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3月13日,《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了列宁格勒工学院女教师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一封读者来信,题为《我不能放弃原则》。信中尖锐地指出,社会上涌动的一股股所谓“反思历史思潮”,实则是主张全盘西化的逆流。她还说,当前报刊上轰动一时的文章只能使人迷失方向,是给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21日,苏共前总书记赫鲁晓夫外孙女尼娜·L·赫鲁晓娃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有关单位在京举办的座谈会。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座谈发言中,赫鲁晓娃谈了她对赫鲁晓夫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汇》2007,(3):51-53
第3集 苏共的意识形态工作 1988年3月13日,《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了列宁格勒工学院女教师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一封读者来信,题为《我不能放弃原则》。信中尖锐地指出,社会上涌动的一股股所谓“反思历史思潮”,实则是主张全盘西化的逆流。她还说,当前报刊上轰动一时的文章只能使人迷失方向,是给社会主义的苏联抹黑。文章指出了当时舆论界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如国内外敌对势力支持的各种非正式组织的空前活跃,各种媒体和研讨会上拼命鼓噪的西方议会制、多党制、彻底否定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恶毒攻击苏联历史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调,等等。  相似文献   

4.
痛别宁都 1933年4月16日,金维映骑着她的枣红马走在去宁都的山路上.胜利县离宁都100多公里,只要策马快走,很快就能到达,但这一次她走得很艰难.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火一样燃烧着,要在平时,金维映总会下马去采摘一束带走.但这一次,她无意于此.因为她的情绪此时很低沉,心情很郁闷.  相似文献   

5.
<正>在农六师奇台农场110社区农二连,只要一提到胡玉梅,大家都说她不简单。是的,她虽然是一名普通女职工,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学习,用勤劳的双手,叩开了致富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女职工,但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曾多次被评为"三八"红旗手、自营经济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9):78-79
事出有因 一女士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但一辆辆轿车还是从她的车旁飞驰而过。 突然,她听到警笛声从车后传来,交警命令她将车停靠在应急停车道内。  相似文献   

8.
她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女职工,但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可从她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那处处闪光的亮点;她是一个平常的女性,而她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做的一件件事,已成为团场人们交口称赞的话题。自1995年以来,她多次被农九师、一六三团授予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巾帼致富标兵、庭院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在人生道路上,她用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展现了她的无悔人生追求。她, 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四连职工蒋新凤。  相似文献   

9.
宽恕的力量     
利比里亚的女总统瑟利夫,在未当上总统之前,曾经三次流亡几内亚。每一次走在流亡的路上,她都在想,有朝一日必将卷土重来,搞垮她的政敌,使曾经让她饱尝艰辛的人也尝一尝颠沛流离的滋味。但一次不平凡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正平凡的工作中,她也用最蹋实、最勤恳的工作和最朴实的行动成为我们身边的榜样。她叫王丽,一师六团四连一名职工,个子不是很高,因为长期在果园干活,皮肤显得有些黝黑。她是个聋哑人,但她作为一个残障人,40多年来,她没有伸手索取,没有消极面对,而是顽强地用双手撑起了生活的全部,从身体上的弱者到行动上的强者,她用行动展现人性善良。  相似文献   

11.
叶某家庭经济困难,初中未读完就辍学了。而要找一份工作,必须有技术。学什么呢?唯一让她感兴趣的是学烹饪,她嘴馋,从小就好吃。半年过后,叶某对烹饪技术上的一些要诀心领神会,而且很有心得,做出的菜色香味俱全。在餐馆打工挣下几千元钱,叶某想改变命运,自己开餐馆,但是谈何容易。一天晚上,她与几位朋友逛街,看到街头夜市的小吃摊上生意异常火爆,她萌生了经营夜市小吃的念头,并很快将锅碗餐具备齐,风风火火地开张了。但经营小吃一个星期后,她发现自己没有做小吃的经验,在口味上没有特色,生意冷清。叶某想不干了,但就此罢手,她又不甘心。一天…  相似文献   

