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4,(16):26-27
我今天站在这儿演讲有点为难。因为我星期六在MIT做了演讲,星期天又在哈佛北大校友会上做了演讲,现在抬头一看,很多面孔都很熟悉,前两次都在场。你知道重复听,会让我的演讲变得多么痛苦,世界上只有一句话是可以反复讲的,就是“我爱你”,但只适合对一个人说。  相似文献   

2.
黄小平 《党政论坛》2013,(16):52-52
让别人去画 爷爷是个画家。小时候,看爷爷作画,每幅画都留着一些空白。我感到奇怪,为什么爷爷不把这些空白的地方也画上呢?爷爷说:“留着这些空白,让别人去画。”  相似文献   

3.
面对“群星殒落”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批有远见、有能力而且为人正派的企业家,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存在着另外一种现象,我姑且称之为“群星殒落”的现象。 前些时候,在与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企业家闲聊中了解到,目前,在我国企业家队伍中存在一种超越常规的心态。这位企业家坦诚地告诉我:“我实在不愿意媒体宣扬我的企业和我个人的业绩,因为这种宣传有意或无意地会加速我的企业垮台和我个人的失败”。接着,这位企业家扳起五指诉说了十  相似文献   

4.
某地政府部门为体现对企业家的重视,将一政绩卓著的厂长提拔到某局当局长。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厂长在企业得心应手,管理有方,而到行政机关当局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指挥失当。那家原先蒸蒸日上的企业,也因换了厂长,生产经营一落千丈。企业家是一种管理专业人才,它的用武之地在市场,而不是官场。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能胜任厂长,并非就能当好局长。将熟悉企业运行方式、深谙市场三昧的企业家提拔到不熟悉的行政职务上,无疑是人才资源的误置。时下一些地方还乐于把“乌纱”当奖品奖给优秀企业家,症结就在于这些地方行…  相似文献   

5.
马恩华是杰出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他以无私的拼搏奉献精神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活着”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究竟怎样活着,怎样做个领导干部,尤其是怎样做个社会主义企业家这人生价值的根本问题。用马恩华的话说,“我把自己交给党。”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目的;“国家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我,我就要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国家创出个一流企业。”这是他的豪言壮语,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人活着要有价值。国家把企业交给我,我要把国家交给我的重担一直挑到生命的尽头!”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马恩华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以有限的生命无私地为国家、为企业、为职工去拼搏、去奉献,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做贡献,全心全意地为职工谋利益。这,就是马恩华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受单位公派到北京大学进修两年.人们常说"北大的空气也是养人的",撇开北大的学术不谈,单就北大校园本身的魅力而言,就足以熏染滋润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灵魂.走在北大洁净的林荫小道上,郁郁葱蒽的树木令人神清气爽.在北大校园,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未名湖畔,碧绿的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漾着细细的波纹,岸边倒垂的杨柳与湖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7.
正政治学本土化任重道远,这个话题对我而言,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为什么叫老生常谈?首先,我自己已不再年轻,过了耳顺之年,算是"老生";其次,在过去二十年,我不时触及这个话题,可谓"常谈"。1980年底,中国政治会学成立时,我在北京大学法律系读大三。当时,不仅北大,全国各大学都还没有政治学系,只有国际政治系,我还没有听说过有"政治学"这么一个学科,对政治学处于一窍不通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大力培养市场经济急需的杰出人才李远清一、市场经济急需哪些人才(一)现代企业家群体企业家是市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是企业兴衰的关键。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具体地位和作用是:1.企业家是生产经营专家,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洞察供求,开拓市场。2.企业家是企...  相似文献   

9.
马敬福 《党政论坛》2010,(18):30-30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让中华民族站立起来、屹立于世界?我想最根本的就是共产党人拥有为人民利益甘愿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这代年轻人正在努力实践、不断进取。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提的太好了,我们应该坚决捍卫网络主权,净化网络环境,让健康清新的空气充满整个网络!现在感觉去机关单位办事,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的机关工作人员显得很不耐烦,让  相似文献   

