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6月拉莫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和解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菲律宾经济摆脱了多年的困境,自1994年起经济取得可观的增长,成为近年来亚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经济迅速增长的表现1.国民生产总值连年增长。1994年菲律宾终于摆脱了长达4年之久的经济呆滞,实现希翼已久的经济复苏。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94年菲律宾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l%,比1993年的2.6%增长约一倍,使菲律宾的经济增长自1990年以来首次超过了该国的人…  相似文献   

2.
1996年,菲律宾国内政局在相对稳定中继续改善,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对外交往更趋活跃,武装部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一自拉莫斯政府上台后,即着力于与反政府武装和谈,谋求国内实现全面和平;同时,不断巩固执政党地位,削弱反对派势力,以期1998年大选时连任.1996年菲政局又有改善,形势继续朝着有利于执政党的方向发展.(一)势力最强大的反政府武装向政府投诚,国内和平进程进一步发展,但要实现全面和解尚需时日.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解)作为菲律宾国内三大反政府武装势力之一,自去年政府与右派叛军达成和解之后,已成为对菲国内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反政府势力.为此,今年以来,菲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正赶乘“亚洲经济快车”吴秀慧拉莫斯政府从1992年6月30日执政以来,政治上执行民族和解政策,为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由1991年的负0.5%上升到1996年的5...  相似文献   

4.
2014年菲律宾政治社会基本稳定,但存在着政府与反政府武装、政府与阿布沙耶夫组织的斗争。由于公共开支上升、油气下跌等原因,2014年菲律宾经济继2013年之后再次下滑,从7.2%降至6.1%。外交上,明显倒向美日,并拉拢东盟其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展望2015年,菲律宾经济将仍然增长乏力,外交上大抵走倚重美日的老路,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菲德尔·拉莫斯总统于1992年6月30日执政伊始,就对国内经济发展政策作了调整.同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经济改革措施.本文拟就拉莫斯政府经济政策调整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其效果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菲德尔·拉莫斯于1992年6月30日入主马拉卡南宫之后,明确提出推行以亚洲为重点的经济外交政策。近二年来,拉莫斯总统频繁率团出访亚洲邻国,旨在加强菲律宾与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和促进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本世纪末菲律宾的经济复兴争取来自于亚洲地区的资金援助、直接投资与先进技术,开辟菲律宾在亚洲地区的商品市场与和平的外部环境。一、以亚洲为重点的经济外交政策产生的背景拉莫斯就任总统以后,明确指出,菲律宾的外交政策的中心点是为本国经济服务,而近二年的经济外交的重点是发展与亚洲邻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拉莫斯政…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一贩不振,人称“亚洲病夫”,科·阿基诺夫人执政六年也未最终扭转局面。1992年拉莫斯当选总统后,采取放宽外资政策,鼓励出口产业,实行国有企业私营化,刺激私人经济发展,大力扩建电厂,压缩财政开支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菲律宾经济初步摆脱了“滞胀”困境。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仅为1.3%,1995年已提高到5.7%。亚洲开发银行认为,目前“复苏的气氛已遍布菲律宾经济的所有部门”。 鉴于上述形势,菲律宾政府提出,今后几年国民经济实现每年7—8%的持续增长,2000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000美元的目标,以…  相似文献   

8.
拉莫斯于1992年6月23日当选为菲律宾共和国第8任总统后,把廉政建设作为行政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对拉莫斯政府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特点,拉莫斯政府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一 菲律宾人民在经受了马科斯长达20余年的专制统治,又度过了阿基诺夫人执政期间一连串军事政变、动乱而引起的社会混乱之后,急切希望有一个吏治清明、为政廉洁的政府来很好地管理社会,缩短与周边国家的发展距离,帮助百姓迅速摆脱贫穷。1992年大选,拉莫斯仅以23%的微弱多数入主马拉卡南宫,是菲律宾共和国历史上得票数最少的一个总统,他所在的以沙力量党在国会中的席位也不多,拉莫斯政权并不是稳固的。拉莫斯为了巩固其政权,  相似文献   

9.
一、1995年菲律宾经济实绩及其动因分析1995年是菲律宾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第二年。据菲官方初步统计,1995年菲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7%,高于1994年5.1%的增长率水平。进出口增长加快。1995年菲贸易总额为319.1亿美元,增长率达254%,其中进口191.6亿元,出口175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服装、棉制品、金属制品等。美国和日本仍是菲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出口总额的一半。菲对欧盟和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也较快,对欧盟出口比1994年增长35.5%,对东盟增长80%。农业部门的实际产值1995年比1994年增长1.8%。除了稻谷、玉米…  相似文献   

10.
1982年世界范围经济衰退的加深已经影响到菲律宾的国内经济了。人们公认:1982年菲律宾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成绩都是独立以来最差的年份之一,经济勉强有所增长,但其增长率比所有的预计数字都低。菲律宾政府估计1982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约为4%,比1981年的3.8%稍许高一点点,远远低于政府所曾预计的6%。但两家民间机构的估计数字就更低了;菲律宾民间  相似文献   

