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康德的形而上学体系实际上包含了道德形而上学和自然形而上学,而自然形而上学的主体是先验哲学和理性物理学。康德较多地涉及到纯粹自然科学和纯粹数学判断的第三者,但很少涉及对超验的自然形而上学判断的第三者,如何做到先天综合判断,就是需要一个将其主项和谓项联结起来的第三者,正确理解先验哲学和理性物理学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才能弄清自然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问题,才有资格去寻找使那些我们所认定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的第三者。正是沿袭这一分析进路,通过仔细推敲有关康德的研究文献,有充足的证据和理由证明,自然形而上学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就是范畴。尽管我们得到了"第三者是范畴"的结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三大判断与科学知识的关系刘学义“分析判断”、“综合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的三大判断学说。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里,从不同视角对三大判断的含义、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对三大判断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更是作...  相似文献   

3.
从康德哲学的思想来源看,休谟对康德哲学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休谟哲学是康德哲学的出发点,休谟的因果经验是康德哲学的星星之火,休谟哲学的提示打破了康德的教条主义迷梦,使康德走向批判哲学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戚本杰 《湖湘论坛》2008,21(2):53-54
康德曾经说过:"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这段话对于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研究康德哲学的每个学者来说,都是熟知不过的。但黑格尔说得好,熟知并不等于真知。要认真探讨"休谟打击"对康德先验哲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可能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康德把判断分为三类:先天分析判断、后天综合判断及先天综合判断,由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引入康德所讲的第三种判断——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解释先天综合判断的含义及其内容。康德认为数学判断、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假设和形而上学命题都属于先天综合判断,既是先天判断,同时又是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
张长明 《湖湘论坛》2006,19(4):83-84
康德认为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和经验的可扩充性是科学知识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对“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分别在科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出“科学知识是先天综合判断”这一新的命题,从而科学知识就成为康德三大判断学说的逻辑结果。这一逻辑过程无论是分析方法上还是思想上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道德信仰学说是康德进行批判哲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对其整个哲学具有重要的定向作用。而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经历了从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学派的神正论者到理性的道德信仰论者的转变历程,而这一转变对康德最终提出道德信仰的形而上学具有关键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康德先验论中的革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哲学超出前人学说之上的哲学创见便是他的先验论。康德先验论是在欧洲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基础之上产生出来的一种具有哲学革命意义的“批判哲学”。强调主体的认识形式、结构、自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由阐述先验逻辑而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领域,揭示认识的普遍必然性同人的社会性的关系,是康德先验论中的革命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志明 《前沿》2011,(23):95-98
宗教哲学是康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形而上学及道德哲学一起构成了批判哲学,宗教哲学的独立性不容否定。然而康德的宗教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前批判期到批判期再到建构期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展示了康德不同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简单否定宗教的反宗教立场,在批判与建构中,康德完成了对理性的道德宗教的先验论证。  相似文献   

10.
李世荣 《求索》2013,(8):98-100
现代西方哲学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将语言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各个哲学流派都很重视对语言的哲学考察,把语言哲学看作其他哲学学科的基础。同样地,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对后世的影响是重大的,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康德在其学说中认为语言更多地只属于人的知性能力引导下的人的产物,是次一级的.而不是与人的理性、知性、感性能力一样被当作一种原初的能力。本文尝试发掘康德的语言观,并从康德语言哲学与当代语言哲学的离散与交互这个角度进行解读康德语言哲学的强大生命力。希望能对欧洲大陆的语言哲学研究有所启发和裨益。  相似文献   

11.
1755年康德认为矛盾律是形而上学的首要原则,而时间性是矛盾律的根本条件,1763年康德在矛盾律和时间性的关系中发现了两种对立——逻辑对立和实在对立,成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提出的基础。进入批判时期,康德认为矛盾律由于同时性的缘故而混入综合因素,因此他对矛盾律的形式进行改造,排除其时间因素,将矛盾律从形而上学的首要原则降格为一条思维的纯然规则。矛盾律和时间性的关系的改变,反映了康德对两者关系的长期反思主导着先验逻辑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2.
孙正聿先生所著的《哲学通论》围绕康德以来“形而上学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确立了前提批判的哲学基础理论:其一,思辨思维中,对常识和科学所以可能的“思辨原理”;其二,思辨思维中“思想前提”的思辨原理。二者构成了前提批判的形而上学原理。  相似文献   

13.
郭婉绯  曹克亮 《传承》2008,(24):82-83
狄尔泰看到,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哲学都有着不同程同的弊端,只有效仿康德的理性批判,即"历史理性批判"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他要用"哲学的目的"来从事历史,"用具体的历史内容"去进行哲学。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有了他的历史主义的诠释学。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诠释学使得历史性与历史意识重新进入哲学。  相似文献   

14.
舍勒与叔本华在伦理学的建构上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把为伦理学奠基视为其伦理学的首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又必须首先对康德伦理学进行批判。其批判的目的,就是要解救陷入形式主义困境中的伦理学,消除形式与实质、理性与情感之间的紧张或对立。舍勒与叔本华都清楚认识到,正是康德哲学的影响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力地证明了伦理学或道德的原有支撑物己经腐朽。本文将对舍勒和叔本华在这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与比较,阐述舍勒在其"情感先天论"基础上对叔本华的同情理论所进行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狄尔泰看到,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哲学都有着不同程同的弊端,只有效仿康德的理性批判,即"历史理性批判"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他要用"哲学的目的"来从事历史,"用具体的历史内容"去进行哲学.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有了他的历史主义的诠释学.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诠释学使得历史性与历史意识重新进入哲学.  相似文献   

16.
韩璐 《前沿》2012,(16):49-50
本文通过对于康德哲学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图型”的分析与阐述,阐明了“图型”说沟通了感性与知性领域、实现了感性经验向先天综合知识的转化的重要意义,并以“图型”说为切入点,阐释了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康德哲学的研究和解释是海德格尔前期哲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海德格尔思想和康德哲学究竟有何渊源关系?查尔斯·薛奥弗认为,海德格尔毕生追求对存在意义的领悟,把本体论作为其哲学思考的中心关切,这与康德在形而上学领域所发动的哥白尼革命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康德通过批判地考察人类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康德是现代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在现代解释学发展中承担着“历史性的导论”的功能。康德哲学自身中包含丰富的解释学内涵,但学术界对此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从《判断力批判》的反思判断力概念人手,廓清这个概念与现代解释学的历史关联,将能阐发其具有的解释学的意义空间。反思判断力可看作伽达默尔的解释概念的前导概念,而目的论判断可直接视为康德的解释学。反思判断力的思想仍将继续启发和推动当前解释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术界只是注重康德把自由问题归结为一个伦理道德实践本体论问题,而忽视了把自由问题归结为本体问题的原因,进而忽视了康德分析自由问题的理论思路以及这一思路对当代哲学自由理论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简要地从康德分析自由问题的思路出发来关注这些问题。一、自由问题的提出康德清楚地认识到近代欧洲哲学自由理论的二极观点:经验论肯定自然的因果性,强调主体顺应自然必然性的重要;唯理论则肯定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主体的自我决定,认为主体有自我决定的自由。康德以自己的方式表述了这场论争: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正题:…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语言哲学及分析哲学中,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的争论历来已久。克里普克以"可能世界"为工具对描述理论进行了猛烈抨击,并取得多数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支持。但因果历史理论自身亦面对着一些重要问题,论文指出这些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进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