11.
以利论助学     
李玉 《瞭望》1993,(52)
浙江省椒江市农民企业家、东港企业公司总经理王云友,去年在北大、清华、科大、浙大、南开大学设立“东港助学奖学金”,资助三百二十名化学、化工系博士生每人每月一百元生活费。这显然是一桩善行义举,并无赢利的打算。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企业家机制缺位的探讨○李军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和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经济学家已有过许多论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推进,企业家的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的职业企业家。中国能否产生大批的企业家,关键在于能否建立...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企业家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家的群体行为或个人行为,对企业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文化必然打着企业家的印记。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总结者和倡导者。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的积淀,是企业行为的凝结,是企业精神的提炼,它的形成不可能是自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对企业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的过程。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呼唤着企业家阶层的出现,也呼唤着企业文化的创新。它给我们带来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好契机,同时也促进着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相互作用机制的形成。(-)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家是驾驭企业之舟的掌舵人,他最关心的当然是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然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总是透过企业的经济技术状况,紧紧地抓住“人与文化”这个根。正因为文化乃是领导行为、职工行为、企业行为的无声指令,是制约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所以,有远见的企业家总是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自己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一天到晚在谈互联网+,也一天到晚谈颠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从内心拥抱变化,并且在变化中间寻找机会。这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保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技术怎么变迁,移动互联带来的这种商业颠覆的模式,多少会改变某种商业的形态,要想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修炼自己,把自己修炼成了,你就把企业或者把你做的事业给修炼成了。在中国的人群中间,我最佩服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每时每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是天生的企业家 ,但中国现在却没有真正的企业家 ,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企业家成长的环境。让“次政府”权、责、利统一起来从而具有“准股东”资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使企业领导在企业家成长道路上乐于竞折腰 ,必须截断企业领导的“仕路” ,使其无仕途可图 ;必须堵住企业领导的“退路” ,使其无懒可偷 ;必须防好企业领导的“邪路” ,使其无机可投 ;要给予企业领导合法的“财路” ,让其劳有所得有利可图 ;还要形成一种主要由市场选择企业领导的大气候。  相似文献   

17.
廖文 《瞭望》1996,(Z1)
近些年,国内出版了不计其数的外国企业管理经验的书籍,有理论的,有实务的。但是中国的企业是怎么回事?中国的国情是怎么回事?人们很少能够看到这方面的东西。年前,北大出版社推出一本专为中国企业写的经营管理实务的著作——《联想为什么》。这本书没有去写联想集团的传奇,而是从很多方面去  相似文献   

18.
最近,报刊电台的新闻热点之一,是英国的疯牛病。疯牛病乍起,一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凡是进口英国牛的,不论大牛、小牛,反正是一片“杀”声。法国要杀牛,印尼要杀牛,杀也不是杀几头,而是几千头、几万头,甚至几十万头。为什么如临大敌?据说是危害性极大。对人体的危害一下子还发现不了,潜伏期可达10年之久。令人毛骨怵然。看到这些新闻的读者肯定不少,大家热闹一番,成为茶前饭后的热门话题。热过之后,我想问一声,作为企业家,你还看到了什么?我想,作为企业家首先应该看到的是,振兴民族品牌、振兴民族产品的机会又来了。由…  相似文献   

19.
(一) 许多从事管理和领导工作的人经常会抱怨:我都“忙死”了,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下级能帮上我的忙,为我分忱解难呢?我在的时候一切都好好的,为什么一出去儿天就变了样呢?他们(下级)都在干什么?为什么我的决策执行总收不到理想的成效呢?那些负责执行的下级为什么就成长和成熟不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家钟朋荣在谈到营造中国企业家的良好成长环境时说,政府对企业不能管得太多,否则就会造成企业家成了公关专家。现在评价一个企业办得好不好,不在于你这个企业家是否有创新精神,是否有市场眼光,是否会管理,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会不会搞公关,你会不会跑证监会搞上市,会不会跑银行搞贷款指标等等。像确定哪家企业进行债转股之类的事情政府最好少管,管得多了就会转移企业家的视线,他们就会不向市场要效益,而会去向政府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他们要有创新才能,要有经营才能;向政府要效益,他们只要有公关才能就行了。而实际上这两种才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