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立法治理吸毒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吸毒罪的设置 ,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刑法学界争议很大。国际禁毒公约没有明确将非法消费毒品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笔者认为 ,泰国、德国、埃及、瑞士等国的作法值得借鉴 ,即设立吸毒罪 ,并规定相应的法定刑进行处罚 ,同时也规定有戒断康复措施予以替代刑罚的执行。这样 ,既可以通过刑法表明国家对吸毒行为的否定评价 ,一定程度预防更多吸毒行为的发生 ,又可以挽救、教育吸毒人员 ,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将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不但有国外的立法例可供借鉴,而且具有犯罪学理论可行性,吸毒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具有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吸食毒品犯罪的立法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毒品犯罪是我国重点打击的刑事犯罪之一。吸毒作为整个毒品犯罪链条中的一环,对我国毒品泛滥,以及毒品市场的扩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刑事制裁方面应将吸毒行为与其他毒品犯罪行为同等对待。作者就吸毒行为的刑事危害性,结合国外立法经验,阐述了我国刑法应将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4.
对设立吸毒罪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全面禁毒是我国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所采取的一贯立场,现有法律已将为吸毒者提供吸毒场所的容留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非法持有毒品的目的之一是非法消费毒品,法律也规定为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将吸毒行为也规定为犯罪,就会失去法律规范内部的协调统一,也有悖于运用刑罚全面禁毒的立法精神。从反毒品国际合作的角度来看,把这类行为规定为犯罪,也有助于国际社会的反毒品合作,促进国内的全面禁毒。  相似文献   

5.
醉驾入刑十年间,由醉酒驾驶行为引起的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作为行政犯的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理应受到行政法和刑法的双重规制,但是囿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对于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罪状规定极其简单,缺乏情节严重等限制性条件,司法实践中大量的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不当入罪,使得部分本该处以行政责任的醉驾行为都被纳入刑法的规制领域。明晰行政犯的本质特征,阐明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划分依据,通过对构成要件进行以规范保护目的为核心的实质解释,来科学划分醉酒型危险驾驶罪二元处罚范围,才能使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的处罚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6.
小产权房问题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当前,在对小产权房的治理中刑法频频介入,且司法实践常以非法经营罪规制其开发、出售行为.然而在规范层面,该行为不符合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中的"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从政策视角看,最高人民法院的《答复》表明对小产权房开发、出售行为应当持审慎入刑原则,且该行为客观上顺应了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价值趋向,故不应以非法经营罪进行评价.但此类行为违反了相关行政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容留他人吸毒作为我国刑法中为数不多的容留类犯罪,在我国对吸毒行为非犯罪化的前提下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在适用过程中容留行为的性质及构罪条件情节要求.通过<刑法>和<禁毒法>的时比,以法益侵害理论、吸毒行为自伤理论为出发点,结合帮助性中立性行为说,可以进一步完善容留他人吸毒罪.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陆在其独特的中华法系刑法模式影响之下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分列开来形成了一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风格迥异的立法模式;台湾地区现行刑法则将中国大陆刑法所谓之犯罪中止归入未遂犯。在有关犯罪未遂之理论方面,海峡两岸也各有见地。海峡两岸在有关犯罪未遂之立法与理论上各有利弊,这是适应各自所属法系特点、价值观念与法律思维模式之必然结果。然而,中国大陆刑法之犯罪未遂确实有必要借鉴台湾地区现行刑法中的合理之处,以使其犯罪未遂制度之立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一贯坚持严禁卖淫嫖娼的立场 ,在新刑法中有关禁娼的规定已经体系化。但社会上“繁荣娼盛”、“嫖娼无害”等错误观念干扰了禁娼行动的进程。而我国台湾地区长期沿袭公娼制度 ,虽然一度带来畸形的经济“繁荣” ,却又引起社会风气败坏 ,艾滋病流行、拐卖人口等刑事犯罪猖獗 ,其政治、经济的负面影响深远 ,对“繁荣娼盛”论者实为前车之鉴。目前 ,我国台湾政府一方面迫于舆论采取逐步取消公娼制的步骤 ,其防制未成年人性交易的措施值得称道 ;另一方面其禁娼政策流于形式化 ,使地下色情活动日趋严重。本文反思海峡两岸禁娼立法及其实践所得结论为 :关键应从严治官治警 ;其次应全面提高妇女的素质 ,包括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能力等 ;在禁止嫖宿雏妓即防范对儿童的性侵害方面 ,应与国际社会建立一致的严惩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刑法中虐待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家庭成员,所以对于家庭成员外主体的虐童行为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以侮辱罪、故意伤害罪或寻衅滋事罪等"替代罪名"予以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但这些"替代罪名"都难以将家庭成员外主体虐待儿童行为准确归罪。因此,应该完善刑事立法,单列"虐待儿童罪",以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1.
