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的《合同法》规定了利他合同法律制度,这一规定突破了传统的契约相对性原则,对此进行探讨研究,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分析和处理相关的法律问题。一、利他合同的概述、意义及构成要件(一)利他合同的概述利他合同属于涉他合同的一种,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为自己而是为第三人设定权利,并约使合同另一方向第三人履行,第三人依合同当事人的这种约定而取得直接请求履行的合同。在利他合同中,为第三人设定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权人,第三人称为受益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同称为基本合同,为第三人设定权利的约定称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2.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涵义  第三人侵害债权,是指债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的旨在侵害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债权实际损害的行为。在民法理论上,债权是指特定债权人请求特定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传统债权理论认为,因可归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债务不履行,债权人可以以  相似文献   

3.
张维 《世纪桥》2010,(17):55-56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撤销权制度,但是对于行使撤销权的主体即债权人的问题则缺乏具体规定,在理论和实务中都引起了很多争议,其中比较集中的问题在于债权人是否包括全部种类债权的债权人,是否包括有担保的债权人,以及债权是否要求已到期且已确定,以及多个债权人的情况下如何行使撤销权等等。本文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和理论,同时结合实践经验,对债权人的资格进行分析,提出以举证责任的分配来解决债权的争议,同时建议对《合同法》第74条第2款进行修改,以解决多个债权人的情况下诉讼程序处理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表现为:债权人享有给付请求权以及违约救济请求权;债务人可以对利益第三人主张他原本可以对合同债权人主张的权利;第三人享有的权利由合同当事人合同规定。  相似文献   

5.
今年元月,我受理了一桩来自四川成都债权人委托的经济纠纷案,按照惯例,受理案件后,一般都要为当事人进行一次案前调解,希望用非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减少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于是我来到债务人位于东山的工厂,说明我的来意,并耐心的向其说明欠款总是要归还的,否则要承担一切法律后果,但债务人无理拒绝打破了和谈的诚意。不过,我临走时还是留下了名片,并告知如果在一星期内有还款意思可和我联系,如果超过一星期,我们将诉诸法院。一星期后,我们把这桩经济纠纷案诉讼于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庭审中债务人只答应在2000年…  相似文献   

6.
杨建淮 《唯实》2006,(7):50-52
新《合同法》将债权人的代位权作为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在立法上被确定了下来。它突破了债权是对人权的传统民法理论,将债的效力扩大及于第三人,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也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三角债”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一直是各国继承法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因为这涉及到被继承人,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三方面的利益。我国关于这一方面的规定可以说少的可怜,而且规定的内容也很笼统,缺  相似文献   

8.
换位思考法就是在锯决纠纷时,要从不同的立场、角度、高度、层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的一种调解方法.通过该方法做到考虑周全,使问题解决彻底,不留后遗症.换位思考法一般针对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爱争强好胜的纠纷当事人而使用.  相似文献   

9.
政策咨询     
《江淮》2006,(4)
讨债十法读者来信:我的一个朋友1999年借了我3000元钱,但一直未归还。我也找过他很多次,但又不想太伤和气。请问,讨债有什么好办法吗?专家解答:一、和解法。协商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时,债务人暂无能力偿还债务但有还款诚意的,债权人可以就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数额等同债务人进行磋商,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签订还款协议。如果该债权有抵押担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债权人可与抵押人或者保证人进行协商,也可请第三者“牵线搭桥”,使抵押人以足额…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债权债务纠纷难解决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健康发展.正确行使代位权法律制度,可以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债之类的债权债务纠纷,使债权人的利益得到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适用法律条款的选择,是涉外经济合同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外双方当事人在谈判中争议的重点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合同的解释和争议的解决,关系到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一、仲裁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根据仲裁的定义,其构成应具备以下要素:(1)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2)解决争议的第三人是当事人选择的;(3)非司法机构的第三人为解决争议作出的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仲裁是一种重要的非司法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除民商事领域外,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方面,如我国常见的劳动争议仲裁、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本文所述的仲裁,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解决财产权益纠纷的民商事仲裁。  相似文献   

13.
一是有的地方超越试点范围,在试点城市以外的地区,越权使用国发[1994]59号文件有关兼并破产的政策;二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在破产过程中存在着假破产、真逃债的问题;三是有的企业在破产中规避主要债权人参加债权人会议,债权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4.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代位权制度,<合同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代位权诉讼方面的问题.但进入诉讼程序的代位权与民事诉讼法中代位执行权的并存在适用中出现了立法冲突.这两种制度有其各自存在的空间和价值,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取舍,而是应该进行协调,使作为一种实体上的权利与相应的程序性权利能够相互配合,更好的保护债权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代位权制度,<合同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代位权诉讼方面的问题.但进入诉讼程序的代位权与民事诉讼法中代位执行权的并存在适用中出现了立法冲突.这两种制度有其各自存在的空间和价值,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取舍,而是应该进行协调,使作为一种实体上的权利与相应的程序性权利能够相互配合,更好的保护债权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法之 《支部生活》2007,(3):44-45
仲裁,又称为“公断”,指的是纠纷出现以后,双方当事人自愿地把它交给共同所依赖的第三人(仲裁机构)来作出裁决,一裁终局,双方当事人不得对裁决持有异议,并且必须自觉地执行裁决,否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这么一种解决争议的办法。仲裁的这种性质使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自愿。所有的当事人都必须自愿把争议解决权交给仲裁机构,只要当事人的任何一方不同意去仲裁,仲裁机构就不得对争议进行裁决。同时,当事人还可以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约定仲裁程序等,这是仲裁同到法院起诉无须征得对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破产处理涉及到企业人、财、物等方方面面.而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处理问题(以下称“土地问题”)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土地合理流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合同的保全 ,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 ,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 ,或者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的法律制度。它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债权人撤销权。所谓债权人代位权 ,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权利而害及债权人的债权时 ,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 ,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之权的权利。所谓债权人撤销权 ,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 ,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为适应加强对债权人保护趋势的要求 ,规范我国的…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10,(1):20-20
行政诉讼通常被称为“民告官”。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发布了当事了《关于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行政案件受理,依法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切实解决行政诉讼“告状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已由注册资本制过渡至授权资本制,在现行资本制度下,如何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我国资本制度改革的评析和现行资本制度下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探讨,分析现行资本制度改革对债权人利益保护影响的原因和现行资本制度改革下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缺陷,提出我国现行资本制度下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