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澜与北京奥运有着不解之缘。1993年9月,身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杨澜,被派往蒙特卡洛主持报道北京第一次申奥活动,2001年,杨澜被任命为申奥文化主题陈述人,同时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7月13日,莫斯科申奥表决现场,杨澜所做的申奥文化陈述,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不同的身份两度参与见证北京申奥,杨澜成为公众心目中不可或缺的申奥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历数现今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女性文化名人,人们会脱口而出:杨澜、于丹……杨澜赢得了最广泛的认同和赞赏,哪怕是与她本不相干的体育,也因她的参与多了一份文化的韵味。从1993年开始加入申办奥运会的团队,到2001年申奥成功,再到2008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开幕,15年的岁月,知性的杨澜始终延续着她与奥运的激情爱恋。  相似文献   

3.
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7周年主题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由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出品的《我的中国心——言恭达草书<何振梁在莫斯科申办第29届奥运会的陈述演讲>》长卷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正> 北京申奥成功,我认为向有一半并未到过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作陈述报告,是关键性的一步!中国9位陈述人中,有8位会说英语。何振梁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李岚清在结束时分别用英、法、俄三种语言向大会表示感谢;他还引了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如果与北京有60万人在加紧学习  相似文献   

5.
乌格 《中国减灾》2010,(10):38-38
9月29日,由杨澜及“阳光文化基金会”协助、“盖茨基金会”承办的盖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6.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天,金晶成为上海轮椅击剑队的一员。将近7年后.她虽然无法走上2008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但她的名字已经被世界所熟知。  相似文献   

7.
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勇敢拼搏,获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在悉尼的申奥宣传“角逐”同样也为人们所关注。悉尼摄政王饭店内,北京申奥的展台分外抢眼,“新北京&#183;新奥运”宣传片,金色北京2008年纪念章,北京风光明信片等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而置身于秋日的北京,这种感受更为强烈。北京已经入围2008年奥运会候选城市,为申奥做贡献已成为北京市民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8.
冷眼看奥运     
《时代潮》2001,(19)
从2001年7月13日那个狂欢之夜开始,无论是媒体还是许多单位、个人,至今还沉浸在一种亢奋之中。申奥成功的喜悦总是难以抑制。在被称为2008年奥运会预演的2001年大运会上,中国军团又让国人扬眉吐气了一把,人们似乎更有理由看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的喜悦固然值得庆贺,但  相似文献   

9.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北京市奥申委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解读和诠释 ,不仅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也再次得到了北京市民的肯定和全力支持。环保 ,染绿北京的“申奥大道”在申奥的三大主题中 ,“绿色奥运”被放在首位 ,表明环境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申奥 ,北京在积极治理污染 ,改善环境。 1 999年和 2 0 0 0年 ,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指数以 1 0 %的高速递减 ,大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垃圾分类回收中 ,废纸回收率先实施 ;投资 5 7亿人民币的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 ,彻底解决了周围 48万户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举国欢庆申奥成功,12亿中国人沉醉于无比自豪、无比幸福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为之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战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师王生安就是其中的一名战士。记得2001年2月24日,是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作陈述报告的最后一天。上午9:45分,当陈述报告第12主题……安全保卫的陈述人王生安一身笔挺的新警服,精神百倍地走上讲台时,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主席维尔布鲁根打破了以往的惯例,他首先主动开口对王生安说:“得知你刚刚喜得贵子,我向你表示祝贺。你风尘仆仆地从美国赶回来,顾不上照顾生孩子的太太就投身到申奥活动中,让我们…  相似文献   

11.
郑霄 《今日广西》2008,(17):52-53
杨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90年担任《正大综艺》主持人,4年后获得主持人最高荣誉“金话筒奖”。1997年出版散文集《凭海临风》,同年加盟香港凤凰卫视,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类节目《杨澜工作室》。1999年离开凤凰卫视。担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2000年创办阳光卫视,3年后,杨澜卖出阳光卫视大部分股权。  相似文献   

12.
沙蓬 《台声》2001,(8):7-7
北京申奥成功,在京台商与全国人民、全市人民一样,感同身受,欢欣鼓舞。7月17日,全国台联召集部分在京台商举行迎奥运座谈会,与会台商畅谈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并对如何开好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11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宋金升接待了前来造访的北京奥申委副秘书长孙大光一行。  孙副秘书长介绍了北京申奥情况及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宋副主席听完介绍后说到,民众和政府的支持是北京申奥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上次申奥到现在,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成就斐然,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次在悉尼举办的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都为北京申奥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农工民主党7万多名党员100%支持北京申奥,我们将通过党内的宣传途径,作好宣传工作,同时,也希望为申奥办一…  相似文献   

14.
张宏江 《台声》2001,(7):39-39
5月 18日上午,北京奥申委住地展示大厅成了充满欢乐的临时舞台, 24位身着各色鲜艳民族服装的台湾多元文化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在捐赠了一个一米左右高的木雕之后,又以一曲曲优美的歌曲表达了支持北京申奥的心情。台湾艺术家来京助申奥@张宏江  相似文献   

15.
在上虞的乡贤中,有3位与奥林匹克结下不解之缘的奥运赤子,他们分别是:原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现国际奥委会教委、2008年北京奥申委顾问何振梁;原中国奥委会副主席、1993年北京申奥时向萨马兰奇主席递交《申办报告》的代表团团长吴重远;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设计者陈绍华。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1,(1)
7年前,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热情始终快乐地燃烧着,以至当悉尼抢夺走那份期盼时,欢呼中突然凝固的泪脸成了中国申奥情结中苦涩的记忆。经过7年的沉淀,当北京再次扬起申奥风帆时,国人少了一份躁热,多了份理智,全国各地对申奥前景出奇地冷静:期盼但不再狂热!然而,随着近期"奥运特使"一拨一拨来京考察,北京申奥的橄榄味也一天比  相似文献   

17.
面孔     
何振梁1月4日,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申奥之父"的何振梁因病逝世,享年85岁。自1952年以翻译身份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起,何振梁为将中国体育推向世界、让世界接受中国体育,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精力。几十年来,他为恢复新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地位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中国最具资历和影响力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于1993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为中国申奥担任陈述人,并在  相似文献   

18.
北京“申奥”备受国人关注,2001年2月23日,国际奥委会官员来到北京,走进了央视《焦点访谈》节目。那天,同时走进节目的还有三个中国老百姓,他们代表国人向国际奥委会官员们表达了中国申奥心愿。这三个人中,有一位叫孙钤,北京的士司机,能讲六国语言。  相似文献   

19.
《友声》2001,(5)
在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世界上对华友好组织、民间友好团体及友好人士,纷纷发来函电,热烈祝贺北京申奥成功。 社团法人日中友协会长平山郁夫在贺电中说,北京市申奥成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而且对所有希望日中关系发展的人们也是一个特大喜讯。财团法人日中友好会馆会长、前副总理后藤田正晴在贺电中表示,北京以庄倒优势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表明世界  相似文献   

20.
我与奥运的缘份始于2000年10月,那是北京申奥的关键时期。当时我刚从北京电视台调入北京市新闻办公室任常务副主任,兼任了北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负责申办奥运会的对外宣传和媒体工作。当时,一些国际公关公司的调查报告表明,在5个申办奥运的城市中,北京的被关注度占70%,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关注北京的报道中,又有70%是负面报道。所以加大对外宣传,增强与国际媒体的沟通,让世界了解真实的北京极为重要,这就是我当时的工作任务。我们在半年间,先后邀请国外知名媒体的300多名资深记者到北京采访,通过他们的介绍,让世界认识真实的北京。申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