11.
1973年,马来西亚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3.5%,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超过了1971—75年的计划增长指标(计划增长8.8%)。马来西亚的经济确实已从恢复转向发展,经济不断有所增强。一般预计197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也可增长1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可增长7—8%。在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几个国家当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受到石油资源的益处)作为投资市场的有利地位不断有所提高。国外投资者鉴于马来西亚这个投资市场有利可图,特别是马来西亚政府对鼓励外资投资电子工业(最长免税期限长达十年之久)部门订有极为细致的外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的经济在八十年代上半期曾经出现严重的危机,下半期由于政权的更迭以及一些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严重衰退的经济逐步出现转机。国民生产总值从1984和1985年的约11%的负增长转变为1986年的实际增长1.5%,1987至1989年的年均增长率约6%。虽然这几年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为菲律宾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应该看到,九十年代菲律宾仍然面临着许多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难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3.
1992年5月的选举不是菲律宾政治的转折点。这次选举如期举行而且是在比较自由和诚实的气氛中进行;尽管拉莫斯在众多候选人中仅取得微弱的胜利,但人们还是完全遵照宪法程序让他出任总统——所有这些足以说明菲律宾的民主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但人们对选举进程的演变——候选人过多,同时进行全国和地方选举的混乱,对有争议的问题不予注意,开支(包括贿选)浩大——还是不乏微词的,因而很难说5、6月的事情是众多选民和分析家企盼已久的真正的“民主的加强”。这种加强现在要取决于拉莫斯总统如何使用其权力和如何卓有成效地处理菲律宾许许多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序言在过去的二十年期间内,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着。以平均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看:泰国为4.6%、菲律宾为2.6%、印度尼西亚为4.1%,马来西亚为4.0%。当然这些国家在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实施了家庭计划,人口出生率开始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率仍然很高。在人口增长率仍然很高的情况下,平均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还能取得这么高的水平,这说明了东南亚各国已经开始拥有尽管人口有所增长但仍能提高平均人口收入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受政治更迭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尤其是美国经济严重衰退、电子产品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菲律宾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加之菲本国经济结构的制约以及经济改革进程的滞后,投资商的投资信心不足,目前的菲律宾经济正遭受着和东盟其他国家一样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又一轮严重的经济下滑。主要表现在: 出口贸易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据菲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上半年菲出口总额为159.7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3%。6月份,该项指标仅为25.68亿美元,同比锐减24.7%。这是1986年1月以来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月…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菲律宾阿基诺三世当选总统后完整执政的一年。在经历了2010年由选举推动的7.3%的高经济增长率后,菲律宾2011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差强人意。本文从菲律宾实体经济、就业、通胀和贫困、货币金融政策与财政的视角考察了菲律宾2011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情况,介绍了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后采取的主要经济措施,并预测菲律宾2012年的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13年,菲律宾政治上平稳过渡;虽然遭受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经济仍实现7.2%的增长;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借助美国、日本对抗中国.展望2014年,菲律宾经济将随着年初的良好势头而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东盟国家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进一步恢复;但印尼、菲律宾政局不稳,影响了两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外资对东南亚的信心。东盟组织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东盟国家下一步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特别是印尼、菲律宾、泰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将对东盟的发展前景产生决定性影响。一、当前东盟政治经济情况主要特点  (一)东盟国家经济恢复进一步巩固。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东盟平均GDP增长率为-63%,1999年恢复到4%,2000年进一步恢复为6%。[1]近两年全球经济形势好转,美…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2004~2005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马尼拉时报》报道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把菲国的2004年形容为“胜利和灾难的一年”。这称得上一个贴切的总结。政治上 ,当任总统阿罗约在2004年5月的大选中击败对手 ,获得连任 ,当选菲律宾第15届总统 ,保持了菲政权的持续性。菲政府的反恐、反腐行动以及与反政府组织的谈判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上 ,菲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可喜的6.1%的增长率 ,达到15年即198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 ,年初的海难、接连遭受的洪涝和台风灾害 ,千头万绪的国内政治、经济问题 ,提前撤军给外交关系蒙上的阴影等等或许都算得上本年度菲律宾难以跨越的坎。2005…  相似文献   

20.
一文、印(尼)、马、菲东东盟增长区(BruneiDarussalan,Indonesia,Malaysiaandphilip-Pine——EastASEANGrowthArea)的构想是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于1992年提出的,该增长区包括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印尼北部的苏拉威西岛以及分别由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的领土构成的加里曼丹岛。三岛的总面积约为1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0万,其中棉兰老岛1500万人、苏拉威西岛1300万人、加里曼丹岛1200万人。加里曼丹岛中,靠石油收人富起来的文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7万美元,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为2320美元,加里曼丹岛的印尼部分为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