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适应市场经济下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乡镇企业的两个根本转变,目前,乡镇企业正抓住机遇,将改革引向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这一纵深发展。这是乡镇企业依靠机制创新以求得再跨新台阶,再迈新步伐,再求新发展,再创辉煌的重要契机和动力所在。 目前,不少非镇都在抓住契机,探索思路,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改革出现了势不可挡的局  相似文献   

2.
我市乡镇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转制工作,从试点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多时间。经过转制,目前多数改制企业明晰了产权,转换了经营机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有一部分改制企业在小步发展之后,明显地放慢了速度,有的甚至出现停滞的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改革没有深化下去,经  相似文献   

3.
权力寻租现象与我国30多年改革所采取的方式和由改革形成的制度环境密不可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即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这构成了权力寻租的制度基础。利用要素垄断进行权钱交易、利用国企改制侵吞公共财产和利用市场监管谋取暴利是权力寻租的三个重要机制。要遏制住权力寻租的蔓延、铲除产生腐败的制度基础,必须矫正要素价格扭曲、完善产权制度、建设法治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加速发展乡镇企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吸纳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十五”期间,我们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一、拓宽改制思路,创造机制优势,依靠改革求发展  乡镇企业的机制问题是乡镇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关系着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与否。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切实解决机制问题。  (一)打好改制攻坚战。要使乡镇企业走出困境,关键就在于要坚决对乡镇企业实行改革改制,在产权…  相似文献   

5.
把握好对企业领导干部管理的“五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 ,要搞好企业的改革发展 ,必须加强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 ,主要应把握五个环节 :一是把握好培养环节 ,这是企业领导干部管理的基础 ;二是把握好使用环节 ,这是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管理的最关键环节 ;三是把握好教育环节 ,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四是把握好考核环节 ,这是评价企业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五是把握好监督环节 ,确保各项监督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一、云南省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   (一)改革工作情况   云南省乡镇企业在经过“八五“期间的超常规发展后,增幅有所放缓,效益逐年下降.乡镇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所带来的机制弱化、职责不明、管理粗放、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  相似文献   

7.
新宾是辽宁有名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满族自治县,合乐化学有限公司就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南杂木镇镇郊。三年前,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企业如何进入市场与国有企业实行合理竞争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新宾县委决定由合乐化学厂进行转制试点,以此来带动全县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合乐化学厂先行一步改制,全厂职工谁也没有料到。当时这个厂经济效益蛮不错,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利润,1995年底已实现产值1087万元,税利94万元。企业改制以后能好到哪里去?大家顾虑重重。县委、县政府及时  相似文献   

8.
唐逸 《唯实》1998,(11)
1997年以来,建湖县建阳镇以占据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目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积极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乡镇企业新的跨越。 改革措施之一:实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改革,加快企业的市场化步伐。 一是加快企业改制,规范运作机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是换牌子、戴帽子,而是将企业全面推向市场,让市场锻打企业,使企业自求生存,加快发展。为防止改革流于形式,在改制中紧紧抓住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资产重组、转换机制、增强活力等实质性问题真改实转。在改制形式的选择上,坚持以规范的股份制为首选形式。对全镇18家集体企业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后,划割债权债务,客观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问题,已引起举国上下的普遍关注。搞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新乡市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在内外环境重大变化面前,新乡市乡镇企业也面临同全国大体相同的困境。为配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我们对全市部分乡镇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搞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应在产权制度、结构调整、人才素质三大问题上实施突破。 一、创新产权制度,变村民形式公有为利益紧密连接 产权制度创新,在农村主要是对集体企业进行改革,使其找到更有效的实现形式。集体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必须首先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是如何看待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这里是指集体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一、诸城市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特色和改革成效 (一)诸城市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 诸城市现有乡镇企业177家,市属企业 100家,共计277家,目前已完成改制的235家,占企业总数的85%。诸城市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上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县联社为主体,把原来的资产进行评估后作价入股,为集体股,另外职工集资入股为个人股,两股并存。二是先出售,后改制,职工内部持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其主要形式还是第二种。 作为既有资本的联合又有劳动的联合的股份合作制,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力发展要求。这种混合所有制形式具有以下优点:(1)理顺了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潘家湾镇委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大胆改革,创建产权明晰的股份合作企业,使其成为全镇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实践告诉我们,乡镇企业要获得超常规发展,必须克服“传统集体企业”的痼疾,在创新企业产权制度上来个新突破.——必须根治乡镇企业的“全民病”,把产权明晰的股份合作企业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前些年,潘家湾镇的乡镇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1991年,镇办集体企业有13家,但大多数企业经营不景气,其中3家倒闭,2家半停产,3家亏损.全镇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革以后,乡镇企业经营者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乡镇企业优秀经营者稀缺(本文所论及的经营者即指企业最高级管理人才──董事长、总经理或厂长,也有人称之为企业家)。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地方仍然沿袭政企不分体制下的做法,以委派、任命、下派、提拔等方式,“加快乡镇企业家队伍建设”。笔者以为,必须面对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现实,跳出传统的企业家“培育”、“培养”思路,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乡镇企业经营者选任、激励、监督、教育等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高素质乡镇企业经营者的成长问题。 一…  相似文献   

