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门刑法中具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科学法律思想与先进刑法制度。其中的犯罪未完成形态制度集中体现了澳门刑法的轻刑化、细密化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等特点。本文分别以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问题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牵连犯应是指犯罪人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 ,而其犯罪方法或结果行为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如何认定牵连犯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之间的牵连关系 ,存在不同观点 ,其中折衷说较为科学 ,即应从主客观两方面去分析、认定。无刑法规定性和不实行并罚性 ,应是牵连犯的本质特征。对于牵连犯与吸收犯、想象竞合犯、结合犯之间的异同 ,必须在理论上深入研究 ,并在刑事法律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俄罗斯刑法理论上,关于犯罪构成结构的争议性问题可以归结为三类:即犯罪构成应由哪些要件组成?通说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中"要件"和"特征"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四要件应该怎样排列?在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研究中,也同样遇到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前不久,我国法学界曾就法人是不是犯罪主体的问题,颇为广泛地展开了一场争论。这个题目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兴趣,是因为当前大量法人犯罪的客观现实,向立法和法律解释工作提出了无法回避的问题。整个法学界和许多热心的群众对于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现在,关于法人是不是犯罪主体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今年4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0条规定:“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清楚地表明了我国的法人是犯罪的主体,并且表明法人犯罪应当追究其法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其存在的范围,不仅反映着立法者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受犯罪既遂形态类型的制约.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我国刑法中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的范围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国资流失犯罪将从高发于企业改制活动中转移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因此,这类犯罪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犯罪形式.国资流失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背信渎职侵犯纯国有资产的犯罪.如何区别小部分人私分国有资产与共同贪污的判断标准是集体私分一定是私分的受益对象范围大于决策和操作人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一章中明确规定: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企业提供服务”,并规定了这种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如此重要的法律文件中,这样明确而又具体地规定政府要为企业服务,这在我们国家还是第一次。这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政府在管理经济工作中转变职能的一个重要突破,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改与非犯罪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现代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为数众多的刑法学家把目光投入到对整个传统刑法理论和观念的重新审视,随之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先导意义的独创性刑法理论的出现,最终造就了全球性的刑法革命,其中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莫过于日益成为趋势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轻刑化倾向。与之有着紧密联系的非犯罪化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1989年10月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刑法协会第十四届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刑法与行政刑法之间的差异所导致法律和实践问题的决议》中称:“国际上存在一种潮流,把一些社会意义较小的违法行为从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修订刑法设置贪污贿赂罪章以来,刑法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法律武器。但1997年刑法至今已逾15年,反腐败斗争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就贪污贿赂犯罪相关问题的刑法修改完善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犯罪数额问题的刑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犯罪及金融犯罪的数额分析所谓金融犯罪,是指行为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危害国家有关货币、贷款、金融票证、外汇、保险、金融业务专营(包括集资)、证券等方面的金融管理制度,扰乱金融管理秩序,严重危害社会依照刑法应当加以处罚的行...  相似文献   

11.
新刑法对79年刑法第191条第2款作了重大修改,原刑法将该条犯罪规定在渎职罪中,而新刑法将其设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章节中,同时改为以盗窃定罪量刑。这一修改的立法意图尚且不论,本文单就修改后的犯罪形态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私有企业的刑法地位主要关系到私有企业在刑法中作为犯罪主体的认定。在刑法对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作出了明确的区分,并全面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之后,私有企业应有的刑法地位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在犯罪构成、起刑点和量刑情节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我国刑法中犯罪情节的概念我国《刑法》第10条明文规定了关于犯罪这个概念的定义。关于犯罪情节的定义,虽然在我国《刑法》中未做具体规定,但关于犯罪情节和从犯罪角度上理解的属于犯罪情节组成部分的量刑情节等概念的种概念却可以散见于我国《刑法》总则、分则及其组成部分,即我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军职罪条例》)、《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严惩治安犯罪分子的决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走私罪补充规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贪污、贿赂罪补充规定》)、《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14.
入户盗抢犯罪是我国刑法上的一种特殊规定。一旦与盗窃、抢劫犯罪相结合,就成为一种结合犯式的入户盗窃和入户抢劫,在入罪的标准和法定刑的规定上就具有了诸多特殊性。在入户杀人、强奸后,又起意窃财、劫财的案例中,由于入户的行为在故意杀人和强奸中并没有被评价,所以结合继起的盗窃、抢劫,依然可以成立入户盗窃和入户抢劫。入户盗窃少量财物,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轻微暴力的行为,由于入户以后的暴力使用既存在于盗窃的时间过程中,又发生在盗窃的空间现场里,所以应以入户抢劫罪认定。入户盗窃尚未窃得财物或仅窃得极少财物,由于入户盗窃仅仅是盗窃的子行为,未盗得财物应当以盗窃未遂认定。盗窃未遂是一次盗窃,但已经过评价,根据一行为不能重复评价的原则,不能计入多次盗窃中再评价。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0年 12月 28日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其中有四类犯罪行为涉及刑法适用问题。由于《决定》未规定具体罚则,因此,在对构成犯罪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时,须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6.
英国刑法中的犯罪冒失是指冒不合理之险。在英国刑法中 ,犯罪冒失理论经历了主观冒失、客观冒失和主、客观冒失共存的发展阶段 ,并最后又趋向于主观冒失的回复。英国刑法中的犯罪冒失 ,不是解决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之间区别困难的第三种罪过形态。英国刑法中的冒失 ,由于与间接故意及过失的关系混乱 ,不宜作为第三罪过形态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中外刑法分则对犯罪形态的规定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勇 《政治与法律》2007,(3):117-122
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以犯罪既遂为标准——这一命题在欧陆国家以及追随其理论的日本有着历史的根基,修正的构成要件学说是其在结果主义传统与现实需要之间做出的调和选择。我国自古处罚未遂,对刑法罪名条款的认识与西方有别。对我国现行刑法分则的理解,不宜与欧陆日本刑法同日而语,而应作出符合我国情况的解读: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既包括既遂也包括未遂,犯罪构成与犯罪既遂是两个有着不同功能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犯罪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表现之一,犯罪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政府在进行公共决策时无法对它视而不见,也就是说,犯罪问题是影响公共决策的因素之一.表现之二,在诸多犯罪相关因素当中,公共政策是一个最为活跃而重要的变量.因此,一个必然性结论是适当的公共决策就是最好的解决犯罪问题之道.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犯罪及其控制的深入反思和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0.
流量造假犯罪整体呈现出上、中、下游相结合的样态。就上、中游犯罪,可分为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两类。针对前者,若提供的支持并非专门用于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数据,优先考虑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针对后者,若通过网络爬虫获取具有公开性的个人信息后提供,入罪不仅需恪守相应技术原理,且需立足于数据维度实现刑法与前置法的协调。就下游犯罪中的抬高身价型造假和诱导消费型造假,宜分别以非法经营罪和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就相应牵连犯的认定和处罚,宜以牵连关系的判断为核心,先从纵向、横向和纵横结合层面初步判断,然后结合前后行为的行为举止及法益侵害样态进一步判断。若成立牵连犯,再结合刑事政策与罪刑互动解释规则确定是否以重罪从重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