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初期,全国分为六大行政区。在上海的华东工业部下设机械、电器等工业管理局,在电器工业管理局下设有基本建设科,负责所属企业的新建和扩建工作。在初创时期,基本建设科规模很小。到1952年夏,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实施,局领导预计会有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从所属企业调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五七年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一九五七年二月八日政治局通过)一一九五七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经济发展,不但要保证完满地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且要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准备巩固的基础。因此,必须在一九五七年大力地开展增...  相似文献   

3.
关于基本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基本建设的几个问题(一九六五年四月十二日)周恩来在基本建设方面,我们商量,提这几个意见:第一,有一部分基本建设要加快。有的是收尾工程,有的是局部工程,有的是短期能够投入生产的,这些就要加快,使它早一点投入生产。凡是对军工、三线、援外有直接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 2001年到 2005年,中国即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 ?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   潘岳:“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意义重大,面临的问题很多。《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把这些问题概括为 16个方面,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经济体制改革、科…  相似文献   

5.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结束时制定的。其基本任务是进行以156个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计划规定:工业每年增长速度为14.7%,基本建设投资五年合计为427亿元,等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1996年1月31日)孙文盛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讨论通过《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  相似文献   

7.
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内地的十几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称为三线建设。所谓三线,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三条线:一线指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内地地区,其中西南、西北地区(川、贵、陕、甘)俗称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的腹地俗称小三线;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三线建设主要是指三线和二线地区的建设,也包括一线的迁移。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8.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影啊深远,意义重大。《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到1962年)的建议》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是八大的两个重要文件。对这两个文件的形成,周恩来花费了大量心血。1955年10月11日,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召开党的八大的决议,并把“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示”作为大会四项议程之一定了下来。1956年7月6日,七届中央委员会发出有关的通知,决定9月15日在北京召开八大,并重申…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6,(2)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996年2月6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七次代表大会,认真研究讨论了事关山西未来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就制定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  相似文献   

10.
1953年是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第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这一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我国宣布: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就是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个目标一经公布,全国人民进发出百倍的热情和干劲,由于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要把新生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尚能起一定作用,但是要想早日实现国家工业化。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和国防基础,闭关锁国,一切从零开始,显然不行。在这…  相似文献   

11.
杨建  桑继耀 《学习论坛》2000,(12):31-3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指出,今后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工业领域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刻不容缓 《建议》明确指出:“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于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知识文库     
我国八个五年计划简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一1957年。三年经济恢复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平均每年增长45/。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由于“大跃进”的冲击,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赫鲁晓夫撕毁几百个协议与合同,第二个五年计划没有完成。到1962年,工业总产值退回到1957年的水平,农业下降了43/。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一1970车。由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打乱了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年一1975年。因林彪、“四人帮”的破坏,造成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问题成堆。第五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3.
“十五”计划,是我国迈入新世纪后制定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文献选载(一九六三年七月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两年的调整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节选)*(一九六三年七月三日)李富春前面说过,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了全面好转的局面,当然并不是说已经毫无困难...  相似文献   

15.
韩国政府自1962-1971年实施了第一、第二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但在此期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农业与工业的增长速度差距拉大,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为7.8%,而农业发展速度仅为5.3%;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为10.5%,而农业发展速度只有2.5%,前后工农业发展速度之差,从2.5个百分点扩大到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也拉大了差距,1962年的农户年平均收入是城市居民的71%,而1970年降到61%.  相似文献   

16.
高岗“项庄舞剑”开国初,高岗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在即将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高岗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国家计委主席。这个机构成立后,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应由高岗主持。由于陈云几年来对工业和计划工作的情况摸得比较透,在高岗来京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仍以主要精力抓计划工作。1953年1月,党中央打算在3月召开全国党代表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听取五年计划的报告。由谁来作这一报告?高岗推让陈云。陈云说:“国家计划委员会是专做此事的,因此应该以高岗同志为主。”当年6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次编制工作,就是由高岗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五中全会文件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分析了我国在新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初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五"计划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中共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956年7月14日至26日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715人,候补代表160人,代表全省67万党员。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省委副书记阎秀峰代表省委作《关于一年来主要工作概况和当前主要任务的报告》。会议提出为了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做好准备工作;为了恰当处置国家、合作社(厂)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需要按照“公私兼顾”“彼此兼顾”的原则进行分配,使国家、合作社的积累和个人的收入都能不断的增长。会议选举朱德、王维舟、胡耀邦、李井泉等53名作…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一次例会,更是一个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审议并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1,(5)
学习主题:“十五”计划纲要 自学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 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 3、《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朱镕基 (以上均见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一书) 参考文章: 1、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曾培炎人民日报 2001年3月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