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海峡时报》的香港办事处在春节前,忽然来了一名应征者,她是一名在香港大学修读学士学位的学生,还有半年才毕业。这名应征者是偶然阅读《海峡时报》时发现招聘广告的,在其它媒体包括香港的报章上完全找不到这个广告,而她本来只想“碰碰运气”,结果就得到了一次面试机会。她很奇怪为何新加坡机构在香港要这么低调招聘员工。原来新加坡很重视人才,每年花费大量资源在海外抢夺精英,90年代曾在香港成功吸引数以万计专才移民新加坡,但这些港人没多久就跑回香港,而且,再也不愿意回到新加坡。后来,新加坡政府将“抢夺人才”的重点转移至中国…  相似文献   

2.
香港人一向喜欢比较,最初跟新加坡合演“双城记”,后来又担心上海会迎头赶上,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而是香港最看不起的“细佬”澳门,竟有机会超越。于是,令部分港人出现心理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世人正为“亚洲四小龙”新动向所吸引。又因“第二代小龙”的崛起并投入竞争而瞠目的时候,在一片平和的气氛里,小小的澳门悄悄插入“四小龙”当中,以其人均年产值13527美元(1992年)的佳绩,紧随香港、新加坡之后,却居于台湾、韩国之前,增长率达12.7%(即使扣除卖地收入,增长率仍达5%)。于是,这一微型经济的魅力,又一次令人瞩目。澳门是个缺乏资源的小地方,每年要向毗邻的广东“买水”“买  相似文献   

4.
广东顺德实在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这么800平方公里土地,90多万人口,释放出的经济能量10多年间却翻了几番。如今1个顺德,相当于1978年时9个顺德。顺风顺水到顺德,在这块宝地上,“神州城”、“裕华家电城”、“美的城”、“康宝城”……顺德超亿元年产值的企业已近20家。全国十大乡镇企业,顺德占了“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5.
顺德人精于食,在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一带,已是众所公认的了。不说在港澳、广州一些酒楼宾馆的粤菜名厨中有不少是顺德人,仅吃过当地烹制的“大良炒牛乳”、“大良野鸡卷”抑或“风城狗肉”,就会被那独特的烹饪、高超的手艺所折服,由于顺德人太会吃了,所以,有人说:“出了顺德便有(没)啖(口)好食。”这口气虽近乎夸张,但也不能说是完全无凭。日前,我们在顺德的黄连镇吃了一次地道的顺德“鱼生”,便领略到这句话的“真谛”。这天,我们一行应东道主曹、何二君之邀,来到镇里的一家饭店吃晚饭。主人事前就曾介绍说,这里的“鱼生”是颇负盛名的,诸位是否有兴趣一饱口腹?正当大家跃跃欲试之际,同行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广州举办的一场“八方荟萃——优化‘大珠三角’营商环境研讨会”上,香港大学教授迈克尔·恩赖特先生讲起,他在广州考察的时候,多次听到人们眉飞色舞地谈到广州新机场,说它建成后将会如何如何雄伟、壮观,到时候珠三角就会有一个真正的国际机场。迈克尔很惊讶:“人们似乎忘记了,香港与澳门都各自有一个国际机场,而且也是在珠三角。” 迈克尔向《南风窗》记者求证,是不  相似文献   

7.
陈嘉庚是闻名海内外的商业巨子,他的经营之道常常是十分独特的。“人争我避,人弃我取”。就是凭着这8个字,陈嘉庚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早年,陈嘉庚在新加坡办罐头厂,从事菠萝加工生产。当时设在新加坡的欧美洋行几十家。收买量的90%都是把菠萝切割成条、块状装成罐头。 那时候没有人把菠萝切成与原来相似的形状制罐头。因为大家都认为这种被称为“杂庄”的罐头不好卖。  相似文献   

8.
试论两岸关系的张力与极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问题何时可以解决?如何解决?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两岸政界与民间社会、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方面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4年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六点政策主张、1987年台湾方面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1990年11月台湾方面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12月祖国大陆方面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谈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22日,经公安部特别推荐,柳州铁路公安处治安大队民警杨顺德。应邀走上有网络“百家讲坛”之称的新浪网“网上大讲堂”,向广大网友作《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的专题讲座。在这个著名专家、学者、作家、主持人云集的讲堂,杨顺德成了全国首位民警“专家”。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流行一句行话:“未来的巨富是物业管理者。”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以立法形式保障物业管理公司必有10%的利润回报,从而使物业管理行业得享“未来巨富”的美名。我国近  相似文献   

11.
广东,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是全国经济的先行者——它今天的地位,你怎么看?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经预测道:“七八十年代亚洲有‘四小龙’,下个世纪将是‘九条小龙’。”何谓“九条小龙”?李光耀先生认为,“领头的是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四条过去的小龙,其次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这三条80年代新兴的小龙,还有越南、中国的广东这两条未来的小龙。”广东的腾飞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的前10年,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以13%的年递增率迅速增长,成为全国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进入90年代以后,广东人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压力来自资源、交通、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而从全国的经济地位来看,广东已不再独领风骚。就如何看待广东地位的问题,本刊采编汇集成如下的“话题拼盘”,以飨关心广东未来的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背景: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上,新加坡政治家李光耀大讲如何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而对他坚持了几十年的权威主义一字不提。今年1月底,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他鲜明指出,儒家价值观在信息经济时代已经过时。他说:“尊重老人在信息时代似乎管不了什么用。父亲未必最有学问,孙子也许懂得更多。”在接受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采访时他也谈到儒家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不适应,他说儒家文化扭曲了家长们的雄心,如果有儿子,他们就希望他成为学者,“我觉得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我认为要改变父母、叔叔大爷、表哥表姐和外甥侄子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艰  相似文献   