13.
刘连功 《发展论坛》2002,(12):54-54
原因(1)改制过程不透明。有些企业对改制问题,包括改制的必要性、方式、内容、改制所要达到的目的,未向职工做广泛深入的宣传;有的未按规定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职工对企业改制不明白、不理解,甚至有的怀疑企业领导在搞暗箱操作,从心理上有抵触情绪,极易引发集体上访。(2)改制工作不彻底。有的企业改制未涉及产权制度改革,如有的改制不是着眼于长远,而是临时性地搞个协议,采取承包、托管或租赁的形式把甲企业让渡给乙企业。也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产权制度的改革,但职工的身份没有随之置换,如有的就出现了私有企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曾先后推出过三种改革方式:一是调整国有企业的隶属关系;二是调整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三是调整国有企业的权力关系。但这三种调整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要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必须从产权这个根本性问题入手,即必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如果说将调整国有企业隶属关系、调整国有企业利益关系、调整国有企业权力关系作为国有企业第一次改革的话,那么国有企业的二次改革,就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前几年国有企业进行的改制工作一是实现了大部分国有企业从竞争领域里退出,二是产权逐渐明晰,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5.
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着手解决深层次矛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中心环节,也是搞活我国现阶段企业的根本出路.目前改革时机虽然日趋成熟,但机遇与风险并存,顺境与障碍同在.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制,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株洲市要“立足现有基础,立足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与推动,立足惠及全市人民”的总体原则,把握关键环节,突出抓好六个重点。坚定不移抓改革。一是巩固改革成果。对已经改制成功的企业,积极引导、协调企业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帮助改制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做好改制扫尾工作。对改制尚未全部完成的企业,明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对改制中的各种问题摸底排查,逐一解决。三是全力支持、配合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或协同中央、省属企业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社会职能移交工作。…  相似文献   

17.
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乡镇企业如何跻身大市场,参与大竞争,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探索的一个新课题。根据柴沟镇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选准突破口,抢占制高点,再造新优势,实现乡镇企业第二次飞跃”的发展思路。 一、以产权制度改造为突破口,实施“换血”工程,增添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要使乡镇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两改造一拍卖”为重点,多种形式并举,促进企业转换机制、政府转变职能,通过产权制度改造,增添发展活力后劲。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效益好、实  相似文献   

18.
季建林 《探索》2008,(1):60-64
问题确认是执政成本投入的起点;议程建立则是执政成本成为公共政策的过程;依据一定理论制定公共政策--这构成公共政策制定的三个步骤.相应的,明确问题确认的方法;把握议程建立的程序;科学地确立制定依据--就构成执政成本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三个环节.执政党的执政成本投入必须转化成公共政策,这是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职工会出现许多思想问题。特别是某些企业目前日子还过得去,俗称"日子难过年年过",部分职工满足现状,对目前"过得去"的日子较眷恋,维持现状的心理较强,对改制后的预期值不高,对改革的风险有恐惧感。这部分职工对改革有抵触情绪,对未来改革较为担忧。根据这种思想现状,我认为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抓住"想明白"、"讲清楚"、"跟得上"这几个环节,促进企业改制顺利进行。一、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从思想和理论上把改制"想明白"企业改制既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探索,也包括我国近十年来的实践探索。既涉及党的一系列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又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体系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先人一步"的学习精神和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真正从理论上弄清弄懂电力施工企业改制的政策理论、法律制度的精神实质,做到理论在胸,从容不迫。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上中全会精神。尤其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作了深刻阅述,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目标和指导思想,内容极  相似文献   

20.
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根本转变,涉及到诸多方面工作,但是,其中一个主导环节就是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这无论是对经济体制转变,还是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工程.一、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转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