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理论视野》2008,(10):63-63
《21世纪经济报道》9月29日发表社评指出:世界正在起变化。以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为标志,世界正在步入一个全球金融秩序乃至整个全球秩序重构的调整期,也许从调整到新秩序的建立会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沈颖 《瞭望》1995,(48)
近一时期,全球变暖问题再度引起舆论关注.10月1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题为“全球变暖千真万确”的文章说,“全球变暖的预言者正在重新赢得对此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的尊重.天气模式的细微变化与经改进的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相一致,这有力地说明,人为气候变化正在向我们迫近.”10月1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美国气候学家罗伯特·巴林的文章说,全球变暖问题至今未有定  相似文献   

3.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12,(22):25-25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的崛起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从而维持亚洲秩序,但结果则刚好相反。美国宣布“重返”没有多少时间,亚洲秩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且不是变得更稳定了,而是出现失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听到美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经济”的说法。例如,早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就发表了一组文章,认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和以全球为规模的经济正在美国形成。1998年5月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接受(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广播公司有线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时也说,技术进步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可能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周期,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并使经济持续增长。(参见(参考消息N998年5月6日1版)一、美国的“新经济”美国经济自从在1991年走出战后第9次衰退的谷底以后,可以说一…  相似文献   

5.
张亦驰 《党政论坛》2014,(18):47-47
海底光缆成为“情报富矿”中国近日公布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称,美国人获取数据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从光缆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数据。全球的通信流量大部分经过美国,目标数据流可以很容易流入或流经美国。美国国家安全局与国防部等机构在2003年与美国环球电讯公司签署《网络安全协议》,  相似文献   

6.
近日,《红旗文稿》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姜飞的文章——《“窃听门”事件对世界传媒秩序的冲击》。文章认为,大众传播秩序构成人类文化变迁的重大系数,一定的传播秩序下的传媒业发挥着层次递进的社会功能。当这种功能从一国国内拓展到国际范围并长期运作时,如果没有一个平衡的国际传播秩序对其进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球公域"建立防务和秩序,是美国为未来安全量身定做的新概念,是为顺应国际安全形势变化所推出的重要举措,也是美国促进自身安全转型、维护其霸权地位所采取的关键步骤。201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把"全球公域"的范围明确化,指出"全球公域"是指不受单个国家控制,同时又为各国所依赖的领域或区  相似文献   

8.
反恐出路在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等多家美国媒体近日披露了美国关于全球反恐形势的首份国家级正式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这份名为《全球恐怖主义趋势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认为,自“9·11”事件以来,恐怖威胁从总体上说不减反增,目前全球范围内恐怖分子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美国及其盟友消灭恐怖分子的速度。报告指出,伊拉克战争不但增加了恐怖威胁,而且助长了全球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推动了圣战意识形态的传播。报告预测,美国面临的威胁将变得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08,(2):8-8
美国《新闻周刊》:没多少人害怕巨龙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和世界民意调查组织联合全世界研究中心所作的这项调查发现,14个被调查国家中的8个国家中的大多数公民认为,中国将最终在经济上赶上美国,他们对这一前景完全不担心。每个被调查的国家中只有不到1/3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的崛起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人则认为中国的崛起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起码不是“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军红 《党政论坛》2008,(18):55-55
最近,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2008年“世界500强”排名,突出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结构上的三大变化,即“资源国家主义”、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制龟裂,以及新兴经济体崛起。  相似文献   

11.
吉登斯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曾经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重要作《超越左与右》一书中,提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球世界主义秩序”理论。这个理论是他全球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贾晋京 《党政论坛》2011,(12):25-25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公布“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71%的中国人表示自己“生活艰难”,17%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困苦”,只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这一报道在微博上不断转载,国内许多媒体也纷纷转引报道,甚至还加上了“中国人幸福感低于伊拉克人”的醒目标题。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2,(14):23-23
日前,美国《福布斯》刊载题为《有关当代中国的十个误解》的文章,认为外界对中国存在10种常见误解——误解1:民众愤怒意味着党的权力在减弱。除非经济增长停滞,否则民众将继续支持政府。中国民众渴望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3,(20):28-28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8月7日发表题为《“基地”组织3.0时代的到来》的文章称——最近全球发布的恐怖袭击警报表明,在“基地”组织首次袭击美国15年后的今天,该组织正在发展壮大。埃及政变以及阿拉伯觉醒运动导致的混乱局面只会为这支激进分子大军注入更多的好战分子。失败的革命和正走向失败的国家就像是圣战分子的孵化器,它们就像是孕育敌意和格格不入感的潘多拉盒子。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7,(29)
全球要闻(7月7日———13日)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闭幕为期两天的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9日在马德里闭幕。会议确定了东扩首批成员名单。会议发表的《欧洲———大西洋安全与合作宣言》认为,“一个新的北约正在形成”,北约在接纳首批新成员(波兰、匈牙利、捷克)后继...  相似文献   

16.
吴庆才 《党政论坛》2012,(22):49-49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最近出版新著《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该书对超级大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六大优势仍可维持美国霸权——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公开表示将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京都议定书》系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效应气体义务的议定书,其主旨是从“人工因素”方面解决地球变暖的问题。 按规定,议定书预定明年生效。但现在美国突然变卦,议定书的命运就悬了。因为美国排出的温室气体占全世界的1/4,是全球最大的污染源。这个污染源若不进行“自我”治理,别的国家再努力,其效果也大受限制。甚至有可能导致议定书告吹,使国际社会多年的努力毁于美国之手。 因此,国际舆论认为,美国不执行议定书是“没有道理的”,是“逃避责任”。 但美国总统布什却说,“…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3,(4):33-33
“到2030年,没有国家——无论是美国、中国或任何其他大国——将是霸权国家。”这段话出自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10日刚刚发布的报告《全球趋势2030:可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廖先旺 《党政论坛》2010,(16):29-29
德国经济网站“特别新闻”28日报道称,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了《2010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该报告是经过对全球各地400名高级制造业管理人员的调查后撰写的。  相似文献   

20.
龚少情 《党政论坛》2012,(14):16-16
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出:与非竞争性政党相比,竞争性政党更加具有发展动力,认为西方政党因为竞争性机制,存在不断变革的可能。然而,西方政党实际演进的过程又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