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战略任务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基本要求是“三为民”,核心价值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实践是目标“社会和谐”、过程“战略高瞻远瞩、政策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应对机遇挑战、健全实践载体、制度改革创新”与效果“民生保障‘稳’、民生改善‘进’”的统一.这深刻揭示了发展民生,必须坚持民生本质与民生现象、民生现实与民生未来、民生主体与民生客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庄百鹏 《党政论坛》2012,(4):12-14,1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发展,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民生问题是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是社会的永恒主题.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等不同时期,一直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宗旨和根本价值取向.民生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永恒主题,是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3.
民生是党和政府近年来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近期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从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出发可知,民生关系着国家稳定和公民的幸福与发展,更决定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新时期,民生这一命题的背景下的责任政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又有了新的内涵,这对党和政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要加快问责制度的建设与实践、突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强化国家与公民在民生建设中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以来我党关注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关注与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改善民生"的历史唯物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善民生",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唯物论命题.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根本途径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价值追求在于人民生活需要的满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满足人民群众的当前需要并引导其向新的层次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改善民生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内在机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改善民生的"发展"才能称得上科学的发展,扎根于改善民生的"和谐"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和谐,因此,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亟待解决的两大时代课题,科学发展能更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物质基础,社会和谐能更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社会环境,因此,改善民生必须深深依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刘娜 《学理论》2012,(17):1-2
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是不同时期国家和社会都十分重视的一种理念.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而且影响着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任何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否有效,归根结底要看是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现实性解析: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不动摇;发展经济,为民生建设提供物质保证;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环保及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是"执政为民"的政府,具有"民生优先"的根本价值取向。在加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基础上,服务型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与发展民生的重大责任,在实践中以"三大转变"力促民生改善,用统筹协调破解民生难题,从制度创新上保障民生需要,通过共建共享完善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共政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以政策制定者的价值偏好、政策的强制性、公共性为基础,贯穿政策全过程.当前,以民生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选择,日益深化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科学发展路径,推动着政治资源配置、财产权利和发展机会走向公平正义,彰显出我国公共政策维护民生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未曾圆满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翻开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政治观.因此,探讨民生政治观的思想渊源、形成和发展,凸显出中国共产党民生政治观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思想的突破和意义,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明海 《理论导刊》2008,1(1):56-58
加强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社会建设视野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主要在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和谐发展;权利保障,共同富裕;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改善民生的历程在经历了良好的开端后,出现了重大曲折.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善民生经历了恢复与推进的发展阶段后,开创了新阶段新世纪的新局面.从这一历程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只有改善民生,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改善民生,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民生的内涵和外延,科学认识民生的特点。民生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当今时代我们应从广义上来理解民生。广义的民生不仅包括公民的生计与生活,还包括公民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包括公民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内容。民生的外延包括生存的民生、发展的民生和享受的民生三个方面。民生具有时代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永恒性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理念的灵魂和精髓,其基本特征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以人的生存、成长、幸福和发展为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价值和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和要求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条件和保证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对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并赋予它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民主民本民生理念辨析及理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民本、民生是不同的政治理念.民主是人民主权的权力本位,源于西方的社会历史基础;民本是与“君本”相对应的“以民为本”“为民作主”的政治思想,以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政治文化为生存发展的土壤;民生是超意识形态的政策措施,直接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权的安危.吸取民本思想之精华,构建明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民生理论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刘丹 《学理论》2012,(15):19-2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在继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领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来建设党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出发,对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民生政策取向、发展民生的工作部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概括和新的举措,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理论体系,并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9)
对理想民生状态的追求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发展和改善民生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民生工作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新时代民生发展特点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理念,为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民生理念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习近平民生理念的理解,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认同感,促进民生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民生效率作为民生系统运作过程中民生的投入产出比,是直接效率和间接效率的统一,不仅直接表现为民生状况的改善程度,也间接地表现为民生改善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民生效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民生投入规模、民生投入结构、政府行为、群众利益表达等。只有破解民生效率困境,才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以实践的视域科学地阐发了民生思想,认为民生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民生的实现过程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争取解放、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马克思对民生的关注不是停留在人道主义之上的阐释,而是诉诸于"武器的批判".考察马克思在民生问题上的致思理路,挖掘其思想中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能够为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