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事对台新闻工作,经常会提起两岸间的善意。2009年春天随同“安利心印宝岛万人行”首发团赴台采访报道,就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善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刘逸 《今日上海》2014,(9):38-43
自2011年开放台湾自由行后,至今已有36个城市的大陆居民可以自行前往宝岛旅游,因而促进了台湾旅游的观光热潮。 宝岛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精致的美食小吃,除了这些能够吸引众多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之外,大陆游客还会从宝岛带回各式伴手礼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假以时日,这些伴手礼也逐渐风行大江南北。然而,从赴台旅游采购台湾特产、伴手礼,途径与范围毕竟过于狭隘,同时也增加了旅费的负担。为了让大陆民众能便利地购买到台湾精致的特产与伴手礼,开始有商家或个人以电子商务的模式提供销售服务。  相似文献   

3.
水青山 《台声》2008,(9):61-69
7月18日,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全面启动,来自8个开放省市的1317名游客飞赴宝岛台湾,在几天里饱览了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动人的历史风物,标志着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奏响了台湾游开始曲。  相似文献   

4.
沐泽 《台声》2009,(1):62-63
面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11月24日,涵盖岛内12家知名医院代表的台湾医疗服务业访问团在北京举行台湾医疗服务业推介会。12家岛内知名医院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设计的赴台医疗游服务行程,从美容整形到优质健检,从脏器移植到日常医疗,产品内容不一而足。岛内医疗业者期望通过推介,使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不仅能欣赏到宝岛的好山好水,更能体验到台湾优质的医疗技术与服务,亦能开拓岛内医疗服务业的潜在商机。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1,(7):3-3
季节,催生万物长成。 这个季节,台湾个人游渐渐开始长熟。 从2008年7月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以来,台湾就成为大陆居民最热门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31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累计已经达到了234万人次。可见,尽管设限“团进团出”,但仍挡不住大陆居民对宝岛的向往和情深。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18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放,两岸旅游真正实现双向交流。两年来,两岸旅游合作不仅推动台湾旅游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拉动了台湾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医疗保健浮出水面,逐渐被大陆游客所熟知和向往,一股从宝岛吹来的旅游流行风越演越烈  相似文献   

7.
水青山 《台声》2009,(12):56-61
不少迹象表明,政治的和自然的风雨平息之后,大陆民赴台游又有了起色。据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海旅会)执行会长杜江介绍.截至11月19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已达到57.5万人次。自去年7月18日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在两岸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下,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28日,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率领赴台旅游考察团一行65人到台湾,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旅游考察。考察项目包括台湾的景点、交通、住宿、饮食、游乐场及有关的服务,此行为大陆同胞来台观光拉开了序幕。今年,一批批大陆同胞将踏上宝岛的土地,这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大陆同胞领略宝岛的美景,尤其可贵的是,台湾观光大门经此一开,两岸同胞也有了更深入交流的机会,诸多不同观点和歧见当可有效化解。我们乐见两岸此举,并望能尽速排除各种困难,让两岸同胞能早日同在宝岛的明月下举杯畅饮,把酒言欢据个人所知,大陆同胞到台湾旅游首选阿里山和日月…  相似文献   

9.
水青山 《台声》2009,(11):50-54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0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预计一致,大陆居民到台湾地区的旅游还会再度升温。绿皮书认为.2008年是海峡两岸旅游实现突破的一年。随着大陆对赴台旅游开放的区域扩大,经营赴台旅游的企业增加.直飞航线和航班的增加.再加上台湾在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旅游价格和促进旅游活动的便捷等方面的努力,2009年大陆赴台旅游的人次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任挥 《台声》2005,(9):58-60
一首歌曾这样唱道:“群山浮在海上,白云弥漫山旁,层云的后面,便是我的故乡……”台湾,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名字。2005年7月22日,“大陆民间教科文赴台参访团”来到宝岛台湾,开始了台湾岛十日感受之旅。“大陆民间教科文赴台参访团”共有团员11人,团长为全国台联副会长陈杰,副团长为台盟中央办公厅主任黄志贤,团员主要以台籍人士和全国台联同志组成。抵达台北,初下飞机,扑面感觉到的是台湾岛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热烈的友谊,邀请方亚煜国际开发有限公司的蔡总经理也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为陈杰团长献上了一捧漂亮的鲜花,陈杰70岁的姑妈执意要…  相似文献   

