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3月31日22时,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从警21年、50岁的王学军被劳累击倒,永远地走了。 领导们赶来了,挥泪为爱将送行;同事们跑来了,扼腕痛惜;乡亲们也都赶来了,泪水无声地滑落……  相似文献   

2.
金秋九月,天府之地,全国党刊记者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聚集,感受、记录、见证四川地震灾区两年多来的重生奇迹。在这片曾是废墟的土地上,新的城镇拔地而起,新的道路通向远方;那些曾经布满泪水的脸庞开始绽放笑容,肢体疼痛正在消退,心灵创伤正在愈合,幸福祥和正在地震灾区茁壮而有力地生长……  相似文献   

3.
初京辉 《新长征》2008,(7):27-27
去年“中秋夜奥运情”晚会上,当我走上台,从吉林市体育局领导手中接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提名证书时,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能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是很多人的梦想,而我,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将有机会与奥运圣火零距离接触,这是何等荣幸。  相似文献   

4.
错误的选择     
“我说啥也想不到会到这里来……”这是任俐于2000年3月26日接受讯问时,泪水涟涟,从心底发出的一句喟叹。是啊,不仅是她,就连她的家人、同事、朋友,甚至周围所有的人,谁又能想到她会成为一名杀人犯呢但她确实成了一名杀人犯,她亲手杀死了她的丈夫。是毒品害了他,也害了她。人们在诅咒毒品的同时,也责怪任俐在关键时刻没有依靠组织、依靠法律、依靠同事,而是自己固执地做了一件追悔莫及的蠢事。任俐是1982年接父亲班到宝鸡机务段上班的,1986年到临潼铁路成人中专上学,1988年毕业并于年底结婚。1990年当…  相似文献   

5.
17年来,有一半的夜晚她不能与家人共度,而是在不言不语的邮件、邮包陪伴下度过的;17年来,北京市民手上的海外特快专递有一半是她给翻译的地址:这些特快专递经过她的手就像安上了眼睛、插上了翅膀,直落“家”中;17年来,她批译的国际特快专递50多万件无一差错……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触动伤心事 百团大战后,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趁部队休整之机,开了一次运动会。这一天,正巧刘伯承师长过生日,运动会总指挥、第三八六旅旅长陈赓便给抗大政治部主任罗瑞卿挂了个电话,把抗大文工团请到师部来演戏,助助兴。台上演的是《孔雀东南飞》。傅涯扮演小姑,她同情新嫂嫂,怨恨母亲拆散人间的恩爱夫妻,演到伤心处,她的眼泪滚滚而下;陈赓坐在台下看戏,触景生情鼻尖一酸,泪水也下来了。他抬起大巴掌撑住额头,顺便遮住眼睛……  相似文献   

7.
1925年7月15日,她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时,她第一次从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认识了中国;20岁时,她嫁给了中国农业部特派留学生黄元波;21岁时,她随丈夫来到了中国;28岁时,她来到了七朝古都开封,走上三尺讲台,成为河南大学的一位外籍教师;50岁时,在周恩来总理的专门批示下,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国籍。在中国的62年,她在国外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5本,成为一名孜孜不倦向西方传递中国声音的文化交流“红娘”;在河南大学执教的55年,她培养出数千名本科生、300多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如今已年逾八旬的她仍在为发展河南的教育事业而奔走呼号。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简单的信念:“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她就是Shidey-wood(中文名:吴雪莉),河南大学外语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河南省政协委员。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8.
黄卫东 《党史纵横》2008,(12):21-22
贺子珍的名字,早已被亿万中国人民所熟悉,所铭记。她是巾帼英雄;她是一个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流血奋战而又受尽人间各种痛苦的杰出女性。她曾经陪伴革命领袖毛泽东生活了多年。早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末,即新中国成立前夕,她曾在沈阳生活过一段时日,这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情网·法网     
“被告马玉玲,因犯贪污、挪用公款罪,判处无期徒刑……” 法官的宣判振聋发聩,她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滴落。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痛苦,几年来她一直在为自己编织着一个美丽的谎言,她真不敢面对今天这严酷的现实。可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啊! 懵懵懂懂坠入情网 1990年夏天,幸运之星飘落在马玉玲的头上,她考取了某学院财会专业。父亲早逝,母亲下岗,家境贫寒,早熟的她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整天埋头苦读,成为全年级3名优秀毕业生之一。当其他同学都在为毕业分配四处奔忙时,她却被某市卫生局看中…  相似文献   

