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诉讼中的拘留又称司法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限制妨害民事诉讼的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妨害民事诉讼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必须正确适用,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达到维持正常的民事诉讼秩序,教育公民遵守法律,遵守诉讼制度的目的。审判实践中有少数审判人员往往不能准确地适用拘留措施,造成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民事诉讼法第十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或人,规定了若于强制措施。比如: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责令覆行协助义务、罚款、拘留等。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较好地运用了这些强制措施,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和制裁作用。但是也有个别法院或审判人员忽视对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9,(2)
最近时有发生军人外出或探家期间,被地方法院以妨碍执行公务为由,施以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之事,为此,笔者就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军人适用拘留一题,谈几点看法。一、民事诉讼中的拘留措施,究竟适用不适用具有妨害行为的现役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训诫、具结悔过、罚款和拘留五种。这五种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保证审判和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有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依法采取的排除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手段,也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强制措施,是为了排除防害民事诉讼的障碍,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及时正确地解决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它在民事诉讼理论研究和民事审判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法条内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又称民事强制措施)和执行措施(又称强制执行措施),是民事诉讼过程中保障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顺利进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诉讼权利,维护正常法律秩序的重要手段。由于法律对这两项措施的规定比较原则,在审判实践中具体适用这两项措施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影响正确执行。现就此谈谈个人的初浅看法。 民事强制措施与强制执行措施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是修订民事诉讼法(试行)新增加的条文,是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强制措施的重要补充。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法律规定,对于保障正常的诉讼秩序,提高人民法院威信,保证民事审判顺利开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的必要性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了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并对违反法庭规则,哄闹、  相似文献   

7.
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公安厅(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已从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起在全国试行。现就执行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七十八条关于拘留的规定,通知如下: (一) 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采用这种强制措施,必须十分慎重,只有对极少数有严重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的人,经过多次耐心教育,仍坚持不改  相似文献   

8.
在民诉法中,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在有关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中也大都设有专章论述,但对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是否具有惩罚性或制裁性的问题,意见相左,观点各异,在立法上也无定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不具有制裁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是带有制裁性质的强制手段。第三种观点认为,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具有制裁的性质。作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具有制裁性,它所体现的各种强制手段就是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的本质是对违反民…  相似文献   

9.
拘留,作为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采取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在制止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排除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障碍,保证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进行,教育行为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后行诉讼义务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司法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在立法上的缺陷和操作上的困惑。本文拟就妨害民事诉讼拘留措施的完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求抛砖引玉。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至第106条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七种强制措施:拘传、训诫、责令具结海过、责令退出法庭、责令履行协助义务、罚款、拘留。这七种强制措施成为司法实践处理妨…  相似文献   

10.
正确适用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我国民事诉讼法,本文拟就怎样才能正确适用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以下简称民事强制措施)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正确认识民事  相似文献   

11.
民事拘留的有关问题及立法完善●钟斌孙晋琪民事拘留,作为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采取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这些年来,应当说在制止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排除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障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司法实践中,民事拘留这项制度...  相似文献   

12.
李健 《山东审判》2003,19(6):117
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对妨碍民事诉讼人员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被司法拘留的人员应当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司法实践证明,这种由公安机关看管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审判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认为,在法院系  相似文献   

13.
十、什么是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为什么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要采取强制措施? 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必须有一定的诉讼秩序来保障。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诉讼活动,这是每一个诉讼参与人应尽的义务。凡是阻碍或者破坏诉讼程序正常进行的行为,即应该作为而不作为(如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拒不到庭),或者不应该作为而作为(如指使他人作伪证),  相似文献   

14.
秩序与尊严——民事诉讼强制措施重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响 《法治研究》2011,(8):37-43
在我国当今的民事司法实践当中,长期充斥着以取证难、执行难为代表的种种蔑视法院权威的乱象。对此,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十章难辞其咎,因为该章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已严重不符合当前民事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即在范围上十分狭隘,在力度上也太过软弱,以至于法院屡屡遭受藐视而无法自救。想要去除第十章的病根,唯有借鉴美国关于藐视法庭制度的先进立法经验,进行通盘的改造创新。  相似文献   

15.
以人身强制措施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把刑法第157条“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作为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纳入了第10章“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规定了被执行人出现上述行为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把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是指运用刑罚手段惩治妨害民事诉讼构成犯罪的行为,以保证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维护正常的司法审判秩序.任何一部法律的贯彻实施,都必须靠国家强制力做为坚强的后盾.因此,每部法律都毫无例外地或多或少地规定了相应的保护该法的实施手段.民事诉讼法在自行实施上规定了两种保护方法,一种是民事保护方法,即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根据妨害情节进行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另一种是刑法保护手段,即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用刑罚的手段予以制裁.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中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显得极为不力,使法律无严肃性,法庭失去神圣,法院没有权威和法制的形象,这与我国的法制建设极不相适应.下面笔者就我国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有些民事案件的被告人经多次传唤而不到庭的情况,妨害了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对于这种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行为,怎样正确地适用民事拘传措施强制被告人到庭,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对拘传的适用失之过严,对应  相似文献   

18.
在解释论上,诉前停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裁定经当事人申请后由作出裁定的审判机构执行,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的,适用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但是,从立法论的角度,此种裁定应当直接交付执行机构执行,既无需当事人申请,也不宜由审判机构执行。此种裁定的执行以行为为标的,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并不能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对行为义务的"执行难"问题。从制度上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间接执行方式的承认。  相似文献   

19.
民事或行政诉讼中强制措施的制裁性林莉红民事、行政诉讼中强制措施是指在诉讼进行中,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对有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秩序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排除妨害、维护诉讼秩序顺利进行的强制手段。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主持进行的一项严肃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刑事诉讼法中并无妨害刑事诉讼行为这一明确概念,但是民事诉讼法第10章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其中第100条,第101条、第102条和第106条规定了13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如“违反法庭规则,扰乱法庭秩序”、“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等等。稍加对照,不难发现,诸种类似的违法行为亦不时在刑事诉讼中出现。笔者认为所谓妨害刑事诉讼行为即指故意扰乱和破坏刑事诉讼秩序,妨害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妨害刑事诉讼行为从本质而言是一种破坏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行为,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及时排除妨害刑事诉讼行为,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