13.
人们说:广东是一片热土,热土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热潮。而如今,人们又说,这片热土被“炒”得更热了,“炒”股票,“炒”地皮,“炒”楼宇……眼下房改正在铺开,当住宅开始恢复其应有的商品属性,当人们开始接受用钱去买房这一现实时,广东人突然发现:商品房,价格为什么这么高? 知情人说:境内外房地产“炒家”的迅速介入,硬是把广东的楼价“炒”高了。君不见,尽管广州、深圳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住宅售价,在近几年升幅惊人,然而,比起香港的楼价,仍是小巫见大巫,据统计,目前同一大小的住宅,深圳的价格不及香港的1/3,而广州的价格不及香港的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九七”后的港台关系述评齐鹏飞,张晓京目前,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最后期限,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九七”后的港台关系如何定位、如何处理?这一事关香港能否保持长期繁荣和稳定,事关两岸关系能否有所“深化”...  相似文献   

15.
金融界的大厦建筑在什么基础之上? 说来也许你不信,它的基石不是黄金,也不是在何实实在在的物质,而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信心。在金融市场里,人们信心的膨胀可以送一个人直上云端,而人们信心的崩溃又可以使他跌入地狱。香港佳宁集团的主席陈松青,就是这样一个人。出场一九七二年夏,一个濒临破产的逃债人悄悄地踏上了香港的土地,与此同时,新加坡某公司“失踪”了一个叫“陈松青”的人。不久这家公司被法院判决破产清盘,  相似文献   

16.
香港是否开赌,迄今未有定论,但相信不会是空穴来风。我们关注香港“赌城”,倒并非因为这是一条有趣的“花边消息”,而是可以从“赌城”的设想中看出,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对香港乃至亚洲经济的深深伤害。如果不是伤之太切。香港又何至于与弹丸之地的澳门“争食”? 在许多人心目中,金融风暴不过是一个已过去了的“新闻事件”而已。但伤痛并未远去。过去的香港人忙于从股票和地产中赚取“快钱”,韩国人则陶醉于大企业的狂热扩张中。他们现在的痛苦正是一种历史的偿还。天道酬勤,只有汗水才能让我们的成功更踏实。  相似文献   

17.
开国之父李光耀的逝世,标志着新加坡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带领着新加坡独立,并且走向繁荣,创造了新加坡模式.他35岁出任总理,87岁宣布退休,奉行铁腕政策、集权治国,他曾说:“管治新加坡的人必须强硬如铁,否则只好放弃,这不是玩纸牌游戏,是关乎你我的生死存亡,我用一生去建立这个国家,只要我一日在位,就无人能够摧毁它.”他执政期间,新加坡从一个禀赋匮乏、国民素质低下、社会动荡不安的小岛跃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一路走来,新加坡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李光耀思想和政策的烙印,时至今日依然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国民. 建立新加坡的严刑峻法 新加坡地小人少,在短短十几年内,从一个又脏又乱的烂摊子变成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犯罪率极低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有人问李光耀产生奇迹的原因时,他自豪地说:“新加坡的今天是多年法治的结果.没有铁的社会法纪,也就不会有今日的新加坡.” 英殖民当局给人民行动党和李光耀留下的新加坡混乱不堪,不仅国小民寡、资源贫乏、工业凋敝、失业严重,而且谋杀、抢劫、勒索、纵火、吸毒、贩卖妇女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搅得人心惶惶,社会不得安宁.面对这种情况,律师出身的李光耀当机立断,决心用法律的铁腕来治理新加坡.  相似文献   

18.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这是旧时的一句俗语。但过去总是把“横财”当作坑蒙拐骗的不义之财看待,而今人们的观念更新了。“横财”之“横”,也就理解为横向发展、横向联系:忠于职守的八小时工作之外,还有第二职业、第三职业的又一片致富天地。第二职业的别名很多,上海人叫“扒分”,广东人叫“炒更”,香港人称“秘捞”,不管怎么称呼,都是在主业之外发挥潜能,利用余热,“发电”创收。因而,如何选择八小时之外的致富门道,就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的洋浦风波,为海南做了一次世界性的广告。”前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在他生前曾幽默地说。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洋浦这块“世界性的广告”又如何呢? 海南省负责人最近宣布:国务院今年3月已正式批准海南省的洋浦开发方案,同意把洋浦开发区办成“自由经济工业贸易区”。他说,洋浦将建成中国大陆上第一个“自由港”。在“洋浦风波”中大名鼎鼎的“熊谷组”又如何呢?据最新消息,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将与三菱、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香港恆基兆业集团以32.5亿港元成功地收购了香港美丽华酒店企业34.78%的股权,成为美丽华最大的单一股东。收购的成功,成为香港著名富豪李兆基几十年商战生涯的又一次辉煌。蛟龙出海中国人崇拜龙,据说,香港几位数得着的大亨巨人的生肖属相都是龙。其中一位属龙的人,便是恆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李兆基先生——600亿王国的舵手。李兆基今年64岁,祖籍广东顺德。他的父辈是经营金银买卖的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