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正>服务群众,精准滴灌思想政治工作的民意之根。社区无大事,件件百姓事;社区无小事,事事牵人心。我们紧紧围绕民生、民意、民情,为居民解决生活等各方面遇到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在解决问题中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点,培植适合思想政治工作之根生长的土壤。赢得居民的口碑,是我们的目标;把思想政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8,(32)
不打小算盘不办糊涂事本刊评论员有位同志在谈到怎样做好领导工作时,提到两点:一不打小算盘,二不办糊涂事。这话虽有些土气,或许也不够全面,却是大有道理。当此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国际局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我们既面临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左右 《民主》2008,(2):47-48
凡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必须马上办。这是浙江宁海县在2007年作风建设活动中向全县群众立下的“军令状”.该县为此还出台了“马上办”的工作制度(2007年8月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相似文献   

4.
袁浩 《民主》2011,(12):52-53
在提倡领导干部下基层办实事的过程中,听到这么两种议论:一种来自上级机关:"我们这种单位,既无钱,又无物,怎么能帮助基层办实事呢?"另一种来自基层单位:"希望领导同志多给些实物,这是最大的实事。"  相似文献   

5.
时下,一些地方在自身财力、物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多方集资、层层加码的方法筹措资金办实事,名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际上在不断加重企业、职工和农民的负担。以这种方法办实事,不仅不利于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甚至会招致群众的强烈不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讲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光有好的愿望,而不尊重客观规  相似文献   

6.
伏琛 《瞭望》1990,(42)
有一位学者给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作了界定,说: “腐败就是权力变质——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这样“蜕变”的结果是:权力由原来应为社会兴利除弊的机制,变为滋生弊害的障碍机制。也就是说,原应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反变成了某些人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介体了。 国家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人民授权予公仆,总希望他们一心扑在公务上,多为人民作贡献。但擅长以权谋私之流不这样想,他们担心“有权  相似文献   

7.
程青 《瞭望》1998,(12)
不办庆典办实事——上海译文出版社建社20周年向西藏儿童捐款助学程青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一家重文化积累、讲品牌的知名出版社。建立于1978年1月的这家出版社在其20周年社庆之际,不举办庆典,而是将这笔节约下来的25万元人民币,通过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捐赠...  相似文献   

8.
莫如 《瞭望》1990,(12)
眼下一大批党政干部纷纷深入到基层、来到群众中了。他们蹲点调查、包村驻厂、扶贫济弱,开始一番新的作为。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无怪一些地方的群众称赞说“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想当初——  相似文献   

9.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以实际成果为民谋利。“为公”、“为民”,从本质上说就是群众观点的问题,也就是平常讲的,是不是一切尊重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否能以实实在在的成果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我认为具体应抓好六方面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办实事,是勤政爱民之举,凝聚民心大措,时下已成气候。但笔者发现有的地方和单位草率上马。结果因财力不足,大掏企业和群众的腰包,使企业应按不暇,群众叫苦不迭,办实事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办实事何以增强群众负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科学论证,盲目确定项目。二是资金使用不合理,有限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有的甚至大肆挥霍,惊奥体之慨:三是有的基层干部把办实事当作往脸上贴金和赢得上级好评的资本。报喜不报忧。办实事变味的结果直接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加剧了干群矛盾,因此,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程红根王阿敏河南报道入冬以来 ,河南各地陆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现场采访这些活动时 ,记者发现其中有不少给人一种“在农村赶集或参加庙会”的感觉 :在集、会进行之中 ,气氛轰轰烈烈 ,场面也很壮观 ,但集、会散了之后 ,人去楼空 ,留给当地农民群众的东西并不多。一些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也向记者反映 ,有时他们眼巴巴盼着“三下乡”队伍到来 ,但队伍来了之后 ,往往挂几个牌子 ,设几个台子 ,摆几个摊子 ,做几个样子 ,而后一走了之。这样的下乡活动 ,实际作用不大。记者最近在一个县采访一次“三下乡…  相似文献   

12.
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落实六中全会决定、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突破口。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为群众办好实事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是个大前提,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深入了解群众的各种实际需要和问题,看哪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哪些是可以从长计议的,以便根据轻重缓急来安排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不仅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党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近来,各级党政干部纷纷走出机关下基层,以实际行动密切干群关系.面对这一可喜的变化,我们感到欣慰,但也有忧虑.干部下基层的目的何在?如何真正深入下去?这些都是应该好好思考总结的.这里我们发表一组短文,目的是提醒下到基层的同志:到了基层,仍然有一个深入的问题.想必会有所启发吧.  相似文献   

14.
领导小组的研究工作需要适时进阶,从而将领导小组办公室置于学界的聚光灯下。基于重要程度、受关注度、资料完整度等指标,可采用中央领导小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的基础信息表。实地调研、文件起草、政策阐释、督促落实这四项重点职责,构成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运转的功能矩阵。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机理呈现为X型链接,即对上承接领导小组成员集群、左右联动职能部门集群、向下延伸下级主体集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现实角色已远超过办事机构层面,其乃是国家治理中的一个关键行动者。  相似文献   

15.
振如 《瞭望》1991,(33)
苏东坡给人一般的 印象是诗、词、文章皆 称一绝的文豪,书法、 绘画皆精的名士,但近读《宋史·苏轼传》和《苏东坡集》,才知他是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据史书记载,苏东坡在密州、徐州、杭州等地作地方官时,对于防治洪水、兴办水利、开掘煤矿、发展冶铁业都作出了贡献,甚至当时广州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自来水”设施也是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建成的。苏学士名满天下,轶闻轶事特别多,看来不仅是因为他的才气高、文章好,他为人民办好事,人民自然就会歌颂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要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核心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代表”?可以说出一千条、一万条,如果拣要紧的说,实际上就是一句话:为老百姓办实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一句普通的话里至少包含着这么几个不容忽视、也不能更改的要素:第一,是为百姓办事,而不是为个人、为家庭、为朋友、为亲属、为上级领导办事;第二,所办的事是老百姓想办、要求办、急于办的事情,而不是跟老百姓的需要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第三,办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而不是虚假浮夸、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要实事求是,要有一个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18.
生事与畏事     
正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释义】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出了事也不可胆小怕事。【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写作背景】这是北宋元二年(1087年),时任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的苏轼就西羌、西夏事宜写给宋哲宗的奏议,意在奉劝朝廷,既要谨慎持重,不可无端生事;遇事又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9.
岩泉 《瞭望》2002,(26)
据说,近年来国内已有上百个项目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让一些地方风光无限。但我觉得也有限,因为时下是“日新月异”的年代,说不定哪一天又被他人破了“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20.
公言 《学理论》2000,(2):48-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