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公安队伍坚持反腐倡廉的思考谢飞云对于滋生蔓延着的消极腐败现象,“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①江泽民同志对腐败现象危害性的精辟分析,向全党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开展反腐败斗争,进行...  相似文献   

2.
1993年8月,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全会上,党的总书记、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讲话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各级党和政府必须……把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好,务必在近期内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这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撼神州,再一次表明我们党绝不容许腐败。我们党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斗争是从不心慈手软的。大家不会忘记,在延安时期,红军将领黄克功…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反腐倡廉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反腐倡廉问题的法律思考高尚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交替并存的复杂情况,腐败现象得以滋生,进而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改革开发、稳定和发展。“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公安厅厅长郭政民因受贿罪,正在接受审判。他的职务之高在公安系统属首例。公安机关肩负着保卫共和国大厦基石的重任,掌握着人民民主专政的“刀把子”。郭政民这样一个掌握“刀把子”的人,竟然经受不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收受贿赂,与不法外商坑瀣一气,终被“糖弹”击倒。他的堕落、毁灭,再一次说明了腐败的严重性和反腐败的必要性、紧迫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任由腐败现象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我们的党和政府,我们的人民始终是反对腐败的。共和国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出现了与之完全不协调的丑恶的腐败现象。腐败如同瘟疫一样,迅速滋生蔓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给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带来了极大危害。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里指出的那样,“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腐败直接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干扰了投资环境,严重地破坏了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我们的官员为什么会陷入腐败的泥沼,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面对腐败动机的产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讲,它是私有制度和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而作为与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开始就是与腐败不相容的。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并不意味着腐败现象所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土壤就自然地消失了,恰恰相反,由于历史的继承性和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尚未彻底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根源,改革开放以后,腐败现象开始在我国不断滋生蔓延。面对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邓小平同志及时准确地揭示了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为全党敲响了警钟。邓小平同志讲,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论惩治职务犯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惩治职务犯罪的几个问题樊凤林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给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腐败的思想文化影响也会乘机而入,侵蚀党的肌体,使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他进而指出...  相似文献   

8.
一、反腐败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革命政党。她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一切言行都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不断地同党内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腐败现象是与党的性质、宗旨相违背的,如果任其滋生、蔓延,就会使我们的党脱离人民群众。因此,不间断地同各种腐败现象做斗争,不断清除蜕化变质的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机关中确有一些人经不起考验,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这种行为不仅直接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而且玷污了党和国家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挫伤了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感情,败坏了改革和开放的声誉,严重地干扰和阻碍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绝不能拖延不管或放任其发展。否则,腐败现象就会到处蔓延,群众就会对改革和开放产生怀疑和动摇,社会主义的方向也就难以保证。因此,必须把廉治建设作为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要加强廉政建设,就必须完善我国的监察制度。这涉及许多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腐化现象在现代化进程的最激烈阶段,就会最广泛地蔓延于整个官场”①。此公并非危言耸听,腐败现象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政治毒瘤。我党历来重视反腐败工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当前之所以存在腐败,是由于有滋生腐败的经济基础、外部条件和思想根源等诸多因素。要根除腐败,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制约腐败产生的社会条件,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这体现了我们党采用综合性的手段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贯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滋生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体制、机制、法制和管理上的深层次原因。多年来,我们把很大的精力放在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上,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今后也还要坚持这样抓。同时,也要标本兼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抓源头,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是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反…  相似文献   

13.
学习邓小平反腐倡廉的思想,不仅要了解邓小平关于腐败与反腐败的理论论述和具体结论,而且要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当前反腐倡廉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一、关于如何探寻腐败现象的根源问题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共产党内也有腐败现象?为什么在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同时,腐败现象仍然滋生蔓延?这是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探究这个问题的方向及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邓小平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1985年9月,邓小平…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善于从文化的视角认识腐败现象,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从文化视角看,腐败是一种消极文化现象。做好反腐倡廉工作,需要从文化层面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并探寻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文化土壤及防止腐败的途径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改变的,文化环境是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不良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理论总结,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是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希望.因此,认真学习和积极实践邓小平反腐败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而稳步持续地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纪检工作人员执纪中职务犯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执纪“腐败”现象举要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上自中央,下到地方都有不少贪官污吏中箭落马,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处,百姓闻之无不拍手称快。然而,就在这四面高奏的凯歌声中,我们却愈来愈多地听到了某些不谐之音。这就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执纪部门以违法手段进行反腐败的现象,即以一种执纪腐败来反腐败。概括起来,执纪中的腐败现象主要有两类情形:一类是执纪调查程序中的腐败现象;另一类是执纪处理中的腐败现象。(一)执纪调查程序中的腐败现象1在“联合办案”的方式下“超越法定程序”的执纪腐败在一些地…  相似文献   

17.
正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像是对全球腐败现象的一个隐喻。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彻底摆脱腐败的困扰。然而,基于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国的腐败程度和形式又有所区别。正是这种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存在,为我们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腐败现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实现廉洁政治的目标。西方发达国家:体制性腐败现象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8.
从腐败现象的严重性看民主政治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腐败现象的严重性看民主政治的必要性魏兴荣近年来,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并呈蔓延之势,严重侵蚀着党和国家的肌体,危及党的生命。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告诫全党全国:腐败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即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这种告诫,并非危言耸听。我们所说的腐败...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本期开栏与大家见面,编者有几句话想说在前边。 首先,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能力根除腐败,廉政为民。 腐败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它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执政党都难以回避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早在中国革命胜利前,毛泽东同志就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庄严宣告:我们绝不做李自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反腐败作为关乎民族存亡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旗帜鲜明地举起了反腐倡廉的大旗。邓小平同志一再提出要把反腐倡廉作为大事来抓,他说:“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党和政府为反腐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党的四中全会把反腐败斗争列为搞好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大会就反腐倡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不搞好廉政勤政,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李鹏总理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反腐败工作会议上专门就政府部门的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同时,世界反贪大会也将于今年在我国召开,中国的反腐之举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反腐斗争拍手称快。 腐败现象的直接受害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国家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反腐倡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是人类社会的痼疾,中国现在仍然存在滋生和蔓延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仍处于腐败案件的高发频发时期,腐败现象确有其普遍性、严重性、顽固性和极大危害性。中国共产党是反腐败的社会中坚力量,反腐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反腐败的力度尚未遏制住腐败现象增长的速度,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现在的关键是要逐步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机制,包括法制、监督、教育、物质保障等方面,使反腐倡廉沿着“依法治国”的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