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超购加价,将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等等。1987年对粮食的购销又实行了“双轨制”,即保住一块、放活一块,实行多渠道经营。这些措施,逐步改变了粮食流通体制过于僵化的弊病,对粮食生产进一步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仅仅是粮食流通体制改  相似文献   

2.
今年,国务院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将向全面纵深发展,并开始进入关键阶段.面对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国有粮食部门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粮食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必须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笔者认为,组建粮食集团,是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机制与体制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组建粮食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方式运作,相比于现行国有粮食企业的运行管理,具有以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参考信息     
今年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今年将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在搞好粮食、棉花、猪肉、蔬菜和化肥等商品的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把整顿流通秩序,规范交易行为,稳定市场物价作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来抓。 据国家体改委介绍,今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明确划清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尽快建立多层次的粮食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形成吞吐及时、调节自如的粮食流通体制。继续按照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经营分开的原则,改革粮食企业体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放在扶持生产,尽快建立市场宏观调控和质量监督机制止。  相似文献   

4.
问:国家最近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答: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保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工作省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粮食保护价制度的意义粮食保护价制度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农业政策和粮食政策,从粮食收购政策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影响程度上讲,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1953年~1984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时的统购政策和1985年以来实行的粮食流通双轨制中的合同定购政策。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粮食流通双轨制政策则是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从而进一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产物,所以双轨制是一项过渡性政策。  相似文献   

6.
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粮食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1985年,取消了在我国实行长达30年之久的粮食统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制度,合同定购部分以外的粮食由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形成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双轨制”。从此以后,又采取了...  相似文献   

7.
嘉峪关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粮食流通领域执法监察工作近日结束。监察结果表明,嘉峪关市从1998年以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中央提出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落实较好,并通过执法监察取得明显成效,使粮食市场管理得到了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粮改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的好。他们先后成立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市场清理整顿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与,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落实到位。1998年以来,嘉峪关市在全面完成定购小麦200万公斤任务…  相似文献   

8.
信息广角     
农村改革获七大新进展2005年来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七方面进展:一、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向深入;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四、农垦系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五、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步伐加快;六、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七、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绝大部分农产品购销已经放开,但粮食产品还没有完全放开。为了落实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精神,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003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已经实行购销市场化的地区,要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粮食主产区也要积极培育粮食市场,探索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张成凤 《发展论坛》2003,(12):59-59
我国将逐步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将导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的信贷风险由政策性变为经营性,信贷市场竞争多元化,存量不良信贷资产继续恶化。为了防范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成本向农发行转移的风险,农发行应保持信贷投放的谨慎性,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对农发行粮食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将逐步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最终实现全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截止2003年4月,我省青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粮食供过于求,粮价下跌,粮农利益受损,粮食企业亏损增加,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不够完善。为解决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迎接加入 WTO带来的挑战,我国必须对粮食生产和流通作出战略调整,并改革粮食补贴政策。  一、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现状及粮食补贴政策的局限  针对粮食价格下跌和粮食企业连年亏损的形势,我国于 1998年开始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出台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在国家储备、地方储备粮油补贴之外,对企业超过合理正常周转粮食库存给以利息、费用补贴。为遏止粮食企业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重申,要正确把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原则,这对于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按《决定》要求,贯彻十五大精神,通过深化改革,真正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按照今年5月召开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Xi作会议精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财务帐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转换国有粮食企业机制,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理顺粮食价格机制,减轻国家财…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6,(2):38-38
2005年来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七方面进展:一、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向深入;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四、农垦系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五、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步伐加快;六、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七、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农村第二步改革]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了取消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对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农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等一系列新政策,从而开始了以发展商品生产为中心内容的农村第二步改革。从1984年开始,湖南已着手在华容、衡东、沅陵3县进行农村全面改革试点。从1985年开始,农村第二步改革全面展开。首先是改革统派购制度为合同定购制。中心内容是:对粮食实行合同定购和议购;对生猪采用补贴粮食和优先供应饲料等办法实行合同换购;对为工厂提供原料的重…  相似文献   

15.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张皓若在刚刚闭幕的体改工作会议上归纳了’97年体改工作的八项重点内容。即:搞好改革试点;继续推进“抓大放小”;进一步推动国家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推进国有资产监督和营运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深化粮、油流通体制改革及搞好搞活县城经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邢台国家粮食储备库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工作稳健有力,目前基本完成了改革的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是我国执行了长达三、四十年的一项基本国策.1953年国家在农村全面贯彻实施粮食“统购统销”.但执行之初出现过不少矛盾和问题,造成了农村关系紧张的局面.为了改进和完善统购统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5年在粮食统购统销中实行“定产、定购、定销”措施,从而使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能得以长期坚持贯彻执行.粮食“...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目标内涵歧义决定路径选择差异1.粮食流通补贴属于保障公共利益的公共财政范畴。粮食流通安全是粮食再生产系统安全中与粮食生产安全互为支撑的两大基本点之一。因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就必须要落实于粮食流通安全框架内的市场取向改革,而非简单化地一味市场化。这是  相似文献   

19.
继2001年浙江等8省市主销区实现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之后,2004年6月我国又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这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对于推动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产生了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实现粮食经营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后,还要不要粮食流通主渠道?粮食经营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与粮食流通主渠道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我们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明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属于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仍然需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粮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与年轻的共 和国一道,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了统购统销、合同定购、“四分开一完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体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的全过程。因此,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既是对传统模式的革命,又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我们深化改革,无疑是有现实启迪意义的。 统购统销: 计划经济的产物  新中国建立后,在财经战线相继进行了“三大战役”。其中,第二大战役就是 1953年开始的对粮食为主的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这一“战役”勾勒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