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风云》2005,(4):61
法学硕士、河南省夏虞县检察院孙向阳检察长对测谎进入反贪领域持肯定态度,他说,在反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办案人员所面对的嫌疑人一般是素质较高,隐藏较深的官员.这类案件的犯罪情节大多是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发生,他们会认为建立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攻守同盟而拒不开口,取证难、突破难;贪官污吏都是手中有一定权力的,当法律这柄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在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无限的失落,从而采取消极顽固的抵抗策略.检察机关运用测谎技术,就能很快弄清这些人的供词是真话还是谎言,从而找出促进案件侦破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针对犯罪的打击手段越来越多,而且破案速度也越来越快.不过,在一些侦破环节中,仍然离不了"人"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罪犯,他们的外貌特征、年龄大小等会在向受害人实施犯罪时被记住,通过一种最简单的手段,往往可以很快地将他们绳之以法.这种手段就是手工给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绘制肖像画.在日本,这种手工绘制罪犯肖像的专门人才被称为"肖像画搜查员".……  相似文献   

3.
在案件发生时,违纪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进行的。其行为必然作用于客观外界并引起外界的变化。当其行为作用于周围的环境、物品的时候,就必然在其活动场所留下这样那样的物品或痕迹,即留下证据,也就是说违纪的事实与证据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如果违纪人员在谈话中人为出现这种联系,那么供词与供词之间、供词与证据之间必然出现种种矛盾。为此,在查办经济案件工作中要抓住这些矛盾认真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矛盾,从那些个别的、具体的矛盾入手,利用矛盾就能突破案件。 一人作案。这类案件大部分是管钱管物的个人所…  相似文献   

4.
2019年年初,一场挽救轻生者的战役在某监区拉开了帷幕。火眼金睛:从言词判断罪犯轻生念头,"史监区长,发现崔某的可疑笔记本。"刚检查完罪犯个人物品,张嘉嘉警官就把一个笔记本递给史监区长。这个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潦草的语句:"爸、妈、弟、妹,对不起了,我坚持不住了","我会去找你的,快了,你再等等,我很快就会去你那里的"。  相似文献   

5.
监狱个别教育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教育内容方法要注意罪犯的可接受性用罪犯对干警个别教育的反映和责任区内罪犯年内的表现情况考核干警个别教育的实际效果,是较为有效的方法监狱个别教育必须抓住主要过程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锻炼干警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能说、能写、能干,不怕挫折和失败.  相似文献   

6.
移情就是指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感知其内在的心理状态,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在罪犯教育中,监狱干警早已运用有"将心比心"的方式了解罪犯,但移情作为一种罪犯教育的方法,还没有形成系统。实际上,移情不仅有助于监狱干警了解罪犯,还对于罪犯知罪、认罪、悔罪,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降低犯罪率以及罪犯社会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矫正项目",就是针对罪犯不同矫正需要而采取的具有不同矫正内容、不同矫正量、不同矫正程式所构成的具有独立矫正功能的矫正模块集合.如"理性化矫正项目",就是一个帮助罪犯提高理性控制情绪能力、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矫正项目.我们可以将矫正项目理解成一种方法.对罪犯开展矫正项目工作,是我国在罪犯矫正领域的新探索.虽然我国在罪犯矫...  相似文献   

8.
正"监狱作为社会组成的单元,罪犯作为自然人,处处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文化在罪犯矫正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矫正罪犯的理论与实践要重视文化问题的研究。一、文化因素:矫正罪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罪犯在犯罪之后受文化熏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罪犯头脑中潜在的文化因素自我影响;  相似文献   

9.
改造中的“局外人”罪犯赵某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属于重大刑事案罪犯。自入监以来,赵某某情绪稳定,平时在班上很规矩,遵守监规纪律;但总是自怨自艾,逢人就说,“我罪孽深重,我现在死的心都有!这就是命!”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本背负两条命案的厚厚卷宗:犯罪嫌疑人是一名“疯子”和“哑巴”,在公安机关长达半年的审讯中,供词为零。这是一场精妙绝伦的心理战,也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抗衡。在这场“猫与老鼠的游戏”中,警察是如何一层层剥开罪犯画皮的?2002年12月17日,随着广西灵山县检察院移送《起诉意见书》,一宗罕见的“零口供”刑事案件正式走上法庭。  相似文献   

