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既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和深入地阐述分析,使世人理解中国人民追求富裕、和平的价值观,了解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赢的发展方向,以促进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既是中国政治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认识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永侠  唐忠宝 《前沿》2012,(20):4-6
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继承历史经验和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具体实践,所开辟出来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一,对外开放带来了社会经济地跨越式发展;第二,通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国家的软实力得到了提升;第三,对外人才交流为社会的持续长久发展带来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52-53
答: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借鉴其他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抉择,也是我国对外战略的庄严宣示。  相似文献   

5.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分析了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大环境,逐步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新论断.21世纪初,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又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这一命题.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与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王克宁  董欢 《传承》2008,(4):132-134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分析了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大环境,逐步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新论断。21世纪初,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又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这一命题。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与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际上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明确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新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三代领导人和平发展思想基础上对国家战略的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深远.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中国和世界的现实情况提出的,具有充分的依据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方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最根本的是坚定政治发展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发展道路,它既不同于以苏东国家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也不同于以英美国家为代表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比较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定位中国前景的关键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艺  刘建林 《求索》2005,(12):77-79
关于中国未来定位的“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的话语转变,既表达了中国爱好和平、追求和平、维护和平的愿望,也彰显了中国一贯不称霸、注重自身发展的低调务实的外交传统。  相似文献   

10.
郑剑 《两岸关系》2012,(11):16-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投降,日本走过了一条不断以军事力量为手段向周边国家扩张的道路.然而,在日本的近现代史中,也存在着一条与军事扩张的发展道路相对抗的脉络,尽管它与军事扩张相比始终处于弱势.考察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治领导层在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上的多次争锋及其影响,有助于认清当前日本国家发展道路的特点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思想基础和现实依据.从列宁的"和平共处"到新中国领导人始终倡导的和平外交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外交原则,也为我国在21世纪确立和平发展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全球化的大背景将中国和世界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和平共处、友好合作下的全球利益的共同维护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而中国地缘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特性和发展模式的成功所带来的国力的提升,则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增加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巩在峰 《前沿》2012,(4):55-56
和平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总结作出的新的判断,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当前国内国际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坚实的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哲学基础,同时也具有深厚的中国哲学传统根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程志波 《求索》2023,(6):106-114
“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是我国成功推进科技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领导”的坚强保障、“科技为民”的价值导向、“人才第一”的发展理念、“举国体制”的赶超模式、“自主—开放”的发展方针是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经历了形成、发展、拓展创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时代背景、发展特征与历史成就。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进科技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与启示: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科技现代化的内在运行规律,坚持独立自主的科技现代化发展方针,建立权威高效的科技现代化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伊始,便致力于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寻一条谋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和世界大同的中国道路。这一伟大实践贯穿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回顾党百年探索中国道路的伟大历程,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造、自信自立、胸怀天下等基本经验,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罗九牛  田正学 《前沿》2008,(11):8-12
和平发展道路是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的国际战略,集聚着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诸方面的积极因素;和谐世界构想是中国首倡的反映国际社会普遍愿望的新理念,与和平发展道路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中国论坛》2005,(11):F0002-F0002
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突出,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国已经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我们准备再用15年时间,把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提高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  相似文献   

19.
图雅 《前沿》2008,(5):39-41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提出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国际上对于中国崛起的种种疑虑和不安,表明中国维护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决心,表明中国的基本国际战略是努力维护和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良好的周边环境,实现自己的发展和崛起,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毕生为了中国的进步、统一、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其所从事的不懈的斗争中,曾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晚年的“和平、奋斗,救中国”,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思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