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官”是个历史概念 ,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封建专制下的产物。其内涵虽比较复杂 ,但从总体来看 ,其特征主要有四 :价值理念体现为国家理想与个人理想共存 ;思想品格为忠于君国与清廉不贪统一 ;行为特征表现为严格守法与秉公执法结合 ;历史命运则是清官名实与政治兴衰背离。对其进行科学学理辨析 ,准确把握其精神价值确为当代所需 ,但究竟如何运用这一历史概念客观上需要主体创新  相似文献   

2.
关于"清官政治诉求"的核心,目前学界并无定论.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忠君",一种认为是"逆君"."忠君说"认为"清官政治诉求"虽然是一个"孝亲一忠君一爱民"三位一体的结构,但其核心仍然是"忠君";"逆君说"则认为"清官政治诉求"的核心是在君之上安置一个"理",这个"理"是逆君的,而不是顺君的.牺牲一切现实利益,以致以牺牲生命来捍卫此"理",捍卫此"道统",正是"清官"的本义所在,正是"清官政治诉求"之根本落脚点.在此意义上说,"清官"在中国政治"天-君-民"的三极循环中,正是"天"一极的代表与象征.本文认同"逆君说",并扼要分析了"清官政治诉求"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及其现实基础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官难做     
屠雨迅 《民主》2007,(4):41-42
据说上古时代人们并不热衷于做官,尧与舜都曾主动禅让了帝位,可是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却为小小的县令争得你死我活。人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韩非子给出了答案:“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今,一日身死,子孙累世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原来尧舜为帝时比后来的县令要辛劳得多,而享有的福利却远不如后者。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无论社会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人们对权与利的认识却没有什么改变.“权利”一词是我们祖先对此所作的经典概括。权力不仅是通向财富的最佳捷径。权力的大小还与财富的多少呈正相关,所谓“高官厚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既然权力与利益联系得如此紧密.“升官发财”也就自然成了广大老百姓永远不变的理想,就连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与李白也未能免俗。当一批又一批争名逐利之徒挤入官场以后,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就必然成为老百姓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恶梦。  相似文献   

4.
胡柳  张超 《瞭望》2019,(17):60-64
  相似文献   

5.
本期刊出两篇有关清官与公仆问题的探讨文章。赵炎才在“‘清官’透析”一文中指出,“清官”这一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清官”的政治理念具化为思想品德,主要体现为忠于君国与清廉不贪。“清官”的行为特征是严格守法与秉公执法结合。现今由于历史的惯性,以及种种现实的需要,崇拜“清官”的思想自然很有市场。因此,深入清理“清官”的实际价值,剔除其糟粕,继承其精华,为当代吏治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似有必要,但直接套用这一“非科学”的概念,用来比拟党的好干部,其潜在危害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吴思 《各界》2013,(9):80-83
一 《明史》上记载了皇帝和监察官员之间的一个你攻我守的故事。 崇祯元年(1628年),朱由检刚刚当皇帝。当时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朱由检经常召见群臣讨论国事,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这是宋朝传下来的一句名言,国民党垮台前也被提起过。据说,如此就可以保证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7.
作为历史上真实的客观存在,清官是历代统治阶级官僚队伍中"以廉为本"的一个群体。他们或志行修洁,或执法持平,或搏击豪强,或为民请命。清官有其存在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基础,其代有人出绝对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对清官的历史作用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一分为二的科学评价,既要看到历代清官对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善,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因而代表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内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内部要求进步的一部分人物,又要看到清官毕竟是封建官吏,他们不可能反对他们所维护的剥削制度,而且人数少得可怜,又多为地方官吏,只能在局部区域内在个别政策上作一些有利于民众的调整,更何况清官的行动从来没有越出封建秩序所许可的范围一步,其所作所为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为了维护与巩固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8.
杨文英,新当选的共和国十大杰出检察官之一。这位在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科供职的中年女性,在11年的检察生涯中,秉公执法、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不循私情,在赢得一大堆荣誉的同时,更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赞颂。对此,杨文英很真诚地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清官的“吏德”,是中国特定文化塑造出来的一种廉政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官“吏德”,主要留存于哲人、明君、贤相、清官的警策语录中,内容比较宽泛,主要有四点:一是清正廉明的勤勉;二是知耻好洁的慎独;三是民胞物与的仁恤;四是正道直行的坚守。学习与继承古代清官的“吏德”,能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道德素养,改善执政环境,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嵌 《各界》2010,(2):75-78
陈寿,字古仁,祖籍江西新千,明朝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出生于辽宁宁远(今辽宁兴成)。  相似文献   

