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壹·侨讯     
《侨园》2014,(7)
<正>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召开习近平提出"根、魂、梦"重要论述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6月6日到7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服务社区、和谐发展",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侨团负责人出席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社团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3,(1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3月11日下午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八项主张,继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4.
轩辕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位于陕西省中部黄土高原上的黄帝陵,一直是中华儿女拜祖寻根的圣地。近年来,记者曾多次来到这里,亲身感受到来自世界各方的黄帝子孙热望祖国强盛统一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5.
壹·侨讯     
《侨园》2013,(4):3-3
<正>中国梦:在美华人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近日,一些在美华侨华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他们愿从自身做起为中国梦早日实现贡献力量。纽约三江公所主席傅先清说,中国强盛了,华侨华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赢得的尊重更多了。正是因为有强大繁荣的祖(籍)国提供可靠支撑,华侨华人才能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位海外华人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  相似文献   

6.
赵成鑫  刘焕峰  周焱 《学理论》2013,(16):15-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凝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世代夙愿,寄托着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整体利益。从强国、强军、成才的视域认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把握其内容、任务和要求,有助于我们强化使命感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而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艰难曲折,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不惧风雨、不畏艰辛,劈波斩浪、勇毅前行,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积累经验孕育启示,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激励当代青年跑好实现中国梦这场历史接力赛。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与邓小平的爱国情怀曹永海周建功在香港回归之时,重读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以及由此而作出的历史性抉择,反映了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宽阔胸襟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代表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愿望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声。十几年来,伴随着香港回归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 《团结》2011,(5):4-6
同志们,朋友们: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达到新的团结和联合。 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这是一部彪炳史册的伟大传奇!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衷心祝福。"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2.
张健 《求知》2013,(8):55-56
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现阶段,实现这一梦想面临的困难和障碍繁多且艰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要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  相似文献   

13.
董海浪  孙强 《学理论》2014,(31):19-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炎黄子孙奋斗的梦想与追求,是中华儿女血液之中浓墨重彩的"民族情结",是时代的最强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几个方面。民族复兴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与目标,它是动态的,它的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将注定是一场空梦。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把“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作为围绕核心而有序展开的重要内容。这一中华民族的文明结晶也是各族人民在不懈斗争中得来的,其背后所内蕴的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要从三个视角来定位。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动员和组织中国人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与先锋队。台湾海峡两岸的全体中国人民及海外中华儿女,应当携起手来共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李世辉 《学理论》2014,(1):18-19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不同于一般的梦想,它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追求,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6.
周青  陈联 《瞭望》1985,(23)
“五一”前夕,胡耀邦同志在中南海会见了加拿大籍华人女作家陈若曦。胡耀邦在交谈中称赞她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欢迎她经常回来参观,访问。 早在七十年代,陈若曦揭露“文化大革命”的作品《尹县长》、《耿尔在北京》即在海外广为流传。她近年的力作《向着太平洋彼岸》,反映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盼望祖国和平统一的共同心声,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陈若曦以其横溢的才华,犀利的笔锋,敢讲实话的勇气,以及浓厚的民族意识,赢得了海内外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黄帝轩辕氏是华夏各族的文明始祖,有关黄帝的史迹久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所共同尊仰。在有关黄帝的史迹之中,夙以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为最著名,它早已列入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内,受到了国内外华人的敬仰,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保护。黄陵以外,还有三处黄帝的史迹同样值得我们的敬重,它们就是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的涿鹿古城、孤泉和釜山。  相似文献   

18.
周铁农 《团结》2011,(5):7-8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革命先驱的卓越功勋,弘扬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意愿。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和中华全国工  相似文献   

19.
郑致 《瞭望》1998,(36)
1998年的夏季,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季。面对滔滔袭来的洪水,中华儿女表现了排除万难、百折不挠的刚毅的民族精神。从总书记到普通士兵,从北京到全国各地,上下一致,举国一致,都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夺取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人心齐,泰山移”。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为救亡图存,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激情。正是因为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分别承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