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不良债权转为股权,是当前帮助国有企业和银行摆脱困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据说,今后三年内,“债转股”的规模将高达1-1万亿元。“债转股”对当事的各方都有不少看得见的好处,有些甚至能够立竿见影。第一,国有企业将卸下沉重的债务包袱,大大减轻利息负担,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加资本金的比重,使企业得以扭亏为盈。最近全国第一家“债转股”的北京水泥厂,9亿多元贷款的大部分被“抹去”后,据称当年即可扭亏为盈。另外,“债转股”之后,不少原先的独资企业变为两个以至几个股东所有,如果相应的改革能够尽快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决定》关于实行“债转股”的新政策为指导,分析人们对“债转股”的一些错误认识,并且对政府、国有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实施这一新政策中应扮演的角色及职责进行探讨论证。  相似文献   

3.
“债转股”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为使“债转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下去,必须理性的对其进行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一、“债转股”及其由来 多年来,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日积月累的不良贷款,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良资产的缠绕也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巨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政策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周密性和严谨性,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其实施却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并非适用于一切企业。因此,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针,对那些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以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这才是真正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是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拨改贷”、“利改税”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又一项新的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债转股简单地说就是由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此时的债权人就变成了股东。 国家实施债转股,有着一石击三鸟的作用。首先是促进国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日积月累的不良贷款的缠绕也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基于这样的现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通过对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所谓“债转股”就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有关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顾名思义就是将债权转为股权。由于国有企业畸高的资产负债率和国有商业银行的高不良资产比例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和银行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包袱,影响改革的进程,而这个问题又不是企业或银行自身就能解决的。因此,国家目前正在推行“债转股”这种旨在化解金融风险和降低企业负债率及财务费用负担的重大经济措施,即通过组建资产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解决高负债问题 ,本文从公司理财角度 ,说明了“债转股”对企业带来的一些益处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列入国家经贸委名单中的债转股企业多数都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转股的意向书,标志着债转股工作的起步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也为下一步的债转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不过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债转股工作也遇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资产的评估与审计。国有企业债转股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改制建立公司制,而公司的设立需要进行资产的评估与审计。国有企业的账目混乱及资产不实的现象较为普遍,其原因一是企业会计水平不高,新的会计准则还不适应;二是企业管理混乱,会计账不完整…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是我国政府为化解金融风险,使国企解困而推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为使债转股预期的目的能充分实现,必须在法律上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对债转股予以全面的法律规范,并把债转股同国企的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债转股”是我国政府为化解金融风险,使国企解困而推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为使债转股预期的目的能充分实现。必须在法律上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对债转股予以全面的法律规范,并把债转股同国企的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1999年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的目的是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实现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作者认为债转股不仅是资产重组行为,也是法津行为,且债转股自始至终与法律密切相联。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有关内容不能适应债转股的需要,为此应对有关法律进行协调或修改,为债转股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债转股“是我国实施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它能否成功,将直接关系列国企改革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对于“债转股”在具体实施中中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应认真加以研究,同时对“债转股”的利弊做深层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淑玲 《工会论坛》2003,9(2):62-63
债转股就是把国有企业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变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针对债转股的局限性 ,对于债转股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法是 :既从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本身找解决方案 ,又要从外部寻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的目标取向不是简单地减轻国有企业负担,而应定位于更深层次的企业制度性因素,着眼于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的根本原因也源于企业制度自身的缺陷,从AMC运作过程看,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作为一种国际流行的市场运作资产的方式,曾在80年代解决拉美国家债务危机中大显身手.在我国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在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将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的一部分,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即股权.债转股的实施使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变为按股分红.从我国的国情看,实施债转股是当前帮助国有企业和银行脱困的一项重要举措.债转股,对企业而言,能切实解决国企的债务负担,使企业轻装上阵.同时实现国企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国企的监督,最终达到提高国企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加快国企走出困境的步伐.对银行而言,银行将不良贷款和坏帐出售后,可以提高银行资产负债表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因此,目前实施债转股,具有不容置疑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债转股措施的出台,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客观需要,是推动国企与金融机构双改双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现代企业运营过程中资产重组的手段之一。要从多种法律角度正确看待债转股,做好债转股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衔接和配套工作。要运用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确保“债转股”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前 ,债转股已成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虽已执行多年 ,但仍存在诸如债权出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动作模式等若干尚待解决的法律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加强规范动作而不至于陷入泥潭 ,其关键是要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激发企业活力 ,完善外部市场条件 ,早日实现国企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投资主体发生变化,许多国有企业及其技改项目是完全靠贷款建立或实现的,从而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高负债率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债转股的实质就措施的出台,为国有企业脱困开辟了新路,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利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