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却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集团,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集团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定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按照三方协议,军调部受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的领导.时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郑介民和美国代表饶伯森进行三方谈判,调处国共间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2.
胡飞 《党史博览》2010,(5):27-28,53
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盼望中国从此走上和平建国的道路。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并未能阻止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张群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后来又达成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根据该协议,  相似文献   

3.
胡飞 《党建》2010,(7):56-57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达成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军事调处执行部设委员3人,其中一人为国民党政府代表,一人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一人为美国代表,由美国代表担任主席。  相似文献   

4.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主张中国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的有效办法。仅隔一个星期,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就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到重庆,“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参与国共和平谈判。马歇尔来华后,首先恢复已经中断的国共谈判,并于次年1月成立有国共美三方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共商解决各项军事问题的具体办法。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周恩来和马歇尔共事在同一个委员会中。  相似文献   

5.
匆匆离南京中原救“火”急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的中国大地又笼罩起内战的阴云。这年年初,国民党当局由于全面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大批军队还没有运到内战前线,加之先头部队向解放区的进攻连遭失败,政治上又日趋孤立,于是,不得不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无条件停战的建议,同中共达成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随后,在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参加下,国共双方经过继续谈判,签署了“停止军事冲突”协议,并颁发停战令,组成由国、共、美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三人小组”及“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调处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6.
正1946年2月9日一大清早,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滕代远,率领副官、参谋、译电员和警卫人员等20多人,从河北武安县乘坐美军派出的道格拉斯C—47型运输机飞抵北平,参加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妄图霸占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竭力施展反革命的两手。一方面,他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  相似文献   

7.
<正>全面内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谋求和平、停止军事冲突,在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之后,酝酿成立了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停止冲突与恢复交通三人军事小组及其领导下的调解处理上述具体事务的军事调处执行部。毛泽东果敢赴陪都重庆,促和平谋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和民主,医治战争创伤。  相似文献   

8.
1946年2月9日,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滕代远将军,一大早率领副官、参谋、译电员和警卫人员等20多人,从河北武安县乘坐美军派出的道格拉斯C—47型运输机飞抵北平,参加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妄想霸占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竭力施展反革命两手。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  相似文献   

9.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于10月10日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为实行停战协定,决定在北平设立由美国和国共双方共同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国内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局面。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1946年1月13日,根据同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的停战令的规定和《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在北平正式成立。作为调处国共停止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监督执行机构,军调部在其存续期间为调停国共军事冲突、缓和中国政治紧张局势做出了一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为争取实现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达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主张,1945年10月10日,与国民党签定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国、共、美三方代表组成军事三人小组,于10日达成发布停战令的协议。同日,在北平正式成立有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调处执行部,下设若干个军事调处执行小组、以监督处理和协调各地国共两党所属军队之间的冲突,检查停战协定的执行情况,中共方面抽调部分同志在北平经过短期学习和准备后,被分配到军调部东北执行小组,于4月2日飞往沈阳。  相似文献   

13.
《党史纵览》2001,(1):56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订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在北平设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执行停战协议的机构。军调部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三方各派一名委员组成,我方代表是叶剑英。当时,耿飚担任我方代表团的交通处长,需要多方收集有关资料和情况,就不可避免地要和国民党打交道,但他竟和这些特务交上了“朋友”。 为了监视我方人员,国民党特务密布在军调部所驻的饭店门口和一楼、二楼的走道内,连我方的汽车司机也大都由特务  相似文献   

14.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主张中国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的有效办法。仅隔一个星期,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就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到重庆,"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参与国共和平谈判。马歇尔来华后,首先恢复已经中断的国共谈判,并于次年1月成立有国共美三方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共商解决各项军事问题的具体办法。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周恩来和马歇尔共事在同一个委员会中。  相似文献   

15.
郭明 《党史文汇》2001,(12):30-32
国民党反动当局一手制造了《解放》报事件中国人民历时 8年之久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以后 ,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 ,休养生息 ,以恢复战争创伤。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一面伪装和平 ,于 1 945年 8月三次电邀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另一方面 ,又积极准备内战。国共和平谈判在重庆进行了 43天 ,于 1 0月 1 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公布不久 ,蒋介石即撕毁协议 ,在美国支持下大举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 ,并对接收区实行法西斯统治。 1 0月 1 0日 ,美国海军航空队进驻北平。…  相似文献   

16.
A1946年6月底全国性内战爆发后,时近一年的国共和谈的成功希望本已荡然无存,但无论是蒋介石,还是作为国共调处人的美国特使马歇尔,都不愿宣布和谈破裂,而是继续与中共进行所谓谈判。蒋介石想利用和谈作烟幕,欺骗舆论,掩盖其军事进攻,并企图将内战扩大的责任嫁祸于中共。马歇尔不肯主动退出调处,为的是继续贯彻美国的对华政策———助蒋反共遏苏,但又要求蒋作出某种让步,并进行某些民主改革。这种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最终使马歇尔逐渐失去其公正性,沦为蒋之帮凶。为助蒋行骗,年逾花甲的马歇尔不惜冒着酷暑,在7至9月间,…  相似文献   

17.
陈毅元帅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人们不仅对他的传奇生涯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他那豪迈爽直的性格、说话掷地有声的风采也极为倾倒、赞叹。中国老百姓是这样,外国人也同样如此。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并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记要》(即《双十协定》)。然而,就在《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之时,蒋介石便密令“三军”以海陆空三路大举进攻解放区。一时,战火遍及11省,侵占解放区城市31座。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实行了坚决地自卫还击。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为了实现国内的和平、民主,同年12月27日,中共代表团首先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关于无条件停止内战的提议》草案。12月31日,国民党当局被迫表示同意就停战问题与中共谈判。经几度商议,1946年1月7日正式成立了由马歇尔、周恩来、张群(后为张治中〕参加的三人军事小组。在三人军事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1月10日,国共双方分别发布了停战令,并于1月13日午夜起生效。为了监督停战令的执行,军调处向各战场派出了停战协定执行小组。  相似文献   

18.
萧玫 《北京党史》2013,(5):56-58
位于北京东城南河沿大街的翠明庄.是一座党史上有很高知名度的建筑物。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翠明庄曾是“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驻地。北平和平解放后不久,这里就成为中共中央组织部招待所.几十年里记录下许多重要事件。而王光美与翠明庄也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  相似文献   

19.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积极准备内战,妄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但在全国人民面前又不得不表示出愿同共产党和谈的姿态。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发出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自赴渝,最终达成双十协定。  相似文献   

20.
1980年6月25日,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关于在全军有关大单位成立元帅传记编写组并展开工作的请示报告,经胡耀邦总书记批准下发。叶剑英元帅传记编写任务由军事科学院负责完成。7月9日,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收到文件,阅读完后,他立即批示:“提议:请政治部研究,提出方案(宜快不宜慢)报常委审决。”对于在我党、我军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叶参座”,宋时轮是非常熟悉的。1946年初,国共双方正式签订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后,由美国出面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当时,叶剑英任军调部中共代表,宋时轮任中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