今年我专门多种点,让你可劲地吃",媳妇开心地笑着,上前搂着婆婆的胳膊乖巧地说:"妈,您真好",这时婆婆直起腰,看着媳妇高兴地说:"是我有福,娶了你这个好儿媳妇。"王燕长得有些胖,又是80后的独生女,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当时  相似文献   

14.
"老谢,祝贺你!""老谢,你真行!"日前南县大学生村官QQ群上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留言。他们称呼的老谢,是南县浪拔湖镇两太村村支部书记助理、团支部书记、大学生谢灿英,前不久她在湖南省选调生考试中考出了长沙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之所以叫她“老谢”,一是因为她是2008届到村里任职的大学生,二是因为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她都是其他在村里任职的大学生的“热心大姐”。  相似文献   

15.
"老谢,祝贺你!""老谢,你真行!"日前南县大学生村官QQ群上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留言。他们称呼的老谢,是南县浪拔湖镇两太村村支部书记助理、团支部书记、大学生谢灿英,前不久她在湖南省选调生考试中考出了长沙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之所以叫她“老谢”,一是因为她是2008届到村里任职的大学生,二是因为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她都是其他在村里任职的大学生的“热心大姐”。  相似文献   

16.
农九师一六三团七连职工蔡清云同婆婆李元英10年如一日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婆婆把媳妇当作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媳妇把婆婆当作自己的母亲关心备至。婆媳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去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让婆婆住上好房子,蔡清云报名参加危旧住改造。4月份动工后,旧房拆了,一家人只能暂时住在帐篷里。蔡清云与婆婆商量,让婆婆到她女儿家里去住一段时间,待房子建好后再接她回来。婆婆问蔡清云是不是嫌弃她了?不想要她了?  相似文献   

17.
<正>"俺跟媳妇从去年起开始比赛挣钱,俺种植的50亩棉花赚了1.9万元,她喂的猪赚了3万多块钱。她挣得多,按约定她管经济大权。"农八师一四三团十七连农工黄永志乐呵  相似文献   

18.
王振华 《江淮》2012,(9):21-22
她是一位"80后",喜欢扎着马尾辫、穿着牛仔裤,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她是一名选派干部,任职长丰县罗塘乡叶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了村里的发展、群众的利益她尽心竭力。金岚岚,这个乐观开朗、热爱事业的女孩,生命之花却永远定格在了8月14日。那天一早,金岚岚拨通了叶集村党支部书记叶林的手机,让叶林带上村里两名贫困学生的"希望工程"资助申请表,与她一同赶到乡政府  相似文献   

19.
<正>她性格开朗、勤劳能干,她尊老爱幼、热爱生活,在三连只要一提起她,连队的男女老少、左右邻居都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她是一个好媳妇。她就是四师六十七团三连42岁的普通农家妇女陈艳荣。2005年,勤劳朴实的陈艳荣满怀着幸福嫁给了同一连队的青年周英哲,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当年10  相似文献   

20.
王桂清纪事     
地处辽宁省最东端的清原满族自治县草市镇小板河村,与吉林省海龙县只一山之隔。这个多年“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如今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富裕村。村民们每谈起眼下过着的舒心日子,总是说多亏咱村的“四媳妇”…… 15斤大米引出一篇大文章 21年前,王桂清从邻村嫁到本村韩老四家。打那儿起,村民都亲呢地叫她“四媳妇”。“四媳妇”过门就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