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弊     
何进 《江淮法治》2014,(16):35-35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曾经很神圣的高考,竟越来越与"舞弊"分不开了。今年,河南再次发生大规模、有组织的替考舞弊案。高考作为全国最大的选拔性考试,公正、公平是必须要确保的,高考舞弊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对公正公平的破坏力也是巨大的,严重破坏教育公平和社会诚信。回顾和分析历年高考舞弊案的处理结果,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高考舞弊的违法成本相比舞弊行为的后果而言,处罚过轻威慑不足,这可能是高考舞弊案连年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考加分存废之争颇为激烈。高考加分有实质平等和令人信服的利益为其宪法根基,它应当规范但不应废除。高考加分在性质上是一种特殊行政许可,对于造假等违法加分的处罚应是一种行政处罚,两者都必须依法实施。长期以来高考加分的"法律"依据是教育部和省级招生委员会发布的招生规定,此种中央和地方双重许可的高考加分设置导致现行的高考加分严重失范。国务院应依其职权制定专门调整高考加分的行政法规,该行政法规应取消福利性加分,严格控制鼓励性加分,充分许可补偿性加分,并适度提升加分幅度。为保障高考加分权利,该行政法规还须就高考加分争议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3.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14,(12):22-22
正备受关注的异地高考在2013年艰难"破冰"之后,今年又获得进一步推进,至少有28个省份将实施异地高考。今年报名人数达到5.6万人,较去年激增12倍,但部分地区门槛过高问题仍有待解决。专家指出,未来应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打破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实现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让大学自主招生,以彻底解决异地高考问题。(6  相似文献   

4.
10月21日,北京市公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一公布,社会舆论犹如经历了一场地震。人们在感叹北京高考改革步子之大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质疑和不理解。  相似文献   

5.
弃考之殇     
2009年4月初,重庆市招生办人士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单重庆一个地区竟然就有上万名考生放弃了高考的权利,那么放眼全国,又会有多少类似的弃考考生?在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令这些高中毕业生们在"鱼跃龙门"的最后一刻放弃了机会?  相似文献   

6.
肖舟 《检察风云》2007,(13):7-10
当我们在众多的人群中,找到他们这批参加1977年首次高考的考生时,他们给我们的感觉是,回首往事,他们沐浴着一种叫"幸福"的东西,也许,这30年来,他们有过太多的舍与得,但那段高考的日子却让他们一辈子无法割舍.……  相似文献   

7.
<正>因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国家针对不同地区的高考生设计了不同的试卷和高校录取分数线。为此,部分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上好大学的目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向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流动,俗称"高考移民"。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有关"高考移民"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部、各省招生办也采取  相似文献   

8.
高考改革声浪渐涌,影片<高考1977>热映,今年高考又临,"高考改革"成为舆论热点,如"废除高中文理分科"、"废除英语必考"等.不过,声浪虽高,但笼统呼吁者众,提交可行性建议者少.众所周知,高考牵一发动全身,深刻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必须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兼顾八方,多侧面翻拣审视,切不可剑走偏锋,顾其一不顾其二其三,摁下葫芦起了瓢.  相似文献   

9.
又到一年高考时节,有关高考新闻也多起来. 坚持高考的公平公正,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浙江省今年2月公布的高考体育加分新政策中规定,参加全国性比赛中获得"三模三电"等项目团体或个人全国前6名的学生,也可加分.这类比赛相当多,即使地市举行的比赛,只要冠名全国二字,就能获得高考加分的资格.  相似文献   

10.
王鹏 《法庭内外》2014,(9):19-20
正中国高考素有"万人过独木桥"之喻。在通往象牙塔的道路上,孩子累花了眼,家长费尽了心,但总有一些考生成绩难如人意。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同样拥有光明的未来,一些家长可谓"费尽周折",不惜一切人力、财力。骗子也正是看准了家长的这一心理,在考生求学路上设立了形色各异的"陷阱",学生和家长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骗局,最终落得"人财两空"。随着又一次高考的终结,各类院  相似文献   

