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文开  王旭  马静 《前沿》2015,(2):101-104
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是蒙汉文学交流的产物与范例,它按照蒙古族的生活风习、思想愿望、心理情趣、艺术传统等对汉文历史演义小说《说唐全传》进行一定的蒙古化,具有了鲜明的蒙古族口头叙事传统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的政治思想,在戊戌变法维新思潮中表现得最为激进。其政治思想具有强烈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民权至上,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社会进化之主张,批判封建三纲五常、构建社会新伦理等特征。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有力批判,对处于沉睡和愚昧状态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有催人惊醒、发人深思的作用。其对封建社会伦常、礼教的猛烈批判,具有时人难以企及的深刻性和创建性,显示出大无畏的反封建精神;对君主专制和清王朝的抨击,彰显出社会现实的尖锐性;提出的全方位学习西方和全面重建中国社会的构想,是其政治思想启蒙意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听证制度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是中古文学史上引起最广泛争议的一组诗,亦是明代复古派对汉魏古诗接受的热点.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基于自己的诗学主张,从文本分析和前人评价入手,对<十九首>的作者、<十九首>与魏诗的关系、<十九首>的拟作等都有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其中兴象是其论<十九首>的主旨.胡氏的论述有得有失,但其观点对今人的研究不乏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景婷  张利 《人权》2010,(3):49-51
一、引言旅游者的基本权利和一系列派生权利都构成了人权的内容,而且被世界旅游组织提高到人权的高度来强调。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宣称:“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人身安全。”“人人有权离去任何国家,连其本国在内,并有权归返其本国。”  相似文献   

6.
贪污腐败犯罪是全球的公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贪官携款外逃已成为腐败犯罪的一个新动向,也是当前跨国犯罪的突出问题。为惩治跨国腐败犯罪,国际社会加强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订正是这一国际合作的法律体现。作为缔约国,中国应以《公约》为标准,对相关刑事法律进行修改与完善,以适应有效惩治腐败犯罪和追缴外逃赃款的现实需要以及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条约法义务要求。  相似文献   

7.
周德义 《求索》2007,(9):143-145
“道”、“无”、“有”是《老子》本体论研究的三个层面。“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宇宙万物的演变都是“道”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道”之有形无实的存在称之为“无”;“有”生于“无”。这与黑格尔为代表的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西方哲学体系相比较,其论说要严谨与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8.
《天史》是丁耀亢以因果报应观念写成的一部野史著作,其缺陷不言而喻。但作者力求其作有补于世,所以关照现实社会的意图很明显,而且在史论思想、体例编排及史评的撰写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宋初颁布的《宋刑统》,规定了赎刑适用的刑种、罪名、对象,赎刑限制适用的范围,赎刑执行的具体方法,并在两宋时期长期行用。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两宋赎刑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其中的制度性变革,表现为官僚贵族和平民百姓适用赎刑范围扩大,宦官、贡举人、医官、太学生、僧尼、道士、女官等特殊人群适用赎刑,限制荫赎适用对象,限制官吏失入死罪的用赎,改革赎刑执行方法等方面;非制度性变化多属以敕破律的个案,包括不当赎而赎、当赎不赎、以官赎罪后又恢复其官员身份等情形。宁宗嘉泰年间颁行的《庆元条法事类》,反映了南宋赎刑制度的特点。其所规定的赎刑制度,在赎刑适用对象和赎刑限制适用的范围上均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制度趋同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不但对社会主义及其它制度不利,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也无长远好处。世界总是需要更优秀的社会制度产生,而制度多样性正是优化制度所必需的客观环境。如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一样,制度形态的多样与繁荣,同样可以促使制度不断优化和发展;而制度形态的单一与趋同,则必然导致制度的退化与没落。  相似文献   

12.
张挺 《前沿》2014,(3):61-62
《大学》是儒家论大学教育的文章。本文通过分析蕴含在《大学》中的思想教育理论,进一步研究其理论的现代启示及其社会功用,对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亦体现了史学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3.
文廷海  谭锐 《求索》2012,(4):97-100
原始史书《鲁春秋》为孔子的改造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体例基础。孔子对《春秋》的改造,赋予《春秋》思想诠释的多义和开放性,造就《春秋》性质的不同。在经学家的视野中,因《春秋》对政治的影响,以及文本的义理诠释传统,因而属于经学;而在史学家的视野中,《春秋》是一种史学体裁的起源,甚至成为一种史料。历代多数学者主张《春秋》包含经学与史学属性,二者不可截然分梳,故《春秋》具有义经而体史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史学中的国家学说——“大一统”国家理念的实践 中国古籍中没有政治学、经济学这样的分类,更没有国家学或国家管理学。这些学问主要保存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典籍之中。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相似文献   

15.
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30—40年代,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与矛盾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包括莫尔、圣西门等在内的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应运而生"。他们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设想"。但囿于时代发展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还存在有主观幻想、难以找到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等不足。  相似文献   

16.
张银 《传承》2010,(3):48-49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宋雪  赵萍萍  韩永娜 《传承》2010,(33):110-1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了一个结构复杂、人数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为保障他们的权益,国家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上的人》一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法律所构建的人类形象以及以立法者形象出现的人类群体,其在描述中渗透了该历史进程的法哲学反思,以及在价值相对主义和多元论的哲学背景下既反对实证主义又反对自然法理论的法律态度。它促使人们从人的角度去考量法律制度从而对之保有妥当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鞠长猛 《前沿》2013,(17):193-195
20世纪60年代末,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迫使英国颁布《1971年移民法》,放弃了二战以来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转而开始限制外国移民入籍。该法在外国移民的居留权、管理机制与驱逐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初步构建起英国当代移民体系,体现出英国推陈出新、回归欧洲的决心。虽然该法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却是英国探索移民政策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