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3,(14):28-29
智慧有的时候是一种通达的方式。 曾经有一位师傅,他的学问就是通达博雅。他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出去游方讲学,在路过一个闹市的时候.听到有人争吵,结果他的大徒弟跑过去看热闹,一眼就看到一个外乡人到一家布店前面说,我买三丈布。布店的老板说,  相似文献   

2.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3.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  相似文献   

4.
1991年3月20日下午,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电化教学楼的一个中等规模的会场,国内研究心理学、法制心理学,研究气功以及对气功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大学生及有关方面人士约百人,开了一个没有会名、会标的会议。依照中国人开会的惯例来看,这次会议显得神秘,甚至有几分紧张的气氛……这是一次有关气功的会议。一个魔术团的副团长出场了,他家三代祖传玩魔术。“魔术人师”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去广东表演魔术,当地魔术团的一个小青年慕名而来,非得拜师,大师奈不过,教了他几手简单的魔术。没想几年过去,徒弟则成了闻名深圳、香港的气功大师,且发了大财。一次徒弟应上海几名文化名人之邀来表演。表演前一天,他来拜师傅,央求师傅在徒弟表演时送上一瓶药,师傅又一次奈不过情面,答应了。第二天表演前,师傅心存疑虑,就对身边的另一个人说,我是魔术师,送药瓶上去恐引人怀疑,麻烦你送一下,那人说,“气功大师”也让我配合他,叫送一封信。  相似文献   

5.
陈思呈 《各界》2010,(8):2-2
唐僧在取经路上一向心如槁木,他的徒弟们对他也很有信心,说他“决不以色空乱性”:但他确有一次言语不端的嫌疑,这个绯闻对象是蝎子精。  相似文献   

6.
西荞木 《各界》2010,(7):2-2
大多数妖怪似乎都想吃唐僧肉,但有一个奇怪现象令人深思,就是他们即使捉到唐僧,也不会立即吃掉,而是希望先抓住孙悟空再吃。妖怪们对此的解释是,吃唐僧肉很简单,只是怕他的徒弟们来吵闹,尤其是孙悟空。但这里面就有一个悖论:他们只要怕孙悟空来吵闹,就永远吃不到唐僧肉。  相似文献   

7.
吴庆梅 《学理论》2008,(5):52-53
今年42岁的刘福久是哈飞集团15车间的一名车工,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和绝活,是车间的生产骨干,也是公司的技术带头人。在哈飞提起他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车工岗位上已经整整工作了20年,软的能车海绵,硬的能车陶瓷,成为航空系统的“车工大拿”。近几年,他又将这一手“绝活”毫无保留地传给近20名徒弟。他的徒弟无论男女,现在也都是哈飞生产一线的车工好手。独木难成林,在刘福久的带领下,哈飞车工领域已成为一片充满绿色和希望的森林。  相似文献   

8.
周雅 《党政论坛》2012,(6):46-46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很了不起,我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世界上不少地方。有一次去大学讲演,有一个学生很厉害,他一下子把麦克风递到我面前,他问我:“您搞了一辈子外交,觉得最自豪的是什么?”我回答:“是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0.
陈勇 《党政论坛》2012,(20):8-8
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就去拜访一位哲人,希望哲入能够给他的未来指明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随众性     
刘淑春 《党政论坛》2010,(10):35-35
车停了,上车去。里面几乎坐满了人,却有一个位置空着。空位边上站着一个神情专注的年轻女人。上车的人纷纷抓住把手,自觉地靠边站着。有一个人朝那个空位的方向看去,看了又看,最终没有过去。另一个人欲过去,还没到那个空位时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那个站立的女人毫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他醒悟过来:“哦,位子上有雨水吧?”  相似文献   

12.
厚道     
姚建斌 《党政论坛》2009,(10):10-10
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  相似文献   

13.
一次去大理旅游,车上刚好遇到一个藏族同胞,我们两个聊得很投机,当我问起他去大理干什么时,他却什么也没说。一路上,我们相处愉快。到大理后,他提出要和我住一个房间,我想他是为了省钱,就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4.
铜城 《党政论坛》2011,(12):7-7
孙道临是我的忘年交。他从不愿拍广告赚外快,他说名人拍广告有对人众进行消费误导之嫌,会对消费者造成变相侵害。“作为一个演员,他的工作足表演,应该以精湛的演技去服务于大众,回报社会。演员留给大众的印象,应该是他扮演的角色。人会老,但角色永远不会老。要扮演一个使人永远难忘的角色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15.
分享火种     
《党政论坛》2011,(24):9-9
有个人听说遥远的异国燃烧者一团圣火,他动身去找这团圣火,一要把它带回来照亮自己的家。他想:“我有了圣火就有了幸福生活,大家也可以分享它。”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终于找到圣火并用它点燃了自己的火把,回家的途中,他只有一个担心:“火把不要熄灭。”  相似文献   

16.
在量教授的别墅度周末──日本散记之一胡俊凯一个周末,日本上智大学教授量博满先生邀请我们与他一起去长野县度假。他在长野县寥科山风景区有一座别墅。那天是周五,下午一点多钟,从东京到长野的中央高速公路上,车辆不少,大多数都是往长野方向去的,有的轿车顶上载着...  相似文献   

17.
刘瑜 《党政论坛》2010,(4):11-11
几年前,一个博士同学突然宣布不读了,我问他去干什么,他说:“我要做一个地铁售票员。”我大笑,一个常青藤大学的博士生,辍学要当地铁售票员?  相似文献   

18.
威言 《党政论坛》2009,(16):52-53
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个书法家。那天,我们几个人相约去参观他的工作室。啜着香茗,听着音乐,看着满眼赏心悦目的书画,我向那个书法家发问道,您练了这么多年书法,有没有写得最拿手的一个字?  相似文献   

19.
智慧与道德     
查干 《党政论坛》2008,(8):49-49
天赐智慧于人,是用来创造和利他的。把智慧用在何处,怎样去运用?这里要有一个取舍和选择的前提。对一个正常人而言,道德永远先行于智慧。对一个缺乏道德的人,智慧对他来说,只能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工具,抑或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摆设而已。  相似文献   

20.
寓言四则     
一个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禅师点头道:“有的。”他又问:“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禅师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掌指给他看,并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爱情线,这条斜线叫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就是将手慢慢地、紧紧地握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