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学者贾公彦以其所著《周礼注疏》、《仪礼注疏》而名世,成为唐代礼学大家,学术成就向为后世所推崇。其礼学二疏之作书征引诸多文献,其中引礼图凡五条,然所引礼图内容的真伪迄无考论;礼图撰者或为阮谌,或不详,有待进一步考证。现对勾稽史料、出土实物等进行考释,知贾公彦所引礼图内容有商榷之处,撰者不详者或为郑玄,或为汉代以前学者。  相似文献   

2.
立嫡制度是周公制礼的重要部分,从礼制诞生之后,继承制度就是礼制重要的一环了。因此,欲了解华夏礼学,尤需对其继承礼制加以认识。继承礼制在周公制礼以后,最终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和余子分封为特征的继承礼制,但是在进入春秋以后,即使是宗周和鲁国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不遵守乃至破坏继承礼制的行为,而吴国和宋国的继承则多少保留有殷商旧俗。对此,礼学三传中,《左传》虽然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的礼制,也对能让国于贤的君主提出了表扬,《谷梁传》对于嫡长子继承礼制的坚持更为强烈,但是也不否认在国家必须之时继承礼制的部分突破可以被接受,《公羊传》则最为强烈的维护继承礼制,认为无论个人品德国家需要如何,都不可以以此为理由破坏继承礼制。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们 别忘了去图书馆的路陆和健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藉中,建筑艺术占据着重要位置,西周的《礼记》、《仪礼》、《周礼·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治》,清代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以及现代的《中国建筑史》和诸多建筑典藉均详细记载了我国...  相似文献   

4.
李岩 《求索》2013,(12):69-72,131
研究周代的服饰制度,由于年代久远.所以要依靠早期文献的明文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目前学界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传世文献和出土的玉人像上.却忽视了地下出土的两周青铜器铭文。因此本文通过整理两周金文,发现两周金文为周代的服饰制度研究提供了大量地下第一手材料。经对西周金文赏赐运用先分类.后断代的研究,探讨周代赐服制度的形成与特点,阐明西周中晚期赏赐服饰之类别进一步细化,数量亦有所增多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礼产生于氏族社会,至夏代时逐渐有了法的性质,礼制由此产生。到商朝时,礼的法律化进一步的加强,与"法"相互配合对社会进行控制,此时的礼制已日趋的完备,并为西周礼制的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申姓之根植南阳肖华锟申,古国名,姜姓,在史料中有不少记载,如:《国语·郑语》载:“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左传·隐公元年》载:“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庄公六年》云:“楚文王伐申,过邓。”《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  相似文献   

7.
西周时期,朝聘礼作为重要的邦交礼节,对于巩固周初统治、维护周天子的权威起了很大的作用.春秋以后,在“礼乐崩坏”的背景下,朝聘礼仍为各诸侯国所继承.楚国在从“蛮夷”之邦发展至中原强国的过程中,受到中原文化影响,逐渐开始重视朝礼“别尊卑”功能的发挥,利用与他国间的朝礼来标榜自身地位之改变.新出土的楚国纪年简资料,有很多楚国聘问活动的记录,与传世文献如《左传》、《史记》中记载的楚国朝聘活动相互参照,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实力的变化过程,以及中原礼仪文化对楚国影响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西门小刀 《乡音》2014,(3):45-45
高房价的问题由来已久,现在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的铭文上就有房屋租赁、买卖的记载不过那时候国家人口少,经济又是自给自足的模式,房价问题还不算显著,朝廷也能为官员免费提供房子那时候官吏的住所简称官舍,跟办公地点挨得很近,《晋书·陶侃传》就有“迎母官舍,乡里荣之”,这时候当官是不用为房子发愁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火耕水耨”的方式种植水稻在《史记》《汉书》等文献典籍内早有记载,其后一直到唐宋时期的文献中还有所提及。此农耕模式跨越了人类早期社会与有史料可凭记载的不同时空范畴,对探讨稻作文化的起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纵观此前有关稻作文化起源方面的研究,对“火耕水耨”的相关记载与考古发掘的取证相互联系不甚紧密,使得有关稻作文化起源研究长期处于久疑不决之困境。若能借助民族学有关文化类型演替的理论与方法,在此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有价值的突破便可期可待,我国南方各族先民在稻作文化起源中所作出的贡献亦可获得可信验证。  相似文献   

