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社会关系分析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志山 《理论探讨》2003,1(6):28-32
社会关系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理论中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实际上内涵着人类不断建构、解构和重构社会关系的理论底蕴。由于分工意味着生产条件和劳动者在不同生产领域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匹配关系,它"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马克思对分工所作的社会关系分析,其基本意涵在于:从分工与生产劳动特别是异化劳动的内在联系、分工与所有制形式的内在联系、分工与社会关系共同体、分工与世界历史的内在联系等角度来加以考察,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其社会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理论在海洋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海洋经济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 ,并论述了地域分工论、空间投资论、经济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梯度推移论等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海洋经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理论结晶,必然离不开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承担着进行译介传播、协助理论创新、推动理论普及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许多中外学者都肯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全球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使用过全球化这个术语,但是他们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明确包含着对全球化趋势的昭示。在他们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中,关于全球化趋势有许多重要论述。 首先,在他们看来,是生产力的发展一步一步造成了社会分工的普遍化,同时也就造成了交往普遍化。个人之间的、民族之间的联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冲破了民族国家的壁垒,发展了分工和交往的世界性趋势。正是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社会才真正开始摆脱以往单个…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由与必然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三: 第一、科学地规定了自由的含义,深化了恩格斯的自由观。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象黑格尔已经提出并论述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命题,但他们都不懂  相似文献   

6.
比较成本学说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而提出的。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是由于通过国际地域分工使参加交换的双方都可以节省劳动。他举例说,如甲国生产一种商品只需要十小时劳动,但是同一商品在乙国生产则需要十五小时,这时乙国向甲国购买这种商品而不自己生产,将是最有利的。一个国家所出口的商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1)
"分工"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之一,它连接和支撑着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成为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源泉。通过对分工内涵的界定、分工与生产力及所有制关系探索、分工的发展阶段的梳理、分工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剖析等论述,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的分散经营取代了集体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合作化的若干思索。有人怀疑,我党长期以来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究竟对不对?今后,还要不要保留和发展集体经营的形式?合作化还能不能重新提倡?这些问题既涉及历史评价问题,也是个很现实的理论问题,应予讨论。“合作化”的思想理论依据 1894年,恩格斯就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国内多有讨论,众所纷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思想混乱。其实,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基本上不外乎两条: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二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当谈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时,常有些人不以为然。例如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因此试图到经典著作中去为对外开放政策寻找理论依据是徒劳的。这种观点整得商榷。所谓对外开放,其经济上的基本涵义无非是指把本国的经济发展同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其实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他们的有关论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论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现实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产的国际关系”、“输出和输入”、“世界市场”等问题的论述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经济的有关论述。这些论述虽然直接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其分工理论的全过程之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要从资本生产逻辑的角度出发探求资本主义运行规律,分别从社会内部分工和生产机构内部分工两个层面考察人的发展状况,揭示了分工对人的影响,并具体指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究《资本论》中的分工理论,对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经济,重申"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提炼出一组唯物史观的物质范畴:分工、交往活动、交往形式和生产力,并阐述了以生产力发展程度为基础的诸范畴之间的关系.以生产力为基础,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产力发展引起并制约着分工的发展,分工有自然引起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不同发展程度的分工和生产力水平又会有不同的交往形式.以下将对其之间的关系做浅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吉 《瞭望》1986,(19)
从近代到现代,生产一直在不断分化(分工)之中,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石。 作业的分工在手工业工场时期已经开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就曾指出分工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三个原因:(1)重复同一作业可以提高技能;(2)可以减少从一个作业转到另一个作业所需时间的损失;(3)分工可以使作业单纯化,从而有利于改进生产工具和机械。他据此提出,分工应作为集体生产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曾高度概括:“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曾经重点探讨过分工的问题。他们的分工理论各有侧重,研究探讨马克思与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异同点对当前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移,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原料为劳动对象,利用数字化劳动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技术经由企业分工协作体系的重塑推动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以企业分工协作为切入点,通过剖析企业间网络化分工协作和企业内部数字劳动过程,可发现并阐明数字经济下生产社会化中的最新进展及其双刃剑特性。该性质表明:数字经济既可以推动生产活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而代表更先进生产力,同时也会激化企业分工与社会分工、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此表明,数字经济下的生产社会化演进必将呈现出企业分工代替社会分工,以及所有制形式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形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一种必然延伸,也是当前社会民众对文化需求的必然结果。在阐述社会认同理论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社会认同的状况,并分析了政府、图书馆和社会民众三者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社会认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是指专门从事科学文化创造和宣传教育事业的脑力劳动者。关于知识分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已有很多论述,对我们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拨乱反正起了良好作用。拙文也试图对知识分子问题,从社会生产力代表的角度,谈点意见。知识分子是人类社会第四次大分工的产物以前都说人类早期社会有三次社会大分工,这是不够的。人类社会还有第四次社会人分工,这就是专门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人,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的分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分工,知识分子就是这次大分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段浩 《理论导刊》2020,(1):62-67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以股权设置为核心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已经成为农村改革的重点内容。传统集体资产管理体制下,产生了集体经营性资产股权的主体虚化、设置混乱和保障弱化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为破解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的理论困境,需要深入探讨有关产权理论、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和公民财产权利体系方面的理论突破。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中股权设置模式进行类型化分析,构建起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股权设置相机抉择机制,为探索和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1)
在现代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技术在高速发展,面对这种境况,思考技术成为一种必然的事情。本文从阐述现代社会遭遇技术的必然性的角度切入,同时讨论了"技术决定论"是否合理,进而阐述马克思的理论在面对这个技术占据重要地位的时代所具有的合理性以及所给予我们的教诲。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曾经设想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采取社会所有制形式。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谈到的这种所有制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按劳分配,没有商品货币关系,消灭了剥削和阶级。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对社会所有制的基本点也作了论述。他们所论证的社会所有制关系,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资本主义化为前提条件的。在这个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田新辉 《学理论》2012,(23):32-33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分工出现前、出现后和分工消灭后三个阶段,认为分工消灭后人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状态,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注重交往;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