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体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表现在公共权力运行、现行监督机制、现有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法律法规等许多方面,这些缺陷使公共权力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轨、错位、异化,从而导致公共权力的腐败、流失以及缺席。因此,只有构建完备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2.
马利  周文龙 《求实》2000,(1):18-19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的运行同样蕴含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用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种是成为某些人用来谋取特殊利益的工具,即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行为。古今中外的历史变化也充分说明,在掌握和运用权力方面,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腐败的权力必将被人民反对而走向消亡。因此,对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保证权力以正…  相似文献   

3.
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首先 ,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滥用 ,而权力主体的本质 ,决定了参与反腐败斗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权力的人民性要求掌权者掌权为民 ,执政为民。而现实的权力嬗变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人民的利益 ,实质上是对人民权力的剥夺。因此 ,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 ,在权力和利益受到侵害 ,掌权者信任度下降的情况下 ,有权而且必须对委托出去的权力实施监督检验 ,义不容辞地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去 ,运用检举、揭发、举报、举证等合法手段 ,同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作斗争。其次 ,反腐败作为权力的特殊运作形式…  相似文献   

4.
人大信访制度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辅助性工作制度,是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人民代表大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直接形式,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具实效意义的具体制度。人大信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权利救济三项主要功能,对于化解矛盾纠纷、监督公共权力、保障人民权利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通过理念革新、法治规范、体制理顺等途径对人大信访制度进行法治化构造,进一步激发其在健全国家权力监督制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人大信访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在权力运行监控上还存在人民监督权利泛化、弱化的缺陷,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对代行权力的官员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路径还不畅通。因此,要从创新和完善群众对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入手,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与扩大。  相似文献   

6.
权力的运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活动。它起源于人类实现自身基本权利的需要 ,其实际运用是对各种社会利益的整合、分配、传输和调整的过程。权力的腐败导源于领导干部对各种社会利益的误解和曲解 ,也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损害和侵犯。在权力腐败错综复杂的原因中 ,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缺失是一重要根源。因此 ,根除权力腐败 ,保持执政党的纯洁性 ,德治的途径极其重要。这就有必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对党政干部进行制度层面的监督 ,要求他们恪守个人道德修养 ,真正用权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但是权力也必须受到监督。而且这个监督必须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如果没有这样的监督,就无法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真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相反,没有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理论上的人民政权也完全可能用掌握的权力为个人或者小集团或者某些既得利益集团谋取利益,而置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腐败手法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腐败形式也不断变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因此,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既要坚持"以权力制约权力",更要重视"用权利制约权力",以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监督"的民主政治环境,使权力无处不在监督之中,使拥有权力者不得不对权利克制、审慎和谦恭,惟如此,反瘸倡廉建设才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9.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防止腐败的关键.剖析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其内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造成的心理失衡,外因则在于因为公权监督不力而造成的权力失衡.加强对公权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建立行政监督的协调机制,健全以权力约束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指物体腐烂,行为堕落。广义的腐败指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行为,由于直接触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往往最受人民群众的憎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的全面从严治党,对腐败行为进行了有效打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1.
引咎辞职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保障公务员正确地行使人民授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防止腐败产生是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现有的对公务员的监控机制着重强调对公务员的外部监控制约,实际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立足于公务员自省意识的引咎辞职制度,在西方国家公务员监控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为我们国家的公务员监控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引咎辞职制度的思想沿袭,如何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引咎辞职制度以及现实意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政治权力具有普遍的被非公共运用倾向,因此对权力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它构成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核心.权力制约的目的必须通过适当的方式才能实现,主要有权力主体的道德自律,权力的外在制度制约和实现舆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只有将公共权力置于一个有效制约的体制下才不至于使掌权者因滥用权力而导致民主制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腐败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共权力的异化,要反腐就必须治权。在中国政治生态背景下,要治权就意味着必须要认真考虑执政党的执政规律,科学配置权力,对公共权力实行制约与监督,从权力运作的规律出发,建立预防腐败产生和对腐败行为进行惩罚的体制机制,即制度设计。但在进行具体制度设计时必须克服重实体轻程序、重原则轻细节、重制度轻机制和重规范轻约束等倾向。  相似文献   

14.
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对垄断权的无限追求与对权力的自由处理而不受制约.作者认为,目前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弊端主要有:缺乏权力的制约性;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机制运行单一,监督功能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就必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起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建立和健全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从权力的社会本源性、权利的法治化保障的系统论证,到党、国家和领导人由于过度集权而导致负面影响的实践认知,再到制度不完善作为权力腐败根源的明确提出,最后到以制度化分权和制度化整合为手段、以提升制度执行力为内核的权力制约监督制度体系的初步构建,经历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思想的经典阐述到中国化的不断发展。梳理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思想。对于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权力配置理论指导我国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问题成为关系我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尽管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同腐败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反腐斗争还任重道远,还需寻求更加有效的办法来最大限度地消除腐败。从总体上说,反腐兴廉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腐败滋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权力缺乏有力的制约监督。因而从制度入手,建立和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是反腐败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应主要从三方面努力。 一、建立法制制约制度,这是权力制约的核心。用法制手段制约权力、规范行为,使掌握权力的人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否则将受到  相似文献   

17.
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是权力监控的主要形式。现阶段党内权力监控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党内以权力制约监督权力机制不完善;党员民主权利未得到真正保障使以权利制约监督权力流于形式;权力主体道德信念蜕化使以道德制约监督权力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加强党内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必须科学配置党内权力,扩大和保障党内民主,着力提高道德水平,从而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强势监控。  相似文献   

18.
权力即公共权力,其本源和主体是人民群众,党员领导干部及其他国家公职人员受人民之托行使权力,其权力理应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相关制度的制约。滥用权力是党内产生腐败和决策失误的重要根源,滥用权力会使执政能力消失殆尽,民心丧失。着力关紧滥用权力的"笼子",就要以明确权力受托者的自我定位为前提,以构建运行有效、程序严密、内在互动的科学机制为重点,以推进网络建设为保障,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监督制约框架体系,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权力滥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郭学德 《唯实》2004,(3):56-60
现行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权力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仍然过分集中,且不受制约或很少受到有效制约;"权力--责任--利益"机制扭曲;"权力利益巨大化"和"权力责任虚空化"倾向严重;监督乏力,惩治被动,导致"腐败黑数"大量存在.要遏制和消除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为特征的"吏治腐败"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腐败,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当代世界一些反腐败效果比较明显的国家的实践看,最有效的途径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依靠自下而上的人民群众监督,才能使腐败降低到最小的限度内。因为人民群众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授权者,只有他们的监督才是最不容易受不良因素所支配的监督,才是最公正的监督;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权力行使的主要对象,只有他们的监督才是最彻底的、最广泛的监督。由此又决定了他们最关心权力的行使情况,因此,只有他们的监督才是最有力的监督。这些年我们党反腐败的态度不能说不坚决,采取的措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