12.
<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2017年盛夏的一天,在西柏坡纪念馆第七展室,讲解员在一辆小推车旁深情地唱起这支在老区广为流传的民谣,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在展厅的一角,一位苗条清秀的女子凝神驻足,泪湿眼眶。这首歌,已经记不清听过多少遍了,但每一遍都令她心潮起伏,感动不已;这个展馆,她也记不清走过多少回了,但每一天的每一步,她  相似文献   

13.
去朋友家小坐,朋友聊起了一件烦心事。他的独生女欢欢这几天在闹别扭。上个星期,上初二的欢欢上学迟到了,班主任要她写检讨,可倔强的她偏偏不写。父母批评她,她气鼓鼓地说;“老师迟到过几次,连‘对不起’都没说一声,我才迟到了一次,怎么就让我写检讨?”在我印象中,欢欢其实是个很守纪律的孩子,上小学五年中,虽然家离学校很远,但她从未迟到过,还一直担任班干部。倘若事情真像她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5)
<正>虽然不会打字,但借助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提供的便利,她只要按住麦克风大喊一声"米奇妙妙屋",动画片就会跳出来蓥蓥,4岁,幼儿园中班,她是我的小侄女。我总是在感叹,她比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上一代都要幸福很多。上周末去看她,她正在玩贴图,在一张白板上,按照给出的完成图,自己对比大小、颜色,然后粘贴到指定位置上,构成可爱的动物形象。打打闹闹临近中午,整张图粘贴完毕,  相似文献   

15.
剩者为王     
她和我同村,我们一起上学,从小学到高中,做了12年同学。她的成绩一直不太好,但高考时居然骑在了本科线上,被外省一所三流学院录取了。大学毕业后,她找了几个月工作也  相似文献   

16.
倔强的她没有躺在床上等亲人的服侍。趁家人不注意,她像踩在棉花堆上一般踉踉跄跄地来到距家一公里的县城广场。广场上人声鼎沸,眼前却是重重叠叠的乱影。虽然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但她心里很高兴。  相似文献   

17.
这是写作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了解到的生活细节。这位画家最先讲到的是看见青草,最后讲到的是看见孩子。后来我才知道画家邓林大姐的腰不太好,她不能在高大的沙发上久坐,更不要说直挺挺地坐一小时,但在这天下午,她硬是在这张高高的沙发上坐了近一个半小时,她指着相邻的一张沙发说,老爷子每天坐的就是这一张。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这块沃土上,她辛勤耕耘了二十多个寒暑。虽然没有震撼人心的辉煌业绩,没有伟大的创举,但她却用心血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幼小的心灵。她就是农七师一二八团小学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李志老师。 提起李志的名字,学生和家长总是赞不绝口。没有人能算出她给孩子们的爱到底有多少?她每天早上班,晚下班,慈母般地  相似文献   

19.
心中的祈盼     
陈冬梅是农十三师红星一场一名高残青年。两岁时,她不幸感染上了病毒,从此落下了终生残疾,要靠双手帮着才能行走。病残阻挡不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缠着上学回来的妹妹学认字,灯光下她从书本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7年前,当她看到大伯用水孵法孵出一只只可爱的小鸡、小鸭时,她也试着将9只鸡蛋放在热水袋上进行孵化,尽管最后只孵出来一只小鸡,但对陈冬梅来说,心灵深处的门被打开了。不顾父母的反对,陈冬梅从此迷上了孵化。她的孵化规模也渐渐地大了起来,她不仅孵小鸡,还开始孵起了鸭子和鹅,数量都在上百只。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06,(6):44-45
“农民工”帕沃帕沃是一位49岁的清洁女工,她的头像和故事最近出现在《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上。她身上反映着印度发展的复杂轨迹。从一个角度看,她是印度经济起飞的绊脚石。她这样的人的存在,说明了为什么印度最近20多年远远落后于中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的个人生活,却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