11.
薄一波副总理一九八一年四月三十日在全国公安战线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表扬了耐心改造违法青少年的王胜川、邵玉华等同志。他说: “宋朝人欧阳修、写了一篇文章叫《纵囚论》,讲到唐太宗李世民把三百多名死囚放走了,要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服刑,他们都能回来。这件事,本来是说唐太宗施‘恩德’,感化罪犯。但作者对于‘纵囚’这种做法并不以为然。我看邵玉华同志比唐太宗高明,她是实实在在做了这件事。不只是放走而且她还把四十九个人都改造过来了,这四十九个人教育好了,还帮助公安机关做工作,抓罪犯。这一条就比那个李世民高明。”  相似文献   

12.
"刘警官,你快下来。我们都在这里。你快下来!"一名罪犯大喊。紧接着,一群罪犯齐声这样喊。  相似文献   

13.
罪犯人像在刑事卷宗中的运用王起宏,刘玉国一、罪犯人像的概念及特征。罪犯人像,是指通过摄影技术对罪犯外貌特征加以固定的客观写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罪犯像片。就罪犯人像的作用及性质来说,它是司法工作中一种物证,属于原始、直接证据的范畴。罪犯人像的本身构成每...  相似文献   

14.
应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犯罪的人也不例外。我是一名反贪干警,工作的对象主要就是行贿人和受贿人,也许当大家想到罪犯的时候都会觉得他们是多么可恶可憎,其实罪犯也是人,只不过是犯了法。前不久,我们办理了一起行受贿案件,其中有个犯罪嫌疑人刚被带到办案工  相似文献   

15.
他在亲笔供词中这样写道:“……我刚参加工作就打了入党报告。可悲的是,在我积极工作时竟没能入党,而当我开始堕落时,却被组织上发展入党了……” 这在干部考察培养工作中,是否值得深思呢?  相似文献   

16.
幽默大王     
挖洞 一个罪犯的妻子要求狱吏能给她丈夫一份稍微轻松些的工作。 "他抱怨说他近来一直觉得很劳累。"她解释道。 "但是,他白天什么活也没干啊。"狱吏回答道。 "这我不知道,但他对我说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掘一个墙洞呢。  相似文献   

17.
田苗苗(化名)杀死丈夫沈明(化名)的恶性案件是3月份的事情。我在看守所里见到了她时。如果不看手上、脚上的镣铐,田苗苗还是田苗苗,年轻漂亮,面目平静,言谈自如。案卷里有一份亲笔供词,文字流畅,叙事通顺,用词准确,很有一点文学功底,于是我就从这里拉开话题。  相似文献   

18.
就绝大多数罪犯来讲,他们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都存在着侥幸心理,而且侥幸心理在罪犯的心理结构中占据着较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罪犯的侥幸心理,对于打击和预防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4,(22):40-40
正不忠法官正在审理一件夫妻出轨案件。听了双方的供词后,法官说:"太太,照这样看来,确实是你对丈夫不忠!"太太愤怒地喊道:"不!是丈夫对我不忠!他说要出差一个星期,可是才3天就跑回来了。"我住在他隔壁两个流浪汉被逮捕了,法官问第一个:"你住哪里?"他说:"田野、森林、山丘,海滩。"法官问另一个:"你住哪里?"那人说:"我住在他隔壁。"索赔一个妇女乘车时被夹断了右手食指,她要起诉,向汽车公司索100万元。律师对她说:"一个手指恐怕不能索赔那么多。"妇女咆哮道:"为什么?我那只手指是用来指挥我丈夫的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颁行,监狱法律关系也运用而生.本文试就监狱法律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谈以下浅见.一、监狱法律关系的构成与特点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监狱法律关系就是由监狱法所调整的,在国家刑罚执行机关与罪犯之间,在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监狱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其一,监狱法律关系发生在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的工作过程之中,始于罪犯被收监,终于罪犯的刑罚执行完毕.其二,监狱法律关系实质上是监狱机关与其他监狱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其中主要的是监狱与罪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其三,监狱法律关系由监狱法规所确认和调整.监狱机关与罪犯之间的关系不能都成为监狱法律关系,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