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初“贞观之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有魏徵这样敢于面折廷争的民臣,以及唐太宗“兼听则明”的纳谏制度。  相似文献   

2.
鼓与中国古代的言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有一种特殊的声响,鼓在中国古代言事制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尧舜时设“敢 谏之鼓”,从此,鼓也就成为谏宫谏诤的重要道具。直诉是中国古代法律规定的一项诉讼制 度,鼓又充当着直诉的道具。周代建路鼓于大寝之门,以达穷民,汉朝实行“击鼓上言变事 ”,魏晋以后置登闻鼓,使皇帝直接“天听”。盈盈鼓声,警于帝心,虽听谏与直诉冤抑之 事大打折扣,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谏言和冤情直达于最高统治者。鼓实在是人民喜 好之物。  相似文献   

3.
陈善 《青年论坛》2008,(2):150-152
《老子》一书可视作一本政治学的著作,其目的在于提出让当时的社会走出混乱局面的治世良策。在《老子》中,老子分析了东周时期社会混乱的根源在于统治者实施“有为”的政治。为此,老子认为要想天下太平,人民安宁,其根本方法就在于实行一种所谓的“无为而治”,既要求统治者应该谦退不争,清静无欲,与民无事,改变人民的心智和生活,同时又注重为政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大唐刚刚建立,硝烟未尽.唐朝高官之间的斗争却已拉开了帷幕。而在这些斗争中.最惹眼的当数头号权臣之争.即刘文静和裴寂之间的斗争。作为唐初功臣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裴寂与刘文静曾是患难时的朋友.但后来得意时终成敌人。  相似文献   

5.
阿蓝 《乡音》2012,(10):10
梁洪杰常委代表民建河北省委发言:在支持沿海地区发展方面,我省制定和实施的激励性财税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实行了支持沿海地区发展的激励性财税体制;二是实行了支持沿海地区发展的激励性财税政策;三是促进了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支持沿海地区发展的财税政策还存在"财税政策支持层次低、支持力度小、支持时限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周礼》制度设计中的“仁”思想和惠民思想.从哲学认识观出发,论证了传统天人合一观下的制度利多性原则的存在,指出天地自然之善和道德的存在与人类社会“仁”思想发展相一致;《周礼》制度的设计,充分反映了天人观的影响和制度主体中的惠民因素.《周礼》惠民制度思想对当代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改革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1.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确指出,,切实加强农业,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几项重要任务。A深体外贸体制改革,实行汇率并轨B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分税制C.搞好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D.抑制通货膨胀2.1995年3月,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讨论的三大主题是:、减少失业和增加社会和睦。A发展南南合作已加强南北对话…  相似文献   

8.
以WTO《政府采购协议》为鉴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墨 《新东方》2009,(8):33-37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WTO《政府采购协议》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也为我国政府采购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借鉴。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从1995年试点初创至今进入全面的推行发展阶段,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政治效益,但由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时间不长,虽然《政府采购法》已于2003年1月1日起实行,  相似文献   

9.
沉重的封建枷锁唐朝后期出现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身之居”的现象,土地兼并无限发展,大部分土地为大地主的“庄园”所有,农民纷纷破产,加上连年灾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被迫卖儿鬻女,饿死的不计其数。唐代地主阶级及其代表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的制度叫租庸调,这是从唐朝初年就开始实行的、套在广大农民身上的沉重枷锁。  相似文献   

10.
孙莉婷 《求索》2013,(2):172-17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营者作用愈发重要。如何留住优质企业经营者,并激发他们在持续动荡的经济局势中促成企业发展.便成了显各国公司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从国外经济发展趋势看,企业对于经营者实施严格追责已成一种普遍现象.公司实施经营者责任救济制度也相当普遍。目前.虽然我国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责任追究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严峻程度.尚未.出现知名企业的经营者因过重责任追究导致心理压力而影响公司经营甚至拒绝就职的案例.但在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上,经营者责任救济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不容忽视。为此,本文在考察国外董事责任补偿制度、责任保险制度及责任限制制度的基础上,拟对我国的公司高管责任救济制度进行检视,并予以建构,以期对完善我国公司法律相关制度有益。  相似文献   

