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在一个贫穷落后、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东方大国中进行的,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世所罕见。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刘友于十五大精神与党史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幼年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用这一历程去解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能更好地认识当时的历史进程,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去是、今后也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在理论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这三次历史性飞跃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三个里程碑。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里程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之下,中华民族处于西方列强侵略的狼牙虎口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就是要探索、找到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曾经犯过两种教…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一)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70多年的历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并成功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为什么不仅没有实现这样的飞跃,反而使国家发生了演变和解体?看来,对实现历史性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成立、乃至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新的理论探索和新的理论成果,都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密切而深刻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第二次历史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本土化和当代化的统一,从基本原理的应用深入到理论本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显著特征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两次历史性飞跃,在实践上,都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引向胜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拔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性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与求索,在理论上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经过20年探索,最终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体社会主义模武.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深刻认识十五大的历史地位,首要的问题是正确地认识十五大的灵魂,准确地把握大会的主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次伟大创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创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进行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造就了两位伟大人I工物,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召开了两次历史性大会,已经取得或必将取得两次历史性胜利。这就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革命,即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本文通过回顾第一次飞跃的历程,分析和研究它产生的原因,阐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本文通过回顾第一次飞跃的历程,分析和研究它产生的原因,阐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在认识上获得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说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历史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代表人物,进行独特的理论创造,以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称之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从1936年5月到1945年8月,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全党的9年大学习。在历经9年的学习中,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整体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完成了党的建设的第一个伟大工程,推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大发展。今天,中国共产党开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应在历史继承中给予创造性推进。  相似文献   

18.
党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光辉历史,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和保障。党章百年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缩影和象征,不仅见证和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也见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历史性地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对进一步维护党章、认真学习党章,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窦惠娟  韩辉  马爱东 《奋斗》2001,(12):25-25
创新,是人类社会永生不息、发展向前的动力;创新,是—个民族振兴的灵魂;创新,是—个攻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八十年来,富有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次飞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探求者和自觉实践者,在其九十八年的具体实践中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推动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深刻揭示了蕴含于其中的三大历史规律,科学回答了蕴含于其中的四大历史性课题,成功推动了这一命题主题的五次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