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2,(20):44-45
生活中,我们渴望被人欣赏,却往往忽略了欣赏别人。更多时候,我们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乐于放大自己的优点,甚至在别人的不幸中找到自己的庆幸。然而,欣赏是相互的,要想被人欣赏,就得先去欣赏别人;只有欣赏别人,才会被人欣赏。人生路上需要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  相似文献   

2.
韦恩的选择     
李新国 《党政论坛》2012,(18):22-22
有入在微博上发起一个话题:如果请你选出20世纪投资眼光最差的人.你会选择谁?  相似文献   

3.
山布 《侨园》2012,(7):31
笔者的一位同事曾写出文章让我欣赏,其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语句:“寻遍世界上最华丽的词藻来形容云南元阳那片土地,都显得苍白无力;世界上再伟大的摄影师,如果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梯田拍照,都会感觉自己的水平‘穷尽了’.如果今生不到元阳去看看,上帝也会替你感到惋惜和难过!”上个月,笔者有幸与同仁去了趟云南,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毕业时一定要明白自己长在哪里。有的时候扬长比补短更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 会有人注意你,你也不会在公司的职业发展生涯中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5.
鼓励诚实     
栾世强 《党政论坛》2010,(20):30-30
几个同学来我家,我下楼去买西瓜。到了市场,随便在一个西瓜摊前看看。一名小女孩对我说:“叔叔,如果你要买西瓜,就等一等,我妈妈回家吃饭去了,很快就回来了。”我不会挑西瓜,这会儿也装模作样地拍拍这个敲敲那个。我问:“你们的西瓜甜吗?”话刚问完便觉得这样问纯属多余,  相似文献   

6.
漆玲  袁羽 《求知》2012,(4):46-46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看"是前提。只有看清楚了,才能想出具有实效的对策。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在科学发展中追求和谐,在和谐中追求科学发展,必须调整看待现实的眼光。我们认为,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现实,是坚持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欣赏的眼光是肯定的眼光,而不是否定的眼光。  相似文献   

7.
新的起跑线     
新的起跑线希达朋友,只要你不懈地努力,瞄准理想中的大目标,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人生就会有亮丽的闪光点。年轻人,如果你面临下岗的威胁,要趁自己还年轻,掌握它1~2门新知识和新技术,用过得硬的本领赢得社会的承认,企业的职位,这样你就可以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独特的新年联欢会。台前,一群孩子在摇头晃脑地表演认字、数数、说歌谣。看看这些孩子的年龄,你会觉得他们的表演太简单、太幼稚,但如果你知道了他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5,(11):42-4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一) 初到平度采访教育,县里的同志就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这儿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不信,你下乡去看看吧!” 下乡跑了两天后,我们对这个“校舍建设标兵县”信服了。在我们到过或经过的每一处,不需要当地同志的指点,只要挑选那里最美的建筑,便可准确无误地辨认出路经的任何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应该用阶层分析代替阶级分析了。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这种说法不是最妥当。我认为只要社会存在阶级,就必须有阶级的眼光。在解放前,我国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还有很多小资产阶级。解放后,党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资产阶级和  相似文献   

12.
沟通哲言     
沟通哲言关制钧你能把误解你的人转为理解你的人,你往往就能把反对你的人变成支持你的人。不中听不能中意,不顺眼不会顺心。如果你让人感到畏惧.那么你就离计人憎恶不远了。不相信自己能够说服别人,那么你就最终必然很难说服别人。经不起下属的埋怨,只能使下属对你产...  相似文献   

13.
正在加拿大留学中,学分是每一个留学生都必须了解的事情。学分不仅是对你平时学习的一个考量,更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能否顺利毕业。那么加拿大大学的学分到底是如何分配的呢?有什么样的申请条件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3,(22):43-43
@陈平原: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  相似文献   

15.
读书时间     
《侨园》2014,(8):5-5
《当下的力量》 推介词:外界的事物不会永远地满足你的需求,它们只会暂时地和表面上地满足你。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当你不再依赖外界时,你就不会有损失的恐惧,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安逸。如果你周围的所有事情都即将瓦解或倒塌,你可能无法快乐,但是你的内心却很平和。  相似文献   

16.
北风 《侨园》2013,(12):22-23
<正>"啊,这么年轻!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你依然朝气勃发……16岁就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人难以置信啊!"当千里迢迢来访的唐春翔站在面前,看看他18岁那年英灵峻拔朝气勃发的照片,再看看面前谈笑自如的他,编辑惊讶道。如果不知道他的实际年龄,谁会想到面前这位神采奕奕谈吐风雅如同四十多岁的人,竟然是61岁的老年人!难道说,思想真的会使人年轻?"要年轻,请思索吧!化妆品,覆盖的是面孔;思索,改  相似文献   

17.
汪金友 《民主》2012,(3):52-52
当年的雷锋,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相似文献   

18.
李刚 《学理论》2008,(5):73-74
如果你是一位游客,来到白山黑水神奇的土地上旅游,可能会看到许多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的仪式。长白山脚下的满族村,恰巧有一个婴儿降生,你会看到一位穿着奇异装束的老人手执一面鼓,腰间挂着很多铃铛,口中喃喃做声,腰间叮当摇响,摇头摆尾踏着手鼓的节奏在跳舞;如果你在黑龙江的赫哲渔村,可能会看到一位病重的孩子身边,也有一位这样的老人做着同样的舞蹈,用疯狂的鼓点,驱赶着病魔,召唤着孩子的灵魂归附;  相似文献   

19.
喝水的学问     
马南迪 《党政论坛》2014,(16):30-31
你会喝水吗?要知道,如果喝水的方法与时机错了,就可能让你的身体缺水。更可怕的是,水分不足时,身体不一定会用口渴的方式告诉你,而是不知不觉地从其他地方吸收水分。睡前喝水 血液中有七成是水分。当我们的身体缺水时,血液就会变得黏稠,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动,身体所产生的反应是血压升高。睡觉时,身体会因呼吸、排汗等方式排出水分,但在这7~8小时中却无法补充水分。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早上6点~上午9点是最易引发心肌梗死、栓塞型中风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热词     
《党政论坛》2012,(12):11-11
◎你懂的该词乍一听让入有不清不楚的感觉,却成了网友们所有“心照不宣”的最佳表达。如果你知道他知道,就可以说上一句“你懂的”来表达你的所有要求和所有心情。这个词是网络时代的眼色,举重若轻,不必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