10.
苏峰 《北京党史》2008,(2):21-24
北京,这个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古都,从1949年新中国定都北京开始,掀开了她最为壮丽的首都发展建设史。从1950年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至今的50多年中,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对北京城市规划组织的正式编制就有七个方案,分别为1953年、1958年6月、1958年9月、1973年、1982年、1992年和2004年七次城市总体规划。这七个版本的城市规划方案,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首都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国际象棋棋手诸宸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文章写得很好,绘画也有一些功底,她说:“下好分内的棋,这是职责;下好分外的棋,这是人生。”1995年,当清华大学的大门对诸宸敞开时,她紊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系。后来。她叉带着4年的中文学分,转到了经济管理系。诸宸走得一路风光,似乎太顺了。也许因此,上帝想“打摩”她一下。  相似文献   

12.
聂冷 《学习导报》2013,(12):52-53
我母亲今年95岁。她不认识我,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早在这之前十多年,她就已经双目失明。不过五年前,她还听得出我的口音;而近五年来,她老人家就完全彻底地不认识包括她的儿女在内的任何一个人了。不光不认识人,她老人家还变得非常"调皮"。夜里睡觉,她常把被子掀到床下;给她准备好了毛巾她不用,而偏要摸一块塑料薄膜去洗脸;她老是拿袜子当手绢,把沙发上的白纱巾扯下来当围巾;她还喜欢把家里的东西从这里搬到那里,又从那里搬到这里,不是摔破杯子就是打碎碗。  相似文献   

13.
在别人看来,郏县渣园乡敬老院院长孙枝荣退休后,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她卸任不卸担,仍不辞辛苦、精心地伺候着五保老人。24年来,她先后服侍过50多位老人,为30多位五保老人养老送终。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6日,四川省环保模范区验收小组组长、四川省环保局副局长谷声文郑重向社会宣布:经认真实地考察和科学评估,青白江区25项受检指标完全达标。12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青白江首批环保模范区称号。为了这一目标,青白江人奋斗了50多年;为了这一结果,处于下风口的成都市区企盼了50多年。  相似文献   

15.
张启珍是受省妇联表彰的“女强人”,也是息烽县和九庄镇历任领导公认的“女强人”,但她却是柏茂村最爱流泪的女人。“不怕你们笑话,我流的眼泪起码有一脸盆。”当笔者前往柏茂村采访她10年来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事迹时,她这样告诉我们。张启珍是柏茂材率先富起来的人中的一员,改革开放初期,她带头种烤烟、种油菜、养猪,在全村第一批盖起了新房。她能干、泼辣。曾任过村妇联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1986年,46岁时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她立下“军令状”;要在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家家点电灯、群众饮上自来…  相似文献   

16.
家住昌平区十三陵镇南新村的高淑兰,今年已经74岁高龄。别看她年纪大,但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快人快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只有60多岁。高淑兰嫁到南新村50多年,在村里当了整整40年的村干部,亲眼目睹了南新村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李春发 《党史文汇》2011,(12):60-62
20世纪50年代,正值盛年的一代豫剧大师常香玉,因她丈夫的“历史问题”未能入党而苦恼时,邓小平热情帮助了她,使她多年的入党夙愿终成现实。  相似文献   

18.
柏鸣 《奋斗》2005,(10):49-49
“时光将我们的人生做了最精确的计算,历史为我们的付出做了最详实的见证。春华秋实,在这吉祥的日子里,我无法抑制地再次回望来时的路,那上面分明印满我汗水和泪水凝结成的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足迹。”这是经商和写作都堪称才女的林林所著的书的自序开头语,了解了她的创业与成功之路才更深刻地理解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的年气像清澈的水在王院村的山间沟岔、房前屋后欢快地流淌着。庄稼人已经购买好了年货,准备过一个吉祥喜庆的肥年。在节日的前夕,王院村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他们心里明白,没有陈分新,他们这个年将和以往过去的许多年一样,平淡而寡味。腊月廿九日,王院村的农民给陈分新送去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十年磨一剑为村民谋幸福;下联是:一心接一客迎小康到王院;横额是:我们的书记。苛刻地说,这副对联的平仄声并不对偶,可是,这副对联是王院村的一千多农民从心窝里掏出来的,它是字字真情,句句实意。“我们的书…  相似文献   

20.
落榜的状元28年以后,已经49岁的段玉春仍然对当年的那场高考耿耿于怀。当年她以二分之差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我报的是铁路的学校,当时的同学,现在都当主任了。”说这话时,段玉春眼里还是充满羡慕和憧憬。1979年那一幕给她留下了太深的创伤。贫困的家庭无力支付复习的费用,她只好带着一份失落、一份遗憾,含着泪水回乡务农。那时候生产队还没有解体,她和乡亲们一起在农田里拔草、间苗,每次都被人家拉下好几十米。她实在是怕了,每天早晨走到地头就开始落泪。她说,前些年和孩子说起这事儿,泪水还忍不住刷刷地落。村里的老党支部书记看不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