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淑君 《检察风云》2008,(19):76-77
玉器的艺术价值,也就是玉器的审美价值,通俗地说,就是这件玉器漂亮不漂亮.玉器的艺术价值,是由它的形式美、装饰美、工艺美,甚至玉器的残缺美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2.
通高25.8厘米、最大胸径35厘米,直口、短颈、丰肩、球腹、浅圈足,私人珍藏品。肩部绘两层纹饰,一层为水波纹,一层为水草纹,下腹绘一层水波纹,中部为主题纹饰“鱼藻纹”,白地黑花装饰经过宋、金的发展,至元代已炉火纯青,因此元代的白地黑花罐以及元曲故事枕,均为收藏重器,也是磁州窑最可人的奇葩白地黑花装饰工艺与明清雄霸天下的青花工艺,有看显而易见的传承关系,鱼藻纹也是明清瓷的典型纹饰这件器物对中国古陶瓷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汉铜镜上出现的铭文,其重大意义是开创了中国铜镜铸造铭文的先河。
  铜镜,是先民照面饰容的日常生活用具,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精美艺术品。铜镜铸造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其镜背装饰着各种纹饰和铭文。铭文,作为主要纹饰铭刻在铜镜上,是西汉铜镜一大特色。铭文内涵丰富,充分反映出汉代社会现实及人们的思想、信仰和期盼,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证史、补史作用,也是映照西汉哪段历史史话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史会娟 《法制与社会》2012,(13):239-240
本文从汉字的审美特征入手,结合汉字在陶瓷装饰中的发展,研究汉字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指出汉字在陶瓷装饰中运用的不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汉字在陶瓷装饰中逐渐由单纯的实用性转向审美性,成为纯粹的艺术装饰符号.为的是强调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增强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谈外观设计中功能与装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云 《知识产权》2012,(12):81-85
产品的功能确定了产品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对外观设计专利的评价不能脱离功能。只要外观上体现功能,实现功能的具体外观特征不是唯一的,则应当考虑功能性特征。本文提出讨论外观设计特征的新角度,即功能向度与装饰向度。外观设计的目的不是纯粹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也是外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功能和装饰应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明式家具的选料精良、榫卯精密、装饰简约、造型优美达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顶峰.它的美是通过用材、线角、纹饰、造型、结构等几方面综合体现的.这里我们通过一款明式家具实例来探讨欣赏明式家具的门径.……  相似文献   

7.
大于 《法制与社会》2011,(10):57-57
音乐的价值不在于一首歌卖了多少钱,而是在于它能够在人们心中存活多少年;歌手的价值不在于一场演唱会赚了多少钱,而是在于他的歌声能被记住多少年。艺术是感性的美,对音乐来说,它的美就体现在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也就让每一个怀揣音乐梦想的人都有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对于建筑装饰设计这一类型的创新,具有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外观设计专利法等不同保护方式。采用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保护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采用外观设计专利法保护建筑装饰设计则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可以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建筑装饰设计包括平面图纸类、建筑单体类和建筑构件类装饰设计。对于室外和室内建筑装饰设计专利申请,应当具有不同的视图提交要求。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葡萄是经西域传播而传入中原的物种之一,随后人类的智慧产生了葡萄纹样,它更是繁荣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图案。尤其是唐朝时期,葡萄文化空前的繁荣,东西传播频繁,影响深远,葡萄纹饰范围不断扩展,葡萄文化的宗教、信仰色彩浓厚,葡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的这只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人头彩陶瓶是该文化时期的佼佼者,其艳丽纹饰的构思、绘画艺术的表现、造型技法的工艺等方面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先人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超人一筹的艺术天分。  相似文献   

11.
从唐开始,尽管玉器还具有某种祭祀的功能,还是达官贵人炫耀身份的象征,但是玉器已经逐渐摆脱神玉和王玉的地位.成为民间也可以把玩的一种艺术品,它逐渐演变成财富标志.也就是说,只要有钱,谁都可以拥有玉器.这样,玉器的功能就被不断扩大和外延,作为普通的佩件,作为服饰的附件,作为情爱的信物,作为文房的用具,甚至作为抽烟的用具而在民间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态与环境的视角论述了建筑装饰的内涵与外延,剖析了建筑装饰设计存在的问题,对建筑装饰的生态设计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筑装饰设计生态调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件好的古彩作品,必然是线与色紧密配合,能充分显示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和谐统一,光彩夺目的艺术特征。古彩是我国陶瓷釉上彩绘艺术上,较早出现的传统装饰技法,是中国瓷工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唐三彩"、"宋红绿彩"的经验,并吸收其他姊妹艺术养分,在大明  相似文献   

14.
建筑装饰工业化与星级酒店装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装饰工业化为装修项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发展机遇。如何运用这一平台做好装饰项目特别是星级酒店项目的管理和施工,是建筑装饰工业化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明玉留千秋     
张斌  孙洁 《检察风云》2012,(5):90-91
明代的开国元勋是朱元璋,末代皇帝是崇祯,其间有十七朝十六帝,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纵观明代玉器,它的鼎盛时期出现在中晚期,也就是嘉靖到万历未年这100年。明代玉器给人总的感觉是粗精不一,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上等白玉都被进贡到了宫廷和宫府;  相似文献   

16.
克罗齐认为艺术是直觉的表现,而桑塔耶纳则认为艺术是人的生物本能的自然产物。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认为艺术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审美愉快。在对待审美与功利和道德关系方面,克罗齐完全消解了审美中的功利目的,把康德以来的形式主义发展到顶峰,桑塔耶纳则在追求完善的审美感受,肯定了审美的功利和道德价值。克罗齐摒弃了审美的道德与理性因素,认为审美判断与道德、理性无关,桑塔耶纳则认为,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都是价值判断,其关系即是美与善的关系,道德对审美具有绝对威信。他们各自的美学观对二十世纪的美学研究都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斌 《检察风云》2011,(14):90-91
在我收藏的高古玉器中,汉玉是我比较偏爱的。我有几个朋友都喜欢收藏汉玉,每当我们淘到一件真品,兴高采烈地相聚在一起品味时,都认为在历代古玉中,汉玉是最神圣的,它不但工艺水平高超,而且艺术水平精湛,它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对小说观念变化的考察始终伴随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小说艺术到底只有一种附庸美,还是具有以其特定艺术形式为依据的自在美?这不但关涉到对小说的界定,也涉及到小说功能的估价。必须坚持小说的艺术本性,维护小说文体的纯粹性。本文认为,将小说当成历史、政治伦理的附庸,是对小说独立品格和文体特质的漠视,同时,也应防止因一味执着于小说的纯粹美而导致的艺术实验的无节制和小说的贵族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宋瓷之美     
李君 《检察风云》2010,(17):78-79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阶段。他们不仅继承了过去的优良传统,而且在陶艺的各个方面部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无论是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釉上彩、釉下彩的制作均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驰名中外的五大名窑,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艺术审美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坛装饰壁画如何在不同的建筑功能环境中给予人们生活美感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