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体制历来是人们关切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把政治改革提到很高的议程。当时的政治改革有两个重要点,一是要以政治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二是要以政治改革来保证改革成果,这里的政治改革指的是制度化。90年代政府的重点在经济改革。尽管中国取得了很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即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保证。这表现为:1、改革与完善领导体制息息相关;2、改革与完善国家机构、保证和促进新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关;3、改革与完善干部制度,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有关;4、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改革提供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模式的确定,应当依据:1、经济体制改革和重新确立的经济建设模式向政治体制提出的改革要求;2、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根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3)
顶层设计,是中国新的政治名词。这个工程学术语,在政治中是指对未来改革的整体谋划。中苏改革不同的顶层设计致使两国走上不同的改革之路:中国改革选择了以农村为突破口;改革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同时注意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改革注重循序渐进。苏联改革以企业改革为突破口;改革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改革较为激进。通过比较中苏两国改革的顶层设计,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为中国今后的深化改革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0年开始,邓小平多次提出政治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他一直认为,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他一直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不搞政治改革不能适应形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60页);他把政治体制改革视为改革深化的“标志”;他还一再叮嘱,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太迟”。  相似文献   

5.
包心鉴 《理论探讨》2001,3(3):10-14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再一次将政治体制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是化解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这一目标 ,要突出地完成三项任务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配套的民主调控体系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决抑制和消除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造小生产社会政治心理 ,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6.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治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基于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端和自身内部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而进行的,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中国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现实,则促使我们必须以全球化为背景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改革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化是中国政治改革的根本目标,政治法治化是中国政治改革的方略选择,政治现代化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实现形式,政治文明化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7.
当今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要求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保证。它具备了两层含义;一为政府体制改革,即行政改革,追求的是高效化;二为政权体制改革,即政治改革,需要的是民主化。要达到这些要求,有一个轻重缓急的过程,同中国的经济改革的进程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素质有不可忽视的联系,超越了这基础,政治体制改革也不会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改革经常面临这样一个质疑,即它更多地只是一场经济改革,在政治改革方面乏善可陈。这无疑是一种偏见,源于某种预先设定的先验政治图景。特别是在实行民主方面,似乎只要没有进行大范围、高层次的选举,就称不上真正的民主。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其实非常注重政治建设。在总结改革初期的经验时,他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内政策最重大的无非两条,一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二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青年政治研究会筹备组在北京召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有一百多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发言同志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1)中国社会的改革,不是经济改革的独奏,也不是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二重奏,面是一部由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观念文化变革交织而成的雄壮的交响乐。 (2)政治改革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而且也包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后者除了为经济建设服务之外,还要保障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使人们普遍具有的参加政治生活、影响政治决策的欲望得到满足。建设高度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理论探索》2005,5(5):18-19
群体性事件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表现形式。改革中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利益调整的失衡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经济根源;广大群众较为严重的政治依赖性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政治根源;公民开放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与不适当膨胀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1.
韩松林 《学理论》2014,(32):293-294
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基层建设的当务之急。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加大形势任务教育活动的力度;尊重和理解企业职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文章论述了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总体战略中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仍在于提高效率。行政民主是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取向,不能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目标相混同;改革要兼顾机构改革与政治职能两个方面,使二者协同发展;目前改革的难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未形成良性互动,行政体制本身的改革并不配套和适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有很多阻力。对此,文章提出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对策,并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应与政治体制改革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体制历来是人们关切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把政治改革提到很高的议程。当时的政治改革有两个重要点,一是要以政治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二是要以政治改革来保证改革成果,这里的政治改革指的是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之相适应,这是邓小平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一、政治体制改水是改革向前推进的标志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应该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o页)因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无法进行下去。“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  相似文献   

15.
最近,陕西省社联、省政治学会在省委党校召开“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与政治改革”理论讨论会。来自西安、咸阳市政治学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现综述如下。与会同志认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与政治改革密不可分。当前出现的经济混乱,其原因不仅在经济领域,更主要的是在政治领域。政治改革滞后已经严重束缚以至干拢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三次理论讨论会上,我们小组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理论研究如何跟上形势的要求,宣传改革,促进改革,为改革服务”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主要观点如下:改革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大家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要深入;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提到日程上。改革从总体上已由浅层次改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客观上要求改革从过去的全能政治体制中演化而来的现行政治体制。一方面,与现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并将其改革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就改革政治体制而...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这种说法是不公正的。十年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例如,在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上,确立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制结构。在农村,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在流通领坡中,对价格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市场机制显示出重要作用;在工业企业中,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引进外资方面,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政策,建立了经济开发特区等等。这些改革,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取得的这些伟大成绩是举世公认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总是并行的。如果不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一个适合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牵住牛鼻子,以经济领域改革为重点;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其他领域改革;找准动力源,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抬头望天空,保持政治方向政治定力;咬定青山劲,永往直前不回头不动摇等等,是改革开放成功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加大改革力度,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紧迫要求。其主要措施是:加大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力度,为收入分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优化的社会政治环境;完善经济体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社会经济环境;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