11.
李砚忠 《党政论坛》2007,(10):46-47
怎样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学术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可谓异彩纷呈,多数学者都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宏大和繁杂的系统工程,要立足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需要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张平安 《各界》2008,(10):95-96
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类对自身价值认识的逐渐完善.加强隐私权保护有利于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实现伞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个人生活安宁,维护公民人格尊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有关网络侵害隐私权问题不断出现,因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亟待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任寿根 《党政论坛》2012,(14):28-29
陈云之所以在党内外和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这可以从他为瞿秋白、张闻天、萧劲光、马寅初、潘汉年等党的重要领导人和文化界著名人士进行了复查和平反所做的工作中管窥一斑。  相似文献   

14.
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一个其貌不扬的宰相,一个奸诈贪婪的弄臣,演出了一幕幕又悲又喜、又正经又胡闹的好戏,看得成千上万的观众颠颠倒倒、疯疯魔魔,在这几年相对显得平淡的电视屏幕前,掀起了又一次少有的百姓争说的热潮。 长达4O集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以下简称《刘罗锅》),的确有它独特的魅力。 《刘罗锅》不是历史剧,编导在片头上便明白地宣布:“不是历史”,虽然其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实有其人。因此,我们不必对号查考,翻故纸堆来与剧中人物比照,说刘墉虽称廉洁,人却平庸;说和珅性虽贪婪,与刘墉却未有这般恶斗;说乾隆  相似文献   

15.
古代清官的人格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官人格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神载体,清官的记载遍布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各个时期,正史、野史中如缕不绝。清官产生于封建专制时代,其思想观念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他们孝亲、智慧、俭朴戒贪、爱民如子等优秀人格特征却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普适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古代清官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闪光的人格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深刻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干预"与"自治"并重的耕地保护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快发展城镇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紧张关系不断扩大,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传统的研究进路主要强调政府对耕地保护的"刚性"管理与干预,但随着市场机制的确立,其弊端日益显现.对此,应在已有耕地保护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实行"干预"与"自治"并重的耕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怎样保护:企业权益这块“唐僧肉”本刊记者杨桃源在湖北采访期间,记者发现,仙桃市有的企业挂着“企业权益重点保护单位”的匾牌,京山县的一些企业则挂有“抵制三乱重点保护单位”的牌“子。问起挂牌的缘由.京山县委书记郭大孝说:“如今,效益好的企业就像‘唐僧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清官政治诉求”的核心,目前学界并无定论。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忠君”,一种认为是“逆君”。“忠君说”认为“清官政治诉求”虽然是一个“孝亲-忠君-爱民”三位一体的结构,但其核心仍然是“忠君”;“逆君说”则认为“清官政治诉求”的核心是在君之上安置一个“理”,这个“理”是逆君的,而不是顺君的。牺牲一切现实利益,以致以牺牲生命来捍卫此“理”,捍卫此“道统”,正是“清官”的本义所在,正是“清官政治诉求”之根本落脚点。在此意义上说,“清官”在中国政治“天-君-民”的三极循环中,正是“天”一极的代表与象征。本文认同“逆君说”,并扼要分析了“清官政治诉求”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及其现实基础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绮婷  程金福 《学理论》2010,(21):49-50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保护公共利益不被侵犯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目前中国的民法和消法都没有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但公益诉讼的实践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方兴未艾。鉴于现有公益诉讼的主体在经济上的问题突出,法律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推进公益诉讼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修改法律,放宽原告资格,修订诉讼费的分配规定,确立国家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律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意味着社会系统性、根本性、发展性的整体性变革,是现代性浪潮的必然结果。清官文化是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宝贵财富,然而社会转型中的清官文化呈现出现代性疏离困境,其中原因多维复杂,主要体现在:道德动因多元化、传统文化惯性化、社会发展现代性、价值取向功利性、宣传教育空洞化、媒体生态庸俗化。因此,必须立足"三维"(战略思维、逻辑思维、实践思维),有力促进清官文化的生成培育;注重"三转"(工作理念、工作艺术、工作作风),努力扩展清官文化的辐射传播;夯实"三力"(廉洁力、传播力、支撑力),大力提升清官文化的认同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