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词出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万人。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发展促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促进法和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措施,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
武春梅 《前沿》2009,(12):155-159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伴随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市场化转向,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大幅扩张。然而,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增长不同步,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也大幅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3.
今年本市促进就业的两大指标是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截止9月底.全市完成新增就业岗位62.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6.8万。比上年来减少了3.3万。这是在市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传出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4.
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相关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3-94
2004年.我国将有28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比2003年净增68万.增幅达32%。加上过去数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竞争就业岗位,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有可能突破300万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5.
赖军 《政协天地》2008,(Z1):42-42
近年来,青年成为就业的劳动力主体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每年有6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这其中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劳动保障部门的数据显示,若"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年均增长10%,则每年约净增31万个就业岗位,这与每年新增60万的劳动力供给相比,即使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仅仅  相似文献   

6.
钱斌  童铁江 《浙江人事》2009,(12):32-33
今年以来,杭州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推进“九大计划”和“一大平台”为工作重点,以实训促就业和创业带就业为工作主线,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8.7万余个,接收高校毕业生5.9万余名,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相似文献   

7.
海外资讯     
《干部人事月报》2010,(9):49-49
美国:劳动力流动性不足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报告说,7月份美国非农部门就业岗位减少13.1万个,就业岗位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今年以来,美国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9万个,而两年经济衰退期内累计丧失就业岗位近850万个。以目前速度看,就业市场要想收复失地,恐怕其路漫漫。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280万人,中专毕业生还有200多万,而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个,其中500万用于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所以在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规模扩大到10000名的同时,国家也只能确保9月份高校就业率达70%。480万毕业生争夺400万个岗,80万人将空手而归。为了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全国各地都在想办法。比如,2004年6月28日新华网报道,天津市人事局出台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的10条新措施,其中有的特别引人注目:规定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可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待遇;在农村基层锻炼一年以上,经考试考核合格并经市人事局…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事。近年来,吴江市始终把推进城乡充分就业放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实现了经济和就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十一五"期间,该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1.1万个,仅2010年即新增就业岗位4.96万个,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98万人,安置城镇职工就业再就业1.48万人,年末城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2012年,福建省内高校毕业生和省外高校闽籍毕业生总数达到23.6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超过40万人,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体。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福建省政府于日前出台《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此作出具体部署,并从提高省级项目补贴、鼓励基层一线就业、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组织万名毕业生就业见习等方面,多管齐下,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残疾人》2013,(10):6-6
记者从海南省残联获悉,海南将多渠道帮扶高校残疾大学毕业生就业,未来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将按一定比例优先录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记者了解到,为多渠道帮助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海南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按比例安排就业的重点对象,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推动达不到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确定一些岗位,优先招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同时,动员和鼓励用人单位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安排残疾人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2.
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基于六期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2011—2021年农村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选择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分析结果看,与非农村籍毕业生相比,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比例较低,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比例较高,在就业身份、职业类型、岗位类型上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支收比等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不同就业形态、就业身份、职业类型和岗位类型的选择。结合研究结果,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多渠道提升人力资本、多方加强精准帮扶以促进农村籍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3.
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海林 《创造》2004,(11):35-36
一、两个"瓶颈" 2003年我国有大学毕业生216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2005年340万人,这是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的成果,也是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标志.然而,随之而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在高等教育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云南,一方面社会和媒体天天在说"云南最大的贫困是人才的贫困",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又存在着本土大学毕业生回乡后数年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的问题,令人无比感慨.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2004年,市劳动保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新举措,力争实现年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相似文献   

15.
按照劳动保障部统计口径,今年1至9月,本市新增就业岗位43.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约为4.7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8.6万人。虽然目前本市就业形势总体依然较严峻,但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仍然达到了时间节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萍 《中国人大》2010,(1):13-15
“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情况好于预期。2009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13万人,月均92万人,已超额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任务,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在全球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国能够保持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极为不易,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我国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型,大学毕业生供需失衡,导致总量性失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结构性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备,导致摩擦性失业;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内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的分割,导致自愿性失业。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待就业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构建待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事》2009,(7):39-40
为了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湖州市出台《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八大计划”,确保2009年全市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5000个以上,其中企业12500个(含见习岗位1000个),机关事业单位1000个,农村和社区600个,省级及以上重大项目200个,其他岗位700个,确保有100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9.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起,至2004年3月,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3余万人,其中,2003年全区民营经济中仅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数就有9.5万人,“金三角”地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民营企业为社会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在解决下岗、失业和待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拉善盟、乌兰察布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区有65%的下岗、失业人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重新找到了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8.1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超过以往,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区高校"走出去"访问用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自治区教育厅增加"双选会"规模和场次、组织培训和企业现场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挥"五个途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四项举措"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三大措施"引导毕业生向基层就业。至2013年11月底,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