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法的价值与正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义始终是自然法的最高价值追求 ,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价值理想。正义在法价值论中有着稳定的统帅作用。法要成为正义之法应将正义很好的溶入其中。法同正义有着天然的联系 ,但法又不完全等同于正义。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刑罚目的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的核心,对刑罚目的的选择直接影响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目的所体现的法的价值理念应与国家所追求的法的价值理念相适应。预防论的刑罚目的理论因其固有缺陷并不符合我国国情,而报应论的刑罚目的理论体现了对正义、公平、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的追求,符合我国的法的价值追求,适合我国国情,应当作为我国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法的正义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和美德,法一直被视为维护和促进正义的艺术或工具。经济法作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正义的实现和维护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经济法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看,都体现出了对正义价值的追求,而在与民法的正义价值观的比较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经济法追求实质正义、分配正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正义,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价值理想,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正义的追求,它始终被人们视为人类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美德和价值。正义主要是从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存在和维系的精神根据和纽带,是人的社会关系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规制力量。因而正义成为人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追求正义,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政治和法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法治本身不仅是一种法律制度,而且包括着一种价值追求。法治的价值追求的实现,依赖良好的立法,要求法的制定要符合正义、平等、自由、人权的价值取向;要求执法官员具有良好的法的价值修养并正确地做出法的价值选择;要求树立法律的权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要求进行法治观念的改革,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海事商人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政治权力介入商事立法之前,商人们早就在交易中自己"制定"了交易规则。现代商人法是在古代习惯法和中世纪商人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并吸收了商人法的原则与制度。与制定法相比较,现代商人法具有其自身的特性:自主性、灵活性与合规律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现代商人法在调整国际商事交易中有更大的优势,能更好的契合商事交易的现实,符合商人对利益和正义的追求,体现了商事交易的国际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法的价值是关于法的目标、理想或主要功能作用的抽象,是法律科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实质公平与正义在经济法领域的特殊表现,是经济法基本精神的具体化。而经济法以追求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平衡基础之上的社会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法宗旨、原则赖以存在的前提。追求实质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义是社会的价值追求,法是社会正义的表达,正义的刑罚是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刑罚。李万春死刑二审案件的正确办理,切实落实了国家"少杀、慎杀"的刑事司法政策,揭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实现依法裁决和社会正义的价值认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如何统一于侵权法之下是侵权法走出理论困境和制度危机的关键所在。经济分析法学和矫正正义理论是目前关于侵权责任法内部统一性问题研究最具有说服性的两种理论。经济分析法学适应了特定时代对侵权法制度的要求,但经济分析一味追求效率价值,将有效性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反而忽视了人类自愿共同生活的根本前提和文明社会的根本性准则。德国学者J.Esser主张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分别与矫正正义和分配正义相匹配,但分配正义对无过错责任的论述将侵权法的归责原则割裂在不同的具体正义之下,打破了侵权法体系原有的融贯的逻辑结构。矫正正义才是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统一性所在。虽然矫正正义论本身因为其内容的抽象性在对侵权法进行具体解释时仍存在很多局限,但其对侵权行为的双边性结构和实质正义的阐述仍然是对侵权法理论问题最有力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军事法价值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军事法及其价值生成于一定社会的军事活动和法治实践;它是军事法内在价值、外显价值和形式价值的统一;是体现和维护国防利益、军事秩序、军人权益、社会正义诸价值及其统一;是追求国防安全、战斗力和军事正义等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法的精神支配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行的法律性制度安排,法的精神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法律当中的价值观念,它来源于对正义的不断追求。渊源于古希腊哲学的正义观是西方法律制度内在的根本观念,它启示和支配着根植于西方文明的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每一时代的正义观念都从社会观念的角度引导着法的发展,制约着法的发展,体现在法的制度之中,成为法发展变化的灵魂和精神。  相似文献   

12.
判例法奉行“同样情形同样对待”的形式正义能充分实现个别正义。从哲学基础上讲,以理性为基础的制定法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判例法并非水火不容。关注判例法,通过发展判例制度来推动一个高效的司法体系,是现代法学的必然要求。判例法亦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立法资源。我国法律史上,制定法与判例法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为我国在法律现代化的道路上借鉴判例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积淀。在以制定法为基本法源的前提下,我国引进判例法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间的冲突及衡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秩序,法律与正义相伴随,同样,作为法律体系组成部分的冲突法与正义也是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冲突法并非仅仅追求冲突正义而不关注实质正义。其实,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也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其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目标可谓是殊途同归。而且,尽管在20世纪末以前传统的冲突正义仍然保持其主导地位,但随后实质正义已经明显地渗透到冲突正义的思想之中,因而呈现出了冲突正义向实质正义的嬗变和发展之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不表明传统的冲突法规则因为要追求实质正义而被舍弃,其价值至今仍然不能被完全否定,且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冲突也是完全可以得到衡平的。  相似文献   

14.
正义是法的价值的总和,法律是人类正义价值追求的最优表达和最佳手段。法律价值是指法律这一客体对于满足个人、群体、阶级、社会需要的积极意义。站在民众立场上关注、归纳人类普遍的价值需求以及法律价值的形成与实现,是法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了生态法所追求的正义、秩序和效率三个层面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现行生态法的立法应增加一些体现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的原则、权利义务和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把正义分为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分配正义是为了达到形式平等,矫正正义是在分配正义的规范被违反时发生作用,适度倾斜向弱势方,尽力使不平等的境况向实质平等靠近从而追求实质正义。同时,社会法的精神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平等、和谐。分配正义、矫正正义的作用和社会法的要求构建在了一个极其相似的价值和效用范畴里。本文在举例分析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作用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五点其对社会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公平方面的矛盾凸显,影响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格外重视社会公平.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必须在公民社会建立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民主实践,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追求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统一.在公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推进个人自由和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制定法和民族习惯法的特点在于前者具有统一性、规范性、普遍性、强制性,后者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自觉性等。透视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可以感受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在婚姻领域有四个方面的冲突:1.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冲突;2.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3.“移植法律”与本地民族特点的冲突;4.国家意志与地方权力的冲突。应当化解冲突,实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积极融合。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经济法的公平观更接近正义,体现实质公平;经济法通过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个方面的制度设计来维护公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法正义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原则得以实现。但是,仅仅限于形式法治的逻辑,正义证成远远不够充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结法治建设新成果,制定了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总方针。在此之前,已制定的《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以大局领导的形式补正了党领导社会主义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对正义伸张的论证,推动实现形式法治和实质正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