吸毒问题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城市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地影响着个人生活,同时也威胁着整个城市的和谐。本书就是以南京吸毒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南京)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防成瘾的社会成因之社会学研究成果。本书运用了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沿着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吸毒人群生活世界的描述,试图分析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成瘾(久吸不戒)、再社会化的深层社会成因,并尝试建构了吸毒行为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容留他人吸毒罪作为吸毒违法行为之帮助犯,现行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罪规定打击范围较宽泛,适用出罪或从宽制度的近亲属范围过于狭窄,有悖司法实际。通过类推适用理念,结合期待可能性理论引证,参考其他部门法相关范畴并兼顾利益考量基础上提出“类近亲属”关系,分析此类容留他人吸毒罪主体援引从宽处罚条款之合理性,以期能够实现打击毒品犯罪与人权保障相平衡。  相似文献   

13.
吸毒后驾驶行为(简称毒驾行为)是指非医疗目的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后(查获时毒品检测呈阳性)驾驶机动车的行为^[1]。当前,我国因毒驾导致的各种问题正逐渐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社会焦虑感日益增强,严重威胁着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关于毒驾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毒驾入刑”仍在论证中,具体的处理程序、法律责任等尚不明确。本文就我国吸毒后驾驶相关的立法现状给予总结,并借鉴我国酒驾相关立法的规定,科学分析我国毒驾相关立法完善的难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大陆与台湾地区近20年在行政控权立法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收获,而且在法治进程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可比性。本文从行政控权立法总量、行政控权立法权分配、行政控权立法技术以及行政控权立法格局几个方面对海峡两岸近20年行政控权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大陆借鉴台湾地区先进立法经验完善行政控权立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国内近年来在吸毒行为如何定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相峙不下,焦点是吸毒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问题,即是否将吸毒犯罪化及吸毒者应当受到什么惩罚。目前,根据《禁毒法》的规定,吸毒行为在我国不是犯罪。我们应从理性认知吸毒行为,正确定位吸毒者等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16.
吸毒行为及其控制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毒行为是一种具有复杂背景的社会越轨现象。吸毒行为可分为己利型、他利型和失范型。获得毒品的可能性、社会角色的紧张度、社会管理力度及个体自我控制力是目前影响吸毒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吸毒行为的控制应该着力改善产生吸毒行为和社会宏观环境,确定吸毒高发区及易感人群,进行以社区为主的早期预防,提高首戒率,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7.
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刑事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合法权利,使其得到应有的治疗,并规定他们应承担的避免将艾滋病毒传染给他人,包括亲人的义务。政府必须加快制定HIV感染者病人的行政和刑事管理法规,对“传播艾滋病罪”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8.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其造成的多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由于现行法律的滞后,导致"毒驾"无法受到相应的处罚。为了将"毒驾"行为纳入法律的控制范围,可以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发生为界限,分别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制定不同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法国与中国的税收制度和法律体系大相径庭。法国《税务总法》中不仅规定了逃税犯罪及其刑事制裁,还规定了税收违法行为及其行政制裁。法国实体法中规定的逃税罪的犯罪构成、概念界定、刑法制裁等方面都有我国逃税罪立法值得借鉴的地方。法国税收制度在立法与司法中遇到的问题也值得我国反思。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抗税罪的立法演进入手,分析了刑法中危害行为的两种表现形式———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别,认为两者的区分应以刑法规范中一定的身体运动为标准,在抗税罪中作为与不作为这两种行为方式是并存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别,认为对于它们的区分应以特定的法律义务为标准,抗税罪的实质是拒不履行缴纳税款的义务,应属不作为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