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才能正确认识处理效率与公平相互关系、创造健康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正常的经济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一、社会经济生活中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公平是一个指向性相当宽泛的价值评价范畴。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付出(如劳动、学历、个人经验、积极性等)与自己的所得(如工资、晋升、奖励等)之间的比例与他人或自己过去的比例相比较。如发现各种比例相当便感到公平合理、否则便不公平不合理。从本质上看,公平是调节人们之间社会…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平等与效率的统一曹新平等与效率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而出现的一对矛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遵循效率原则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贫富差距的悬殊使平等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流于形式。据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和社会成员收入...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曹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效率与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两大基本目标。人们总是希望社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又能够实现对财富的均等占有。这双重目标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促使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从表面上看,效率与公平的...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8,(1):44-45
借助于经济上行的驱动力与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美国在治理和遏制贫困的道路上如今终于看到了光明。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人口贫困率从往年的12.6%下降到了12.3%.成为最近10年来美国人口贫困率降幅最大的年份.也是布什总统入住白宫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的年份。不过,由于贫富差距依然保持着扩大的趋势,美国未来治贫的道路肯定不会平坦。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社会中贫困现象的视角以及由此形成的解决方案是不同的。反贫困战略的经济手段策略和公共服务策略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仅仅是表面的工具差异,更是深层次的伦理冲突,即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市场伦理与以社会成就为基本考量目标的社会伦理之间的冲突。当前反贫困战略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可以反映为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矛盾与冲突,要解决矛盾和冲突,就需要以人的基本能力培育为关键指标,实现反贫困战略与公共服务体系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平衡是任何社会制度国家都必须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微观经济的活力或效率是宏观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无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如果微观经济缺乏生机和活力、经济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商品竞争能力差,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要保证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是不可  相似文献   

7.
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必须面对、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国家民政部发布的权威统计显示,截止2003年10月,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对象已达2184.5万人,已连续9个月稳定在2100万人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加191.5万人,增长9.6%。城市低保对象占全国3.27亿非农业人口的6.68%(占全国3.9亿城镇人口的5.6%)。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城市绝对贫困面已突破5%,每百位城市居民中,就有6人左右属于非予救济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绝对贫困者。这其中还不包括濒临最低生活保障线而又未享受低保救济的“边缘人”等。党…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2,(15)
据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查组的调查,虽然现行的城镇反贫困机制已具雏形,对缓解和消除城镇贫困现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项制度措施尚处于探索建立和规范完善阶段,相互配套衔接不够紧密,因而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观念陈忠槐正确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观念进行导向,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关于权利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就是民营经济。它是由市场主体即无数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反贫困思想探析康芳民在中国打响反贫攻坚战、逐步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关于反贫困问题的有关论述,对当前的反贫困实践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对贫困问题的关注,起始于七十年代。1973年他第二次复出抓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反贫困三大重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农村人口约在3000万左右。但这个标准是低水平的,即人均625元。如果标准再增加200元,中国的贫困人口就将达到9000万。这几个数字说明,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反贫困依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初心。经过建党以来百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此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大国的举国体制优势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在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之际,既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巩固脱贫防返贫、共享发展成果,也要及时总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经验,并将之理论化。回顾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自我革新、不断发展,将实事求是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全过程是其鲜明特质。  相似文献   

13.
王倩 《理论与改革》2020,(3):118-130
随着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转换,城市未来将成为贫困问题凸显的集中地,为完成城市减贫目标,必须回到城市反贫困的政策之中。当前中国在城市反贫困政策上存在定位偏差、目标偏差和执行偏差的情况,救助政策侧重于消极保护,救助对象范围较小,政策之间难以衔接。为解决这些问题,须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实践的经验,从定位转型、目标扩展和政策衔接三个方面入手,建设以积极支持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居民和新贫困群体为主要对象、"网式"服务的反贫困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王兴黔 《学理论》2011,(26):22-23
贫困是一直以来伴随人类的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贫困的形成各有差异。但反贫困则是亘古不变的。在公正和责任、利益的引导下,我们应该意识到,贫困是必须消除的,而反贫困也会是今后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社会本质里的公平正义、人的本质中的道德责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相互利益等方面对反贫困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初期,中国在消除城乡贫困方面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反贫困应当成为21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中国经济目前正同时处于市场过渡与社会转型的推进过程之中,因此,应当采取“一揽子”的反贫困战略,以便于在与整体经济发展政策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中全面推进中国的减贫事业。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增长优先战略,而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没有给予太多关注。长期实行这一增长优先的发展政策导致了以下社会后果:虽然中国经济在进入90年代以后一直增长最快(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  相似文献   

16.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于各种原因 ,贫困问题仍困扰中国社会发展 ,影响十六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掌握城镇贫困群体的基本情况 ,进一步强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使城镇反贫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本文结合成都市的情况对城镇反贫困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城市的反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截止1996年底,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为5800万,贫困率从307%下降到67%;我国城市的贫困人口从1991年的1451万...  相似文献   

18.
反贫困外在表现为经济的反贫困,其更深层次是人文反贫困,即社会的、文化的、观念的、甚至是道德的反贫困。由于缺乏人文观念,农村传统反贫困模式具有显著的被动性特点,反贫困缺乏持续动力,效率必然越来越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长效的反贫困机制和主动式反贫困模式,关键是在反贫困模式中充分贯彻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具有深邃的理论根基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华传统小康理念以及共产党人不懈的初心追求构成坚实的理论之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派生于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在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价值取向、科学谋划、人文底蕴层面彰显其清晰的逻辑理路与丰富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创造,其存在与发展并非是一种偶然,也不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偏好,它本质上是社会的自然史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合乎规律创造,是为现代社会人们所共同拥有的一种文明成果。它既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采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抽去它们的社会制度的特殊属性,那么市场经济的一般则是它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