11.
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重启会谈,达成了《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众多大陆同胞朝思暮想的宝岛行梦想成真。欣喜之余,笔者第一次赴台参访的情景又一幕幕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2.
台湾游序曲     
水青山 《台声》2008,(8):56-62
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就像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谱写的一部华彩乐章;两会签署协议,两岸业界为此做好准备,如本刊上期拙作所述,算是拉开了序幕,而7月4日大陆首发团赴台,到11日和13日相继返回大陆,则奏响了这部乐章的序曲。这首序曲最早是在大陆各有关口岸奏响的。首发团的总人数,并非如早些时候透露的600人,而是680名,加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发交流考察团团员和新闻记者,合计760人。出发口岸有5个,但举行首发仪式的只有南京和北京。  相似文献   

13.
台湾行吟     
六月上旬.笔者随省新闻访问团赴台考察观光,宝岛风物,赏心悦目,乃作数首五言诗以寄慨。  相似文献   

14.
林挺华 《台声》2006,(6):63-66
初春时节,由江西省台办、江西省台联组织的以江西省台办副主任黄祖降为团长,南昌理工学院院长邱小林为副团长的“江西省教育学会参访团”一行10人赴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访。我们环岛一圈,拜访了各界人士,参观了私立学校、医院,领略了宝岛风情台湾之行,感受至深,难以忘怀。同胞情深2月16日,风和日丽。我们一行从香港搭乘华航班机飞抵台北的桃园机场,开始了祖国宝岛台湾之行。此次除团长黄祖降是二度赴台,其他团员都是首次入岛。下了飞机,身处异地他乡,大家难免有些陌生感,但一走出机场,迎面看见接待方台湾亚煜国际有限公司的蔡总及其同事在…  相似文献   

15.
戴鸿发  陈建 《台声》2005,(12):62-63
2005年9月12日,上海市台联组织了经贸参访团,赴台湾进行参访考察。我们作为参访团的成员,踏上了心仪已久的祖国宝岛台湾。短短十天,从台北到台南,浮光掠影,飞鸿过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访团员的台湾情结一踏上桃园机场,扑面而来的乡音已经令团员们激动不已。因为参访团中除了市台联的二位工作人员外,其余都是台胞。几十年前他们的父辈从台湾来到祖国大陆。台湾一直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如今,几十年的梦终于圆了,怎能不令他们激动?有位团员60年之前跟随父亲一起从台湾来到上海。当时只有2岁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再次回到他的故乡要苦苦等…  相似文献   

16.
水青山 《台声》2009,(4):60-67
2009年初春,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史上,将注定要写下重重的一笔。 为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方面扩大了开放区域,增加了组团社;在台北举行的第12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取得成功,为台湾游提振人气,带来利好;大陆赴台旅游人数激增,无论单日还是周.月都创下新的纪录;在此基础上,两岸又在携手互动,继续谱写台湾游进行曲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17.
水青山 《台声》2009,(7):45-52
6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始以来,到台湾游的大陆居民大概已经达30多万人次了。在这样的基础上,相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大陆居民增加对台湾的了解,以及台湾同胞进一步增加对大陆的了解,是良性的,是健康的,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我们对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高度重视,也会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青山 《台声》2008,(11):47-54
今年9月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在厦门举行的第三届“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受权宣布,首批开放赴台旅游的大陆13个省市居民今后可赴金门.马祖、澎湖旅游并经金门、马祖,澎湖赴台湾本岛旅游。福建旅游界对此积极响应,促成经“小三通”赴台游首发团迅速成行。大陆居民赴台游随之升温,也为台湾游进行曲谱写了一个强音节。  相似文献   

19.
程程 《两岸关系》2008,(11):60-61
“盈盈海峡咫尺,两岸青山守望”。这本是一句充满温情的散文诗,却隐藏着几许辛酸与无奈。“咫尺”之于“天涯”、“守望”之于“在望”,委实有着一种难言的委屈与痛楚。可能对很多大陆百姓来说,都有一种特殊的宝岛情节吧,能有机会赴台交流、参访,品美食、赏风景、体人情、望风土、交朋友,是很多大陆人的愿望。而我,无疑是幸运的,不久前,我刚刚走进了那熟悉又陌生的宝岛一台湾。  相似文献   

20.
2008年7月4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暨两岸周末包机正式启动,59年的期盼终于梦想成真。值得庆幸,我参加了这次首航之旅,在这八天七夜的行程中,宝岛秀美绮丽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