10.
范蠡在陶山     
史料中对于范蠡的归宿问题记载并不多,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所取史料来源于越国典籍《越绝书》,在卷十三《外传枕中》最后一句提及:"范子已告越王,立志入海,此谓大地之图也。"范蠡后半生的资料索取,应当归功于司马迁,分别在《越王勾践世家》和《货殖列传》中予以记述,但对范蠡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门神     
胡迌 《台声》2008,(3):76-79
门神,看守门户之神,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信仰。中国古代“五祀”,有五种祭祀对象:门、窗、井、灶、中溜(屋檐或堂屋),门居首位。在古老风俗中.祭祀门神可能是最久远的。《礼记.月令》曰:“孟秋之月其祀门。”《丧大记注》曰:“君释菜,以礼礼门神。”《淮南子》记载:“夏后祀户,殷人祀门。”到了周朝末年。正式有了专门为人护卫门户的神明。门神能够驱邪魔、保平安,卫家宅、助功利、降吉祥,二千余年来,傲立于各种寺庙和千家万户的大门上,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冠县政协负责编纂的《冠县碑文大观》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碑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民族特色的亮点之一,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冠县碑文大观》全书26万字,16开,7大篇章,集史料性、知识性于一体,图文并茂,资料翔实。该书辑录了冠县有史料记载以来的碑刻、志铭文化,它的出版是对冠县历史的又一个全新视  相似文献   

13.
司马光在《礼》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书仪》一书,参酌古今,期于致用。《大学广义》《中庸广义》两篇,修身治国,推诚执中。总体而言,司马光的《礼》学对于宋代礼制建设和四书学的兴起均有不容忽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玉茜 《求索》2013,(9):78-80
《诗》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学载体。作为儒家修身养性的经典教材,《诗》对礼的道德承载起于孔子。孔子是周礼的坚决维护者,他对《诗》的阐释一方面基于其“发乎于情”的文学特质,另一方面则基于《诗》中所蕴含的周礼精神。孔子在与弟子授诗、论诗的过程中,将《诗》之情自觉地引向“礼”之情,即通过对诗情的体味升华到对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不仅开启了中国《诗》学阐释的先河,同时也打开了两汉《诗》学礼化之通路。  相似文献   

15.
王瑞英 《求索》2010,(1):227-229
西周时期属于我国早期国家形态,各种机构和制度处于开创时期。对于西周的社会性质历来有奴隶社会说、封建社会说和封建领主社会说等不同的观点。西周铜器铭文显示在土地制度、统治机构、意识形态等不同领域内部都与前代已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后世封建制的许多特征已经萌芽。西周奴隶制社会内部孕育着封建制的因子,西周社会处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柴荣“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引人瞩目的课题,在西方现代文明扣开中国大门之前,礼便是先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作用,更是值得探讨研究。从西周周公制礼开始,到清末法律改革,有“礼教派”与“法理派”之...  相似文献   

17.
论《诗经》与音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在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诗、乐、舞在产生之初是一体的、共生的。《诗经》保存了先秦音乐的大量原始材料。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下 ,《诗》乐是作为雅乐的基本文化载体而存在的 ,“中和之美”是诗乐的精髓。随着的“礼崩乐坏”出现的“新声” ,是来自桑间濮上的世俗之乐 ,这与束缚于礼制的雅乐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乐”的流行 ,《诗》的音乐性也就逐渐消失了。《诗》的辞义功能更重要了 ,成为一种纯粹的诗歌形式。《诗经》逐渐被纳入儒家的经典体系 ,背负起沉重的教化使命。  相似文献   

18.
郭齐 《湖湘论坛》2014,(2):90-99
《大唐郊祀录》十卷,卷末一卷,附录一卷,唐王泾撰。该书为中国古代礼学史上较早的礼制专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宋代以来被各种文献广泛征引。然而由于流传不广,稀见晚出,以致未被《四库全书》所收录,因而不为学界熟知。因而对该书作者、内容体例、成书年代、版本流传、文献价值等的系统探讨,突显其在古代礼学史研究及文献校勘辑佚方面的重要作用,意义深远,亟望学界进行全面深入的整理。  相似文献   

19.
黄忠富 《世纪行》2012,(4):12-14
沧浪听歌的故事 孔子沧浪听歌是一个流传很久远,传播很广的故事。最早记载孔子沧浪听歌的是孟子,《孟子·离娄》中记载:“有孺子歌目:‘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这说明沧浪之歌早已有之,孔子不会是第一个听到的人,只不过他是名人。所以他在沧浪听歌的故事就被人们记载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政策瞭望》2014,(2):56-56
人们谈起中唐时期的唐宪宗.就不能不想到置于他御座之侧的一道道屏风。这些屏风刻录了三皇五帝的治国之要.是他治国理政的一件重要法宝。宋人编写的《容斋随笔》有一段详细记载:公元805年。唐宪宗即位后.为了励精图治.效法圣贤,振兴逐渐走向衰落的李家皇朝,他不仅早起晚息,用心诵读历朝实录。从中汲取兴亡衰败的历史经验,而且还把《尚书》、《史记》、《汉书》和《三国志》中特别有借鉴意义的警醒之言和治国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