11.
为管理臣服的少数民族,唐朝设立了不同于前朝的羁縻府州。这固然是汉魏以来民族融合的产物,但也与唐代统治者民族观及当时客观民族形势有关。唐朝统治阶级一直心存族属观念,认为胡汉有别。而不少少数民族首领、家族早在唐朝建立之初即与唐统治者接触,参与唐政权的建立、巩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少数民族士兵也直接参与了唐政权的建立,这又是唐统治阶级制定民族政策不得不考虑的客观因素,也是唐设立羁縻府州的民族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成效·隐忧·对策南水今年实行的财税改革,从总体上估量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财税改革的主流.但是,新的改革也带来新的隐忧。我们对于前进中的矛盾,要有及时缓解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财税改革的成效,消除财税改革的隐优,稳住财税改革的大局。一、财政体...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同时代世界各王朝帝国倾慕不已。这一历史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吏治思想开明,人才倍出,守法清廉,继承并创造了一整套周全的、适应性较强的宫吏管理制度。国家机构协调有序,职能分工细而不乱.繁而不杂。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表现出过人的胆识与政治远见。他把健全吏治监察机制作为立政的当务之急,并有力地从法律上、制度上不断地将其予以完善,一方面监察纠举官吏的不法行径;另一方面严以律己并加强对皇亲国戚的严格监督。政事堂制度正是这…  相似文献   

14.
姜仙玉 《浙江人事》2007,(12):36-37
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是用人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文斌 《山西政报》2010,(20):39-39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五新静乐”建设目标,按照“解放思想谋发展、全民创业促增收、狠抓落实见实效、统筹兼顾达和谐”的总战略.积极开展实施项目推进年和全民创业深化年活动,鼓足干劲,奋力攻坚.全力抓好项目推进、结构调整、“三农”工作、生态治理、基础建设、财税征管、民生保障、改革创新、安全稳定、自身建设等十项工作,切实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有新突破,在谋长远、抓重点上有新推进.在搞改革、促开放上有新举措,在惠民生、保稳定上有新成效,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宏翼 《人民论坛》2011,(7):116-117
南诏的行政制度,在总体上效仿唐朝法制建立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的同时,倡导君权神授,崇尚军功,实行军政合一的行政制度以及羁縻制。总体特征上较为凌乱、杂糅,处于较低水平。但是,正是这样的行政制度,恰好符合了南诏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上官婉儿与初唐宫廷诗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求索》2010,(2):165-167
上官婉儿是初唐独树一帜的宫廷诗人,她既是初唐宫廷诗的发扬光大者同时也是初唐宫廷诗的终结者。她不仅在创作上实现了对宫廷诗的题材、情感表达及格调气度的超越,而且在评判诸臣诗作时,有意识的标榜词气充盈,刚健明朗的诗风,在宫廷诗的内部突破了宫廷诗歌的创作题材与审美趣味,从而为唐代诗歌从初唐宫廷诗到盛唐之音的转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是"愚民"还是"民本"--《论语》一则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刚 《思想战线》2004,30(6):115-117
按传统方式理解《论语·泰伯》中的“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这句话 ,可解释为统治者当时推行的愚民政策 ,但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解释无法与《论语》文本背景融合。若将这句话点断为“民可使 ,由之 ;不可使 ,知之” ,译为 :“民众若能得到很好的管理 ,就继续使用这种方法 ;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 ,作为统治者就要观察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则与此话相关的困惑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5)
正食盐专营历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齐国时期,并在之后朝代更迭中强化。新中国也实行食盐专营制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垄断专营体制也暴露出问题。2017年1月1日,国务院印发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国家对食盐专营制度进一步完善。食盐,是人类重要的食材、调味料,被称为百味之首,食肴之将。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上,东部出海盐、中部出  相似文献   

20.
1945年7月,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历史周期率的话题。从那时起特别是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致力于破解的重大课题。对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作一番研究,对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一)  一个王朝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对民的认识。在中国古代常常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是"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高明的统治者一般都能深明其中的内涵。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他不但常以此话自勉,而且还经常教育太子,让其了解民众的重要。唐太宗常说:"治天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