11.
话题背景 2004年6月8日,牵动全社会神经的高考结束了.随之,人们将把关注目光投向高考成绩公布上.以前考生了解高考分数,多是通过教育部门的"公开发榜"才能知道.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打电话、上网等信息查询的办法,考生可以方便快捷查询到自已的考分,不过,这种查询的花费可不低,通过传统的声讯电话查询,每次收费多在3元以上,即使是通过一个短消息查询也得花上1元钱,如此看来,"高考查分"已经成为商家捞取"高考经济"的重要手段了.根据往年的情况和其他一些考试查分服务的情况,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往往在中间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为信息产业部门的高考分数信息基本上都是从各地教育部门"有偿"(而且价格不菲)购得的.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信息产业部门已经像往年一样做好了有偿提供查分服务的准备.看来这种在往年饱受质疑的做法在今年还将延续.  相似文献   

12.
潘琦 《政府法制》2013,(24):22-23
在结束了等待已久的高考之后,全国各地的考生开始了新的等待:迎接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6月15日,清华大学为提前录取的保送生们投递了首批高考录取通知书,而更多的考生则将从7月上旬开始陆续收到各批次的录取通知书. 不过,有的考生却过早的迎来了这份"惊喜". 有报道称,就在高考的前两天,湖南怀化的肖先生一家就收到了来自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经警方侦查发现,原来是一名负责高考招生的工作人员,私下以数百元的价格向民办院校提供了生源信息.  相似文献   

13.
杨双喜 《法制与社会》2012,(31):178-179
本文通过实地跨区域参加"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抢险救援,并借鉴国外地震搜寻救援训练经验,现就公安消防部队和省级地震救援队伍,跨区域参加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977年的冬天被称之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这一年的12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11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关闭多年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应该刻骨铭心,这一年的高考,有太多的破例:破例在冬天考试;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如果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共有1160万人;为解决纸张不足,破例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加印考卷……  相似文献   

15.
北京考生杨天(化名)本有实力冲刺北大、清华,但因为他是"裸考",最终只能无奈填报了一所外地高校。据北京市高招办主任透露,高考考生总体照顾加分率超过了18%。泛滥的高考加分,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对于高考生而言,不  相似文献   

16.
花钱参加一些体育项目就可以拿到20分的高考加分.此类项目几乎被一些有权势家庭背景的学生所垄断,形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浙江省"三槿三电"体育加分项目凸显了这种不公平.  相似文献   

17.
梁艺 《时代法学》2015,(2):48-55
杨婷婷高考试卷"掉包"案中,法院的判决思路呈现出豁免公开事由定位模糊、裁判依据合法性审查缺位,以及审查方式纯粹形式化的样态。与国家秘密相比,如高考试卷这类所谓工作秘密信息,在保密时限、范围、事项上表现出更甚前者的保密性。工作秘密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于各类国务院工作部门的密级规定中,以"不属于国家秘密,且不宜公开"的表述形式出现;应当将此类信息置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设定的解释框架中,重新考量并实现有选择、有限制的不予公开。由此引申出关注法律概念的无形变迁,是正确适用规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高考舞弊现象再度上演,吉林省决定2010年在全省范围内安装监控系统.仅此一项,吉林省将投入近5000万元;如果在每个考点再增设无线电移动监测车辆,至少还要再投入1亿元.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保证高考公平公正,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反舞弊手段从最初的"人防"到"技防",各级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反舞弊成本成千上万倍增加.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地震,像针一样扎在唐山地震孤儿的心上。32年来,唐山地震孤儿如何走过"心灵震区"?如何医治心中那份伤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唐山地震孤儿都说——  相似文献   

20.
2003年5月12日,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县级市)中学一位 名叫王雯雯的高三女孩正在全力以赴复习应考。此时离高考只 有二十来天,但就在此非常时刻,她的母亲因涉嫌贪污巨额公款 豪赌,被市纪委移送检察院反贪局立案侦查。这个"噩梦"揪动 了什邡市检察官们的心。为了使王雯雯安心顺利地参加高考,反 贪干警们与王雯雯的中学校长、班主任、老